日期查询:2020年07月22日

无底线追星正侵蚀青少年 网络规范化管理迫在眉捷

  7月初,上海下了几场暴雨,不过,愚园路的一家咖啡馆却成了粉丝的聚集地。一连五天,都有学生模样的粉丝前往。生日应援会的最后一天下午,五六十名粉丝挤在偌大的咖啡厅里,墙上放着张国荣的演唱会代表曲视频,大家一起跟唱,拿着手幅、照片、卡片等应援物,祝福心爱的偶像……这些画面,只是如今“饭圈”文化的一个缩影。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崛起的“饭圈”,俨然已出现低龄化趋势。随之而来的粉丝群体对立、无底线追星等屡见不鲜的“饭圈”痼疾现象,无疑让人为青少年粉丝,尤其是三观还未成熟树立的低龄化粉丝捏一把汗。包括社科院青少年研究专家杨雄等在内的专家均表示,对于无底线追星行为要坚决喊停。
   7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发布《关于开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提到要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让我们一起向那些价值导向不良的"饭圈"文化说一声:不!
  
  低龄化特点明显
  
   15岁的小王,零花钱虽然不多,但她却愿意为喜欢的韩国流行乐男子演唱组合的一名成员消费。一本专辑的售价在90元左右,包含CD、写真集、明信片、小卡等,可以毫不犹豫地买下来。花费50元为爱豆的生日会集资,与其他粉丝共同租下徐家汇地铁的灯箱,为爱豆庆生。事毕还到灯箱那里打卡,拍摄了认证照。关注偶像周边的举动,俨然已经成为小王 “追星”时的必修课。而她,还仅仅是初三学生,像她这样的小追星族,还有很多很多。
   日前,半月谈杂志社对全国2万多名12岁至18岁中学生开展“青少年追星调查”。调查显示,类似的“学生粉”数量庞大,“饭圈”低龄化特点也越来越明显。数据显示,有42.2%的中学生自小学起就开始了追星生活,有52%的中学生追星时间在3年以上。
   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粉”往往还极易被 “带偏节奏”。近年来,“饭圈”粉丝出现了职业化趋势。许多明星后援会由专业化公司运作,诞生了一批职业粉丝,他们经常放一些料,替明星卖惨,掌握话语权。有的粉丝之间因为话不投机甚至会引发一场人肉搜索大战。甚至一些对一般新闻或其他事情的看法,也很容易被上升粉籍 (喜欢哪个明星就拥有了相应的粉籍),扣帽子。职业粉丝会在诸如 “超话”“话题”等带节奏,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未确立成熟三观的低龄粉丝被带着跑——无论此种“节奏”是否正确。
   “这几年,由公关公司运作的职业粉丝应运而生,还诞生了许多营销号。”知情人士严小姐道出了个中缘由,“以站子为例,站姐会拍明星的行程,制作成相册等周边售卖,不少站姐成了大粉后,就可以靠明星营利。对于明星来说,大粉的存在属于互惠互利,他们可以固化粉丝群,维持热度。”
  
  为偶像花钱成常态
  
   半月谈的问卷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中学生会选择在评论区声援和“打榜”投票支持自己的偶像。而这种支持,往往更伴随着 “真金白银”的付出:出力更要出钱。
   “95后”的小戴便是这样一位“典型粉丝”。多年来,每天到超话社区签到、评论点赞,获得不同的积分,以微薄之力期望爱豆的名次往上涨。而这些还仅仅只是日常的基础工作。“饭圈”的追星方式,更重要的一项便是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大部分明星代言的产品都是粉丝买的。“代言多少,很多时候是一位明星咖位和火爆程度的体现。”所以会集资买代言产品、封面杂志等现象,在“饭圈”中可谓屡见不鲜。“如果没为偶像做过任何事,都不能称为进入“饭圈”了。”小戴说。
   还有一项调查值得注意。今年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雄主持的一项 “00后一代价值观”的国家级课题,选取了全国五大城市(上海、北京、沈阳、成都、武汉)的5000名(14-20岁)“00后”大中学生以及部分已工作的 “00后”开展问卷抽样调查。在“饭圈”文化现象的部分调查,杨雄发现了一个现象,女生、独生子女更趋向于将追星与消费联系在一起,即更愿为喜欢的偶像花钱,以展现喜爱。此外,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中产家庭的孩子反而不容易追星,因为他们 “投射的地方太多,可以搜集潮鞋、马克杯、盲盒等,不是只有追星一条路”。
  
  负能量易被放大
  
   对立粉丝阵营之间的骂战,如今已成为网络暴力中极为突出的“组成部分”。由于“饭圈”具有很强的站队现象,在采访中,所有“饭圈”粉丝都普遍持有这样的观点:“单独追星(solo追星)和抱团追星(饭圈)是两种追星状态,饭圈一般没有两头讨好/中立的观点。”当不同的“阵营”出现分歧观点或意见,立场鲜明的粉丝陷入彼此之间的口诛笔伐。半月谈的调查中便显示,粉丝群体中18.9%的人声称自己曾遭遇网络暴力,但同时,他们中又有48.7%的人同意“对‘为非作歹’的粉丝,教训他们一下是必要的”。
   往往,这样骂战更容易出现在“低龄化”这一粉丝群体。博派资本投资经理Pheona认为,这些年“饭圈”文化的影响力在变大。与以前的追星不同,追星被商业化运作后,出现了打榜、控评、抢资源位等玩法,未成年人判断力比较低,有的初中生、小学生是第一次追星,不知道理性的边界在哪里。
   有意思的是,这些参与骂战的粉丝却具有现实与网络的两面性。“那些在网上骂得非常起劲、擅长攻击人的脑残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温和的人,也许是网络和匿名性放大了这些负能量。”这样的感受,几乎出现在每一位接受采访的粉丝口中。
   好在,如今已经开始有更多排斥网络暴力现象的声音出现。在上海社科院的调查中,有近三分之一(32.3%)的“00后”赞同“饭圈文化就是撕逼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只有不良影响”这个观点。杨雄分析说,这里的“饭圈”文化主要指当前的“饭圈”文化中一些不良现象,是经过各种事件的演变和发酵后的“饭圈”文化现状。其中,男生和家庭状况越好的“00后”,对“饭圈”文化的态度越排斥。
  
  影响正常价值观
  
   近年来,随着粉丝的年龄层越来越低,不少“05后”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由于这些低龄粉丝的正确三观并未完全形成,不乏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举动。
   在回答半月谈调查中一项关于“如果你支持的明星做错了事,你会怎么看待?”的问题时,有48.2%的粉丝选择“小错原谅、大错不原谅”;选择“人孰能无过,大错小错都会原谅”的占36.5%。此外,13.1%的粉丝坚信偶像不会犯错,而选择“不原谅”的仅为2%。
   对于这些现象,“饭圈”文化观察者李淑君(化名)认为,近年来国内的“饭圈”发展得有些畸形。
   许多刚入粉圈的粉丝年纪比较小,有的被职粉灌输“偶像不会做错事”的完美形象,即便真的做错了也会洗白,会严重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还有粉丝不停地买号给爱豆刷好评,这种制造出来的共鸣感,只存在美好和表扬,所有的批判被当作异物剔除,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事。”同时,如今的娱乐圈唯流量至上,造成许多渴望成名的青少年往往认为拥有一张良好的外形加炒作便可以 “呼风唤雨”,“这些都会扭曲青少年的三观”。
   所幸,社科院的调查发现,许多“00后”并不认可“粉丝文化、饭圈文化是当代年轻人主流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其中,不赞同的人数比赞同的人数高出7.03%。
  据《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