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7月28日
上半年夏粮喜获丰收 主要畜禽出栏总体向好 植树造林扎实推进

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4亿元

  本报记者 孟绍毅
  
   7月27日,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全省农业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融合贯通,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稳定运行。
   上半年,全省夏粮喜获丰收,主要畜禽出栏总体向好,植树造林扎实推进,带动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省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农业总产值198.8亿元,下降1.7%;林业总产值 75.4亿元,增长8.5%;牧业总产值262.3亿元,增长2.6%;渔业总产值3.4亿元,增长2.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54.1亿元,增长2.6%。上半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9.7亿元,增长1.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
  
  总体保持稳定运行
  
   今年夏粮生产期间,主产麦区气候条件总体良好,小麦群体较为合理,水浇地小麦水肥条件充足,旱地小麦长势好于常年,在面积略减的形势下,实现单产创历史新高、总产稳定增长。2020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536.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3.3%,其中小麦面积535.9千公顷,下降2.0%。全省夏粮总产量236.8万吨,增长4.0%,其中小麦总产236.5万吨,增长4.5%。夏粮单产 294.3公斤/亩,增长7.6%,其中小麦单产294.2公斤/亩,增长6.7%。
   上半年,全省扎实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树立科学造林理念,注重科技指导造林,强化造林技术培训,提升营造林工程建设水平,造林绿化工作稳步推进。上半年全省共完成造林面积196.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6%;育苗面积67.5千公顷,增长10.6%;零星植树9327.5万株,增长2.0%;抚育面积74.6千公顷,增长48.8%;商品材产量14.6万立方米,增长67.0%。
   上半年,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山西各级政府出台多项稳定和恢复畜禽生产的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畜禽生产呈现趋稳向好态势,具体表现为:生猪生产恢复势头明显,牛羊发展较为平稳,肉鸡生产恢复较快。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360.1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0.3%,减幅比一季度收窄2.7个百分点;牛出栏24.0万头,增长7.7%,增幅扩大2.2个百分点;羊出栏 249.9万只,下降2.2%,减幅收窄0.7个百分点;家禽出栏7653.0万只,增长27.0%,增幅扩大2.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猪牛羊禽四肉产量45.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8%;牛奶产量54.7万吨,增长27.3%;禽蛋产量40.9万吨,下降7.3%。
   上半年全省蔬菜总产量210.6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3.8%。瓜果产量9.4万吨,下降5.4%。蔬菜、瓜果产量下降,一是受干旱天气影响,我省北部及中部部分地区蔬菜产量减少;二是受干旱天气及疫情影响,部分蔬菜、瓜果推迟种植,收获期相应推迟;三是部分温室蔬菜改为大田种植,上半年不收获。
  
  农业灾害较严重
  
   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稳定运行的同时,也存在农业灾害较为严重、疫情影响农产品生产销售、完成农民收入目标存在困难等突出问题。
   上半年,我省先后遭受 “倒春寒”、春旱、洪涝等灾害,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我省出现两次较大范围强降温天气,对花期果树造成较重冻害,主产区运城市的部分果树、农作物绝产绝收,中部及北部地区的杏基本绝收,北部坚果受灾较为严重。春播以来,我省北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少,且高温、大风天气多,土壤失墒严重,部分地块农作物无法下种,已播地块出苗困难,缺苗、断垄、幼苗干枯现象突出。据农业部门统计,截至6月,大同、朔州、忻州受旱面积超过200千公顷,其中严重受灾面积4千公顷。近期部分地区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冰雹、洪涝等灾害,全省约有20千公顷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达8千公顷,全年农作物收成受直接影响。
   上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部分地区交通运输阻塞,部分产品滞销积压,蔬菜、瓜果播种延后,预计将影响全年产量。另外,疫情造成全球贸易持续下滑,我省水果出口主要国家消费需求持续缩减,油桃、樱桃等水果出口受到较大影响,积压较重。
   此外,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我省农民工返岗时间普遍推后,且不少企业经营较为困难,影响农民工就业,造成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且疫情导致部分村办集体经济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村集体经济分红减少,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大幅减少。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84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0.3%,比上年同期增速(5.8%)回落5.5个百分点。人均财产净收入82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7%,比上年同期增速缩小27.2个百分点。尽管今年农畜产品产量较好、价格较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7.8%,但经营性收入占比较少,总体看完成今年收入增长目标有一定困难。
  
  提出三方面对策建议
  
   针对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省统计局也从全力做好后期农业生产、着力抓好设施农产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力做好后期农业生产。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积极做好农机调度和跨区作业,保障春播作物长势良好,全力以赴抓好秋收作物田间管理工作,加强后期水肥管理,雨后及时补种。要落实在粮食功能区全部种粮的要求,确保粮食面积稳定,牢牢抓住全年粮食丰收主动权。要抓紧抓实抓细后期农业生产,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补种经济作物,最大程度地弥补受灾损失。
   着力抓好设施农产品。做好设施农业产业规划布局,逐步提升全省设施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以城郊区域为重点,加快设施农业上规模、上水平,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改造老旧日光温室,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设施农业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加快发展设施水果,提高设施农业比较效益。强化指导服务,指导各地扩大先进设施设备、生产技术、良种良法的引进引用,提升我省设施农业生产水平。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线上线下融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高素质农民5万人以上,帮助更多农民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加大“互联网+”推进力度,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深入办好“晋品晋味、助农益农”农产品百日消费季活动,推进“三晋新农人”千人主播培育计划,支持留乡人员线上平台创业,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