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7月29日

坊城新村 产业扶贫成就致富之路

  本报记者 钱进
  
   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考察时,走进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搬迁户白高山家,同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
   近日,《山西青年报》记者走进坊城新村、走进白高山家,就产业发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进行了采访。
  
  白高山的幸福生活
  
   干净整洁的三间瓦房贴着洁白的瓷砖,窗户都用的是金属板材,配上宽大明亮的玻璃,以及灰砖漫地的小院子,白高山的住房显得适用而舒适。小院里,红砖圈起的花栏墙内,种满了紫色的茄子、绿的黄瓜和豆角,红色的西红柿已经挂果,使小院儿绿意盎然。
   满脸都洋溢着幸福笑容的白高山热情地把记者迎进了他家院子里。他兴奋地介绍说:“三间正房70多平米,两间南房有40多平米,自己做梦也想不到,能够住上这样宽敞明亮的新房!”
   房间里,冰箱、彩电、洗衣机、油烟机等家电一应俱全,还有一间独立的卫生间,设施齐全,丝毫不亚于居住在城市的楼房里。
   白高山的女儿和儿媳正在整理家里货架上的土特产,有今年刚刚采摘晾干的黄花菜、颗粒饱满的绿豆和糕面。“这段时间,来家里参观的客人多,就把自己家出产的土特产拿出来出售,这是纯绿色产品!”白高山的女儿笑着说。另一间房里,白高山的妻子正在哄孙子,咿呀学语的小孙子看到客人,也高兴地折腾。
   东屋雪白的墙上,高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白高山家里唠家常的照片。今年67岁的白高山现在是坊城新村的名人,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就来到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上唠家常。
   白高山向记者介绍,以前自己和儿子没有稳定工作,老伴焦凤兰身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一家人都没有固定收入。“这新房子好啊,住进来以后我家喜事不断。儿子娶了媳妇,今年3月生了个9斤重的大胖小子,我和老伴都享受到了扶贫惠民政策。儿子参加培训后学会了技术,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现在三世同堂住在一起,我们都特别满意。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家里,同我们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
   白高山告诉总书记,过去他们住的是土窑洞,如今搬进了独门独院的大瓦房,就近务工,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去年儿子娶了媳妇,今年老两口就抱上了孙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总书记听了,高兴地笑了!”白高山说。
   现在,坊城新村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77户贫困户在2018年就已全部脱贫。从土窑洞搬进新瓦房,改变的不仅是居住环境,还增加了村民们致富的门路,在奔向小康生活的路上,村民们信心十足,充满希望。
  
  构建产业发展大格局
  
   行走在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的乡村公路上,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远山隐约,一排排移民搬迁新房宽敞明亮,家家户户都是红顶白墙,街道干净整洁,庭院鸟语花香,仿佛走进了一幅天然的田园画卷。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四年前,这里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住房多为不安全土窑洞,夏天漏雨,冬天进风,吃水都不方便,更别说洗澡。全村连续五年没有娶过一个媳妇,导致该村人口锐减。
   2016年,云州区西坪镇实施移民新村建设,到2017年底坊城新村全部建成,从2018年开始,原大坊城村和西咀村的210户村民,陆续搬进现在的坊城新村,每家都分到一套71.5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新房子,屋内有厨房和厕所,每间屋子都窗明几净,彻底改变了这里环境差、交通不便的状况,全村12名单身男子也全部娶到了媳妇,实现了多年无法完成的夙愿。
   在整个移民新村的搬迁治理过程中,村两委班子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在产业扶贫上下大功夫,构建了以黄花产业为主导,经济林为辅的多元产业格局。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保障了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有稳定增收。
   坊城新村两委班子,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保证后续产业连续稳定,从村里实际出发,实施了产业项目扶贫。
   西咀村1390亩土地,已于2017年全部流转,发展了经济林。大坊城村1300亩耕地,流转土地1010亩,种植经济林370亩,种植黄花600亩,已全部进入盛产期,亩均实现收益8000多元,仅黄花一项产业就能支撑起全村稳定脱贫。基地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精准施策,由世诚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合作社进行田间管理、采摘加工,增加务工收入。
   此外,村党支部想方设法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积极对接新村周边的市级医药园区和区级中心苗圃,方便村民就近务工,村民通过种植黄花获取收益,土地流转获取租金,入社打工、就近务工赚取佣金,使得每个贫困劳动家庭都能达到至少一人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
   依托全区黄花主导产业,今年区里投入扶贫资金14.5万元,实现“政策兜底外贫困户人头一亩黄花”的目标。龙头企业大同宜民公司流转该村土地540亩种植黄花,户均增加资产性收益1285元。
  
  谱写乡村发展新篇章
  
   坊城新村两委打造坚强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村内的能人大户带动村民做大种养殖、发展旅游业,切实增加村民收入。积极培养年轻党员,发挥帮扶干部、本村在外人员的作用,形成齐谋发展的合力。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党员要服务群众、帮助群众,从身边人体现党的先进性。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入户走访、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推动产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种植黄花,发展经济林,带头参与隐患排查、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旧村复垦等工作,全力打造村强、民富、景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梦”、“德孝廉”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品位。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思想精髓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用看得见的载体实现了 “看不见的宣传”,文明乡风“扑面来”。
   该村始终坚持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不定时地组织扶贫政策有奖问答,依托扶贫爱心超市,对答得好的农户进行积分奖励,并兑换相应分值的物品。同时,积极教育引导群众增强自主脱贫的志气,主动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实现了 “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坊城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世贵向《山西青年报》记者介绍说:“现在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我们根据村民自身特点,定期举行各类技能培训,还组织年轻妇女学习家政服务、粘花等,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有能力干、有活干、有钱挣。”
   全村先后投入700余万元,进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有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全村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群众精神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现有学龄前儿童1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人,研究生1人,无辍学失学现象,自2016年以来8名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该村落实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建立了规范的卫生室,配有1名合格村医,全天坐诊,药品供应齐全,落实“双签约”41户78人,签约率100%。村里常住人员全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通过远程专家门诊示范联网,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的目标。全村低保实行应保尽保,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53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