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7月30日
太原市热力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工段长王滨

出“黑金”的特困村开出白色“富贵”花

  青春微记录
  
    王滨,1981年8月出生,山西交城人,太原市热力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工段长,2016年入选 “太原好人榜”;2018年荣获“太原最美志愿者”“民进全国先进个人”,当选“太原市纪委监委监察员”。2020年,荣登太原市第二季“最美时代新人榜”。
  
  本报记者 陈晓凌
  
   2020年5月下旬,太原市娄烦县盖家庄乡孔家峪村的千亩牡丹,盛开了200余亩,白色的油用牡丹竞相绽放。从空中俯看,满目花开,如翡翠的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白雪,蔚为壮观。王滨置身其中,不仅感叹:“牡丹花一年比一年开得多了,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一到三岁,体质弱、免疫力低,我必须尽心呵护,把它们护养成人。”
   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2018年,王滨主动投身到这片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驻扎到孔家峪村,因地制宜发展“油料牡丹种植”和“育肥牛”养殖等产业。在驻村扶贫期间,他充分发挥能人带头作用,发展特色产业。他把脱贫当事业干,把百姓当亲人看,甚至把积攒的买房钱用在发展绿色产业上。最终,牡丹花开牛儿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助推孔家峪村经济的大发展。
  
  找出症结定思路
  
    孔家峪村位于娄烦县城西北部,距离县城20公里,全村有101户,321人。“原先村民主要以挖矿、种地为生,在2008年全面禁止私挖乱采后,村里人没有了收入,进入贫困状态。”王滨告诉《山西青年报》记者,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村民观念落后等原因,致使孔家峪村长年戴着“特困村”的帽子。
   2018年6月14日,王滨被单位选派,驻扎到太原市娄烦县盖家庄乡孔家峪村,担任扶贫队长。一入村,王滨便扎进村民之中,挨家挨户摸底调查,了解致贫缘由,掌握了村民所思,制定了帮扶计划。
   面对村里“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的实际情况,王滨一边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县各项扶贫方针政策,一边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主动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只有先吃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文件精神、熟悉业务,掌握相关信息,才能更好、更深入、更准确地在村民中开展工作。”王滨表示。
   最终,王滨确定了扶贫思路:靠扶贫政策上的输血和日常外界的捐赠,村民不能彻底摆脱贫困,只有村里产业项目做支撑,完善村民的造血功能,给村里留下一片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让村民有事干、有钱赚,才能确保全村贫困人员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引进项目促发展
  
    “我们这里山清水秀,是发展种养殖业的绝佳环境,来这里投资发展,不但能为脱贫攻坚作贡献,还能为企业节省人力、租金成本,是一个双赢成果……”面对村里无区位优势、无资源优势,没有集体经济,更没有什么产业基础的现状,王滨发挥民主党派人脉优势、人大政协资源优势,先后为村里引来了十几个大型项目——引入防盗门厂到村里发展产业园区建厂投资项目、九牛牧业来村里发展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光伏发电项目、大棚项目、亩产万斤土豆项目、长山药项目、饲养水貂项目等。但娄烦县是特殊的自然保护区和省城人民的水源地,最终制约了很多项目的落地。
   之后,王滨又想到借助娄烦山药蛋的名气,引进山东长山药种植项目,来打造娄烦长山药。“但孔家峪村的土地1米以下都是石头,长山药扎不下去,不能种植。如果发展普通农作物种植,市场效益很一般,对脱贫攻坚成效意义不大。”王滨感叹到。
   其间,有村民冷嘲热讽:“快别‘瞎子点灯白耗油了’,哪里有实实在在能为我们村民提供挣钱机会的产业?我看你也是来镀金的吧,你还是哪里凉快呆哪里吧。”
   听到村民的这些话,王滨心里也暗自打起退堂鼓,但转念一想,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始终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就一定能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
   王滨开始转变思路,在经过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王滨发现了“油料牡丹”,一种新型木本油料作物,可以在荒山荒坡地方大面积种植。油用牡丹一年栽植多年生长,具有油用、药用、食用多重价值,收益是传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6到8倍,牡丹籽油营养价值是橄榄油的80倍。
   确定了目标,王滨带着村民翻山越岭,勘查、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和土层的深度,查阅这里的气候变化,经过考察论证,惊喜地发现,孔家峪村是发展油用牡丹的绝佳环境。
   “这个油用牡丹在海拔2000米以下是能成活的,孔家峪村海拔1624米,具备种植条件。而且油用牡丹耐高寒、耐干旱,可以在荒山荒坡种植,只要不是盐碱地、石头地就可种植,所以就选择了这个项目。”王滨说。
  
  垫付资金保开工
  
   经过多方奔走,实地考察,2018年7月,王滨引进了“运城市金牡丹种植有限公司”的牡丹。瞄准了村里的荒山荒坡,最终确定了6块地,1000亩,准备在这片荒地上开垦出一片 “金牡丹根据地”来。
   考虑到投资风险,种植商要求种植的前期必须有本地政府金融机构参股合作。在此条件下,王滨寻找多家金融机构,最终找到一家公司,双方同意出资 2000万元开展此项目,准备启动“产业扶贫基金”种植。
   达成意向后,王滨悬在心里的石头可算是落地了,本以为可以满心欢喜等待着项目顺利开工了。可王滨发现,油用牡丹种植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9月到10月中旬,而项目对接完成达成协议后已到8月份,一个多月的时间,开荒辟地要完成这么大规模的种植,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为重要的是,资金未到位,手续上还存在很多未走完的程序。
   “时间不等人呀,要是错过这一个月的种植期,也许就错过了牡丹一年的生长期,如果中间再有其他变节,这个好不容易落地的项目就要流产。”王滨对记者讲到。
   种植前,还需开荒地、翻地、平整地等一系列工作。王滨心急如焚,于是他大胆地做出一个决定——用家里多年来积攒准备买房的 60多万元,先前期垫付在此次牡丹种植项目上来。
   “你一个人疯就算了,不要让全家人跟着你无家可归。”对于他的决定,妻子不免产生了诸多的抱怨,父母也劝王滨要多考虑。60多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就是全部的经济生命线和住房保障。听着家人的指责,王滨有苦难言。
   但眼看着开工落地的项目,心想着村里迎来的发展曙光,王滨千方百计地给家人做工作,苦口婆心,从革命先辈舍家弃业讲到娄烦高君宇生平事迹……“钱没了,咱还可以再赚,对不起的是咱家里人,如果项目没有了,对不起的可是全村人,我不想在脱贫攻坚战中碌碌无为,更不想在我的人生中留下遗憾。”王滨说到。最终在征得家人支持后,王滨第一时间把钱拿到了村里。
  
  不懈奋斗达目标
  
    2018年9月6日,油料牡丹种植项目如期开工,王滨带领村民开荒辟地,争分夺秒,在荒山荒坡上开始这场脱贫致富的攻坚战。
   由于村里大多是留守的老弱病残人员,王滨特地向单位“借调”了30个年轻的壮劳力。大家一起劳作,双手磨满的血泡、满身是刺的伤口、晒的黝黑的皮肤,嘴上干裂的伤口,王滨都习以为常。
   其间,妻子在送儿子在去学校的路上被电动车撞伤,儿子的脚后跟开裂,妻子骨折住院。“我当时感觉当头一棒,就想不顾一切,赶紧回到她们身边。”王滨说,但牡丹种植的核心技术和大量资金都在他这里。每天的百人大战,王滨不在的每一分钟,都将直接影响到种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我确实回不去,这里需要我,你们一定要好好养伤,待我完成种植任务后,我一定好好补偿你们……”随着电话的挂断,王滨内心充满愧疚。但看着每天开出来的荒地,看着一株株牡丹苗的落地和近70岁的村民通过种植每天可以领到100元的工资,王滨觉得即使自己受多大的气、自己出多大的力,也值得。
   他把对家人的愧疚和开展牡丹项目以来的各种阻力都化为动力,带领村民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不到一个月时间,1000亩油用牡丹种苗就全部落地种植,为第二年大规模种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建成了全乡最大的油用牡丹示范基地。
  
  双重价值惹人喜
  
    “1000亩地可以为村民每年创收20万元的土地收入资金,村民通过退耕还林享受每亩每年320元的粮食补助后,每户又可增加1980元土地出让金收入。牡丹种植人工田间作业投入为每年每亩1000元,包括锄草、浇水、施肥、采摘等挣取劳务报酬。1000亩为100万元,平均每户每年可挣取牡丹种植劳务费9900元,加上每年土地租金1980元,共计为12000元,远超过贫困户每年每人3048元贫困线标准。”王滨介绍到,这种方式对村民来说无任何风险,是旱涝保收,为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在王滨看来,项目落地种植后,村民将终身收益,成为精准脱贫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大范围辐射周边乡村种植,同时延伸向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大力带动当地经济增长,逐步凸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娄烦的绿美山川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油用牡丹使孔家峪村从原先采石采矿实现了绿色转型,也就是说,只要村民愿意出力种植,千亩牡丹完全可以让村民脱贫致富。”王滨说。
  
  产业延伸促发展
  
    油用牡丹项目在孔家峪村落地种植后,与娄烦县“三禾村镇银行”有大笔财务账目往来。因此,“三禾村镇银行”对孔家峪村的发展前景看好。
   “养牛是村里人祖祖辈辈延续的行业,是非常接地气的一个行业。”王滨介绍到,很多村民想脱贫致富养殖牛,但由于牛犊贵,一般一头在6500元左右,高品质的一头在一万元以上,制约了很多村民致富的梦想。
   牡丹项目的落地,引来三禾银行的关注,三禾银行愿意把养牛贷款发放给孔家峪村民。同时,三禾银行统一供应牛的品种、饲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上保险,统一收购,这对村里的发展又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基地产生牛粪作为天然有机肥,还能为牡丹成长提供高质底肥,形成产业循环经济,能有效支持村里经济的大力发展。
   王滨用牡丹产业作担保,规划了一处300头的肉牛养殖基地,由于疫情,工期有所延误,目前,牛场已建好,等待验收。想必项目落地后,村民又可增加一部分收入。
   古老的黄土地日新月异,希望之花迎风怒放。“虽然品尝了苦涩的味道,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村民甜美的笑容,就是对我所付出的最好见证,也是对我扶贫工作奉献的最好诠释。”王滨如是说。

lock" style="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