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8月05日

“彩虹路”带好机会“空心村”走致富路

  本报记者 陈彤 通讯员 杨懿
  
   杏花岭区小返乡庄子上村是太原地区历史悠久的“红果村”,由于海拔位置独特,这一带的沙果成熟后呈少见的大红色,自古以来就有“三晋大红果”的美誉。然而,这个位于东山深处的山村,近些年却处境尴尬:年轻人纷纷离开故土外出谋生,村子近9000亩的地域里,常住人口只剩下不满百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如何让家乡振兴起来,成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全青心头最关注的事。今年,随着太原东西山旅游公路全线正式通车,靓丽的彩虹路穿过村边满坡满岭的果树园,伸向远方。看着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李全青的心动了:“这条路,给庄子上村带来了兴旺发展的好机会。”
  
  “大红果”要打“翻身仗”
  
   站在村口的旅游公路边眺望,漫山遍野的果树间,数不清的金黄泛红的沙果在阳光下跳跃。李全青指着远处一棵粗堪合抱的古树说,村里种沙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像那样百年以上的老果树,至今还能挂果的不止一棵。
   近年来,市场上水果的品种日渐丰富,沙果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野,藏在东山深处的庄子上村也日渐沉寂。地头收购价上不去,自己把果子拉到城里卖的话,又因路不好走且远而不划算。
   于是,村里的年轻人嫌种果树不赚钱,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老年人。沙果成熟的时候,不少果子甚至来不及摘就烂掉了。为了打开沙果的销路,村里动了不少脑筋宣传大红果的美名,也吸引了一些慕名来采摘的游客,“一斤果子采摘价是收购价的两三倍以上,村民尝到了甜头,都盼着能有更多的客人上门。”
   如今,东西山旅游公路通到了村口,果农们的心热了起来。“满坡满岭的沙果眼看着即将成熟、争着开始红了,再过两周就是沙果的黄金采摘期,旅游公路边的果树就是最好的招牌,我们的‘大红果’有盼头了。”说这话时,李全青一脸的憧憬。
  
  “空心村”要走“民宿路”
  
   用沙果招徕旅游公路上的游客只是第一步,吸引客人住进村里,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除沙果采摘外,李全青还把目光投向了村里的空置民居。
   庄子上村的房屋顺着地势高低错落,有半数院落处于长期无人居住的状态。小路边一处空置许久的老屋,门头上“耕读传家”的老砖雕依然完整,古朴间透露出一份乡村特有的淳美。由于村里耕地条件差,种田靠人工,村子里处处保留着原生态的农耕风貌。“这样的美,在城市里是感受不到的。”李全青相信,这些村里人习以为常的点滴,将来都会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从旅游公路拐进村间小路不到一公里,是间老磨坊,“村里打算把老磨坊建成农俗体验馆,在周围选几处条件合适的院落打造民宿。”对于民宿的发展定位,李全青有着清醒的认识:“想把民宿搞出特色,不是越热闹越好。要尽量不破坏村落原有的风貌,吸引游客来体验原汁原味的山村生活。村里现在有水、有电、有天然气,户厕推广、污水管道、道路硬化工程也正在抓紧施工。随着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村容村貌一步步变好,游客进了村能看到的,就是我们要突出展现的农家风情。”
  
  “低保户”要变“富裕户”
  
   村里想开发民宿,让闲置的民房生“金蛋”,对此,低保户刘换娥老两口第一个动了念头。“我家五间向阳的大瓦房都可以改造成民宿,我们老两口住偏房就行。别看我们年纪大了,收拾院子、招呼客人,这些活儿还不含糊。”尽管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却并不是没有见识,刘换娥对旅游公路带来的商机充满了希望:“只要村里支持,我就敢干。有了这么好的路,我们也不能光靠政府救济吃低保了,我们想着,也有机会奔小康过上富裕日子了。”
   “土鸡蛋、纯天然粮食、新鲜野菜,还有林里的野蘑菇……土生土长的东西到了城里都是稀罕物。”村民梁国胜掰起手指细数,他打算开个农家菜馆:“外地人都知道阳曲的小米、五台的山蘑菇,其实我们村的土特产就是差点名气,等游客来了,让他们尝尝我的手艺。”
   果园采摘、特色民宿、农家菜馆、土特产销售、水果深加工、特色水果品种挖掘开发……李全青脑子里的致富点子越冒越多:“一些计划已经过乡里审批,马上就要着手实现。有了这条‘彩虹路’,庄子上村的致富路将越走越宽,荷包也会越来越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