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8月05日

阳泉希望工程奏响爱的赞歌

  本报记者 赵云云
  
   “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帮助青少年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责。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阳泉团市委努力寻找突破口,于2006年树起了“希望工程”的大旗,全方位、立体式地在全市掀起了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的热潮。
   希望工程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共筹集资金1400余万元,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3255名,援建8所希望小学,在山区小学建设希望电脑教室、快乐音乐教室、健康体育园地、爱心书屋等团属教育阵地,全面促进山区教育事业发展和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4年来,阳泉市希望工程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自觉加入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奏响了全民参与的“大爱之歌”。
  
  旋律初响 希望工程为爱集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的。
   希望工程成立之初,举步维艰。没有资金就无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不被理解,缺乏关注度,使得资金的筹措成为了一大难题。
   为此,阳泉团市委一班人主动破题,放下面子,挑起担子,由负责人亲自带队深入基层及各大企事业单位 “化缘”,多少次带着公益片,在介绍孩子们的情况时,语未出泪先流;多少次忍受冷眼,磨破嘴皮;多少次被人拒之门外,无功而返……他们心中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无论多难,都要将这项公益事业义无反顾地做下去。
   为了扩大影响力,被更多的人知晓、认可、接受、信任,阳泉团市委组织开展了“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现场劝募、爱心总动员大型公益活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进基层宣传活动等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劝募活动,使希望工程在阳泉成为家喻户晓的公益品牌。
   渐渐地,捐助多了起来。阳泉市义工联合会团队多次为希望工程积极奔走,募集资金84.5万元,捐助大学生213名,同时也是阳泉市希望工程14年来劝募、宣传的一支主力军;“水果哥”王亮明每次到阳泉市希望办都是带着整沓的十元、二十元钞票,14年间累计捐款20万元;退休职工“铁牛叔叔”累计向希望工程捐款48.5万元,帮助阳泉市117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魏先生”累计向希望工程捐款39.6万元,帮助阳泉市86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曾光明是看守所的普通民警,从1995年起,以“公仆”身份坚持每月向省青基会捐款100元,在阳泉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成立后,他带领朋友和儿子一起参与其中,将这份爱心发扬光大;薛紫阳从10岁开始每年从压岁钱中拿出500元捐赠给希望工程,8年累计捐款4000元。这些“山城好人”有很多生活非常简朴,但为希望工程捐款却是连续数年慷慨解囊,甚至捐款之后不留姓名和电话。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有捐出一天买菜钱的退休老人、捐出零花钱的少年儿童、街头爱心捐款的过往群众、捐助不留姓名的机关职工,他们都是爱的化身。
   除此之外,以阳泉市志远工程有限公司、阳泉市商业银行、阳泉市义工联合会等为代表的本地爱心企业和爱心团体也给予希望工程大力支持,同时,湖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河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广州嘉泰鞋业有限公司、光大银行太原分行等一批省内外企业也对阳泉市希望工程给予了长期关注和支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是个人捐的几块几毛,还是企业上百万元的大额捐款,都是这曲赞歌中曼妙的音符。
  
  歌声嘹亮 希望工程扎根土壤
  
    一直以来,共青团山西省委、省青基会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阳泉市希望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和资金支持;阳泉市委、市政府历任领导也对希望工程工作给予着高度重视和关注,多次出席活动并带头捐款。
   但是,如何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受益,如何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如何让阳泉市希望工程做大做强,是摆在阳泉团市委一班人面前的主要任务。
   在此之下,阳泉团市委创新思路,研究对策,一方面,通过设计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筹集善款;另一方面,着力规范希望工程自身建设,用严格、规范的工作品质给捐方建立了完全信赖的公益平台。
   阳泉团市委与山西青年报、阳泉电视台、阳泉报社、信息中心等多家新闻媒体密切配合,制作公益广告片,发布希望工程大型公益助学行动信息,登载活动动态及相关活动报道,在宣传工作中突出频率、强调密度,努力做到有声有色、有形有影,加强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同时,一批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记者,自愿组成希望工程的记者采访团,多次深入到贫困大学生的家庭和所在学校进行一线采访,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宣传报道,拍摄回一张张催人泪下的公益照片,在一次次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中,制作出一期期感人的专题节目,通过电视、电波、网络、报刊向全社会谱写着真情的乐章,遍洒着爱的雨露。
   阳泉团市委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各项内部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希望工程运作机制,用好每一笔捐款,资助好每一名困难学生,建设好每一所希望学校,以良好的公益形象取信于社会,使希望工程成为名副其实的 “放心工程”“贴心工程”“安心工程”。
   14年来,阳泉市希望工程坚持社会化的方向,对内“挖潜”,对外“引资”,走出了一条社会化筹资、社会化救助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道路,使希望工程由小爱变成大爱,由个体转为群体,从群体再到家庭,使这项崇高的事业实现了持久的发展,成为阳泉市参与最广泛、最富有影响力的公益事业。
  
  爱的回响 希望工程价值传扬
  
    阳泉市希望工程在14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把关注目光和工作重心放在因贫失学的青少年身上,帮助了一大批贫困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把党的关心和温暖送到青少年的心坎上,希望工程带给受助者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第一批圆梦行动受助学生侯炎希在参加工作后,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6000元;受助学生史晓伟创办公司后,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10000元;受助学生杨娜从在校获得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先后为希望工程捐款400元……希望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寒门学子的命运,也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更加懂得了什么是大爱与奉献,从而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把爱心的接力传承下去。
   此外,有的学生在学校利用闲暇时间到福利院、敬老院等地做义工,有的在学校加入社团,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有的利用假期回到阳泉团市委为希望工程做志愿者,为需要资助的学弟学妹街头劝募、整理资料……他们用实际行动慰藉着捐赠者善良的心灵,用聪明才智回报着社会的关爱,用一颗感恩的心,使这曲爱的赞歌久久回响。
   这份感恩的情怀,成为阳泉团市委攻坚克难、虚功实做的强大动力,使他们更加坚定了一定要把希望工程这项公益事业长期地坚持下去,为党分忧、为贫困学生解难的决心和斗志。
   筹集资金1400余万元,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3255名,援建8所希望小学,在山区小学建设希望电脑教室、快乐音乐教室、健康体育园地、爱心书屋等团属教育阵地,这是阳泉市希望工程14年来向社会交出的答卷。
   希望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崇高事业,需要全社会用责任和爱心去推动。从活动到品牌,从品牌到事业,阳泉市希望工程实现了“三级跳”,今后,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完善的制度,把阳泉市希望工程工作做精做实,帮助更多的贫困青少年顺利就学,为促进转型发展、富民强市谱写壮美的青春乐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