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8月06日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焊接机器人操作工王强

焊接成为艺术和事业

  青春微记录
  
   王强 33岁,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焊接机器人操作工。在14年的工作中,他始终刻苦练习技能,秉承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摘取了一个又一个桂冠,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中车青年员工追求梦想创造奇迹的风采。多次参与国内外焊接技术大赛,并取得好成绩。2020年,被团中央、人社部表彰为“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本报记者 吕汉富/文 通讯员 张晓滨/图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只有努力练就一身过硬本领,立足岗位,勇于担当,方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今年33岁的王强在接受《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个看起来瘦弱的小伙子,在工作中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努力钻研业务,在技术上锐意进取,快速成长为机车构架焊接的“行家里手”。
  
  钻研业务保证产品质量
  
   王强从事焊接生产工作的十多年,也是不断磨练自己的十多年。他并没有把焊接当作一份工作,而是当作了一门艺术和为之奋斗的事业。平日里,在出色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王强坚持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利用业余时间苦练焊接技术,向成为焊接工匠的理想奋斗。在工作之初,王强负责难度比较大的机车构架侧梁的纯手工焊接,由于侧梁焊接量很大,焊接时一直是处于半弯着腰的姿势,王强一直咬着牙坚持焊完,并且每个产品都是一次通过检验。也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王强被挑选到机焊组,开始接触焊接机器人。
   机焊组承担着机车构架上近80%的焊缝焊接,工作是非常紧张和劳累的,平均一根单梁在机械手工装上的焊接时间需要三四个小时,而且每条焊缝都是重要焊缝,为了能焊接出高质量的焊缝,他刻苦钻研,并将钻研成果推广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如起弧收弧参数调整、内外转角编程数据匹配等编程技巧,用于既有车型各单梁机械手焊接程序优化及新产品试制编程,大幅度提高了机车构架焊缝质量和生产效率。
   王强坚持以学为本,以用为根。为了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他经常对设备进行点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针对设备所发生的故障,记录在册方便下次查阅并及时排除,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构架车间1号机械手曾发生了一次故障,在自我修复无果的情况下他立即上报,通过售后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在维修期间全程协助,虚心向厂家老师请教问题,总结经验,通过两个通宵的奋战,设备故障终于得到了解决,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
  
  攻坚克难 技术上锐意进取
  
   王强勤于思考,主动进行各项技术攻关。《克鲁斯焊接机械手HXD3C技术攻关》通过优化焊接参数,使机械手双丝的电流、电压、干伸长、摆幅、频率、速度、跟踪数值等主要几方面能够精确匹配,达到焊缝美观;《机械手焊接HXD3C侧梁变形控制》攻关,通过改变焊接顺序,调整焊接电流,减小焊接变形,减小后工序调修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长客横梁重要对接缝一次美观成型》先进操作法,使焊缝从原来的宽窄高低不一致到现在焊缝成型美观,节省了后期大量的打磨工作和打磨时间。
   在生产过程中他也遇上过很多难题,新八轴电力机车横梁电机悬挂座焊接过程中,经常发生咬肉的缺陷,造成了大批量返修,经过仔细的观察,反复琢磨推敲研究,王强决定更改其焊接方式,使用“单丝焊接”取代“双丝焊接”,并合理调节送丝速度、电流电压、摆幅、摆频等各种工艺参数,以至减小焊接热输入量,从而彻底解决了焊缝的咬边现象,提升了横梁外观焊缝的焊接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小组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侧梁制动座单件焊接时,他发现在焊接制动座里缝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人用示教器调节转胎旋转速度,另一个人持手工焊把进行制动座里缝的焊接。王强反复研究焊接机械手的焊接程序,在程序中编入若干个GP点和ARC点,使转胎能够在程序命令中实现480度的顺时针空间旋转。经过反复调节测试,最终设定出了合适的旋转速度,从而实现了单人操作焊接的目标,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快速成长 大赛中脱颖而出
  
   2016年,王强第一次接到参加“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的通知,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经过数月苦练之后,他一举获得了“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焊接设备操作工第二名 (青年组冠军),同时被授予 “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这次比赛后,更激发了他的学习斗志,只要平时一有空闲时间就抓紧练习,不断充实理论基础知识。
   2017年,王强再次被公司选拔备战中国中车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每天下班后,他坚持在焊接工作室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将题库中题型重新整合对比,进一步加深对各种题型的理解。在实训过程中每一遍操作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他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使焊缝不断改善,持续精进。比赛中,他又斩获佳绩,被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国中车技术标兵”“中国中车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焊接机器人操作竞赛)试件难度高,横焊、立焊、搭接、管板焊接等多种焊接形式并存,全部组焊完成重量达40公斤的试件,耗时近5个小时,考验的是选手的综合能力。备赛过程中,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是王强的训练时间。他通过手写方式模拟程序结构,每天完成一次程序指令200多点位的默写,并通过不断模拟训练,抠每个细节,争取做到精益求精。一个多月时间,他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赛跑,最终不负重望,以总成绩高出第二名30分的优异成绩,夺得比赛冠军。
   每一个试件都是一次比赛,每一次训练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成长的经历。王强一直告诉自己,比赛比的就是细节,只有把每个微小的细节,如机器人焊接的每一个转角的点、每一个焊接参数、每一道焊缝都分析透彻,然后把每个细节连接起来,这样才能完成一个优秀试件。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