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8月18日

骑行二十四载只为让学生写出“最美汉字”

  过去的24年里,秦翔的车轮无数次碾压过崎岖的乡间小道,也曾在雨雪天气中陷入泥泞,但行驶的终点一直未变——他为乡村孩子开设的写字公益课堂。
   秦翔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迎仙镇人,从小酷爱硬笔书法。这些年来,他至少奔波过34所乡村学校,辅导过7000多名学生,骑坏过3辆自行车和4辆电动车。
   今年淮河汛期,秦翔冒雨前往临泉县城关街道董庄小学留守儿童课堂。课堂上,伴随着粉笔写字的嗒嗒声,一个个工整、隽秀的楷体汉字出现在黑板上。并不宽敞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仰头望向讲台。下课后,学生围到讲台前,有人请教作业,更多人则说上几句道别的话。这就是秦翔24年来重复经历的上课场景。
  
  一周至少20节公益课
  
    1994年,还在读高二的秦翔因身体不适休学在家,镇上魏庄小学校长韦贵安找到他,说学校没语文老师,想请他代课。秦翔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答应了。第一次上课时,同学们渴望学习的眼神触动了秦翔。从没当过老师的他也遇到很多困惑,课堂效果并不理想,他骑车15公里,找自己的启蒙恩师、小学班主任李彩平求助。
   李老师将自己的教材送给秦翔,并叮嘱他:“好好干!”
   从这之后,秦翔就没离开过讲台。他发现孩子们写字歪歪扭扭,有学生都认不出自己写的字,便萌生了开设书法课的想法,但学校资金困难,秦翔表示不要报酬!
   刚开始,秦翔没有系统的书法教学指导,只能一遍遍示范,让孩子们临摹、学习。1996年,秦翔得知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正开展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研讨。他辗转联系上教研所的周根宝老师,通过电话请教了很多问题。周根宝还寄给他一本《试教通讯》。从《试教通讯》里,秦翔看到一套与语文课本配套的硬笔汉字教材,他自费买来,将内容抄下来,并用铁笔将文字刻录在蜡纸上,再用油印机复印出来。自此,秦翔的写字课第一次有了学生“教材”。
   他教的是五年级学生,一学期后,其他4个年级的学生都吵着要上秦老师的写字课。打那以后,秦翔一周要上至少20节写字公益课。
  
  从未放弃提升自己
  
    1997年年底,秦翔所带班级的48个同学去镇里参加语文统考,试卷全部被评为书写一类卷。评卷总结会时,镇上教育办公室一位领导发话:“每个学校都要带一份魏庄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试卷回去,看看人家的字和卷面!”
   秦翔也从未放弃提升自己。他一边上班,一边读电大。6年里,他不曾缺席一次面授课。经过努力,秦翔不仅取得了梦寐以求的教师资格证,还考取了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学历。
   2015年,听说西泠印社出版社的专家来阜阳市培训书法老师,原本不在培训范围内的秦翔,从乡下骑车60多公里赶来。出版社的许晓俊老师听秦翔说了自己的经历和困惑,很感动,不仅推荐秦翔参加培训、教研活动,还帮他找到一些教材和专著。这让秦翔更坚定了扎根乡村的决心和底气,他也摸索出更系统、快速的思路和方法。
   其实,秦翔身体并不好,走路时腿脚不稳。
   这几年,从不网购的秦翔经常收到快递包裹,都是在武汉读研究生的儿子寄来的中药膏,还有教育书籍和书法教材。提到这些,秦翔哽咽了,他觉得亏欠家人太多。
   2015年以来,秦翔教书平均月工资只有1300多元,最高时只拿到1800元。这些年,他省吃俭用,但却坚持自费给学生订报纸、买教材。
   有一次,在一所民办小学推广公益课时,校长原本并不支持,便让班长去问问“民意”。班长来到班级里问道:“你们想学写字吗?如果学了,作业会比别人多啊!”
   “我们不怕!”全班63个学生全部举手投了“赞成票”。那一刻,秦翔觉得,这些年,自己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坚持硬笔教学是责任
  
   秦翔的父亲秦友恩曾是一名乡村民办教师,一直坚持义务给学生补课。秦翔6岁时,父亲教他学写了“人”字,并语重心长地说:“一撇一捺写成人,堂堂正正做好人。”
   24年来,秦翔每到一个学校开公益课,都会进行“开笔礼”。他会用粉笔工整地书写:“我是中国好少年(儿童),我爱伟大的祖国。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孩子们则跟着朗读。紧接着,秦翔会讲解“国”“学”“习”“爱”等汉字从繁体到简体的演变,引出汉字的形、音、义之美,并勉励同学要努力学习。
   2001年,秦翔带的三年级学生秦桂敏在全国小学生铅笔字比赛中获三等奖,她是秦翔教的第一位获全国奖项的农村娃。“桂敏家很困难,但学习很用功。但初中毕业后,家长就让她辍学打工,可惜了!”这件事击痛了秦翔的心,他一直想接触更多乡村学生,为他们做点儿什么。2017年,共青团临泉县委教育扶贫项目“梦想学院”招募支教志愿者,秦翔报名去了位置偏远的吕寨镇、滑集镇支教。
   “其实,学硬笔书法并不枯燥,能品味汉字之美,也让学生变得自信、专注、有毅力。”一直以来,秦翔都在探索将书法教学和诗文作品鉴赏结合。
   天不亮就起床整理教案,晚上顶着夜幕回家,24年的辛劳,让秦翔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他坦言,在流行电脑打字的时代,自己坚持硬笔书法教学,算是情怀,更是责任。
   在秦翔老家的房间里,没有书柜,但一直摆放着几个木箱和纸箱,里面存放着他手写的20多本教案、部分学生的作业,以及他的书法作品和教学论文奖状。他对乡村教育的执着与热爱,都凝聚在其中了。
  据《中国青年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