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10月01日

跟考古专家探尧舜“中国”

  本报记者 田璐
  
   你可知道我国为何叫“中国”?最初的“中国”是何意?本初“中国”诞生于何时何地?最初的“中国”是谁建立的?“追迹文明 系列讲座”之尧舜“中国”——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讲座将于10月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将以主讲人的身份,带领文化爱好者穿越时空共同揭示陶寺文化。
   何驽,本名何努,主要从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陶寺遗址专项”和“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精神文化的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之“陶寺课题”。他主持发掘出世界最早观象台,研究提出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是本初“中国”,提出陶寺遗址为尧舜之都的系列考古证据链。他为将尧舜禹传说变为信史,作出了关键贡献。
   此次讲座,何驽将利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40年来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向文化爱好者阐明“中国”的本初含义为地中之都、中土之国;中国概念形成的考古判别标准必须有物证的 “地中”概念出现与国家社会组织的形成,二者合成“中国”概念。
   他认为,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本初“中国”绝不止西周中期《何尊》铭文所载的 “宅兹中国”,而要早至距今4000多年前的陶寺文化时期的黄河中游地区。而40年来,陶寺遗址持之以恒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条比较完整的考古证据链证实陶寺遗址是尧舜之都。故称尧舜“中国”。
   据悉,此次讲座设置互动环节,积极参与互动的观众将有机会获得“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展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