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10月01日

仿制太古遗音琴留住山西“文化之根”

  本报记者 陈彤 文/图
  
   “每一把琴都有灵魂,仿制是为了‘致敬’,不是简单地复制。”一袭黑衣的斫琴师一曲抚毕,小心地擦拭着琴身。9月28日上午,记者在太原市杏花岭区小窑头村见到了张浩以及那把历经三年零八个月精雕细琢而成,为他打开古琴文化之路的“太古遗音琴”。
   张浩的作品都挂在墙上,唯有这一床按照太古遗音琴真实比例仿制的古琴,被端端正正摆放在“善斫”之中,它是张浩最新完成的,也是他最喜欢的。据了解,太古遗音琴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藏品,于唐初贞观年间斫制,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 “太古遗音”,池下刻篆书“清和”印,左侧刻“吴景略重修甲子中秋”。
   从小学习音乐的张浩,曾是萨克斯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被“太古遗音”所吸引,第一次对古琴产生了兴趣。之后,张浩了解到“太古遗音”是“师旷式古琴”,而师旷这位春秋“乐圣”是山西人,古琴的发源地之一也在山西,如此亲近的地缘关系坚定了他的斫琴之路。
   仿制一床太古遗音琴,成了张浩的目标。“想要实现它,不只是完成一次斫琴工作这么简单。”从立志投身斫琴事业,到拥有第一把属于自己的古琴,张浩用了大概五年时间,之后,他开始斫制“太古遗音”的仿制品,从有想法到完工,历时十二年之久。
   “想要自己完成一床古琴,过程是相当繁琐、复杂的。”张浩说。这种“复杂”,不仅仅表现在工序上,更体现在“内在”上。在张浩看来,古琴不只是一种乐器,它更是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传承文化的责任。只有追根溯源,才能还原文化本来的面貌。
   张浩说,他很满意现在的工作环境,“非遗小镇”让他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传播古琴文化,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渐志于利”,要让大家了解真正的 “古琴”,“把属于我们山西的 ‘文化之根’留在山西”。

) ez2W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