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10月19日

学子模拟法庭增强法律意识

  本报记者 张丽 通讯员 年涛
  
   10月17日,中北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模拟法庭实验室举办模拟法庭大赛。此次比赛意在增强学校学生法律意识,营造知法、守法的良好校园氛围。
   比赛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模拟民事案件,复赛模拟刑事案件。复赛共有六组参赛队伍分为三个公开组、三个专业组。评委从扎实的法律基础、良好的庭审能力、公平公正的态度、流利的口述表达、端庄的仪容举止五个方面为参赛选手评分。
   在比赛之前,各组同学分析案件,搜集相关法律条例。在模拟法庭上,参赛选手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反应迅速、专业词语使用规范、语言文明礼貌。多组辩护人从不同角度为被告人辩护,从法律条例、人情世故、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分析案件,反映出法庭审理中,法律与人情的关系处理。影响法庭审理结果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还有人情。
   模拟法庭严格按照正式法庭流程进行。开庭伊始,审判长宣读被告人罪名及其犯罪过程,并请公诉方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法院和辩护方律师对被告人的罪行发表各自意见。随后,双方自由辩论,进一步强调各自的意见。休庭十分钟后,经合议庭合议判定当事人罪行。最后,双方进行意见补充。经过一系列的激烈辩论后,审判长宣读法院判决决定。在第一场模拟法庭结束后,评委张玮麟老师根据经验向所有参赛人员提出了建议,建议公诉方和辩护方在陈述时,声音可以适当抑扬顿挫,这样不仅能吸引评委老师,而且可以提高气场。对于公诉方来说,自身气势可适当强势一点,以此表现出公诉方对被告人罪行的肯定。对于辩护方,需要抓住公诉方的漏洞和被告人的行为细节来辩论。
   接下来进行的是专业组的刑法模拟法庭比赛。与公开组相比,专业组在考虑犯罪事件本身和法律的联系之外,应更多考虑嫌疑人犯罪行为对社会及大众的影响。一位观看庭审的学生感叹道:“专业组展示的专业知识更加深入和准确,专业名词运用恰当,具有律师所具备的自信,这让我对法官和律师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所有比赛结束后,药恩情老师表示:“参赛选手要注意自己的逻辑思维,条理要清楚,发表意见时表达也要清楚。注意对在场人员的法定称呼。需要抓住模拟法庭辩论的关键是定罪和量刑。”吕亚芳老师评价道:“参与模拟法庭比赛,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模拟法庭双方一定要有条理和气势。在场选手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需要多听、多看、多练,了解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