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11月11日
朔州市应县白马石乡界河村第一书记梁子丽

做山区农产品的代言人

  青春微记录
  
   梁子丽 34岁,2006年毕业于山西大同大学,2007年参加工作,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8月份被朔州市应县畜牧局派驻到白马石乡界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先后多次获得应县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奖项。
  
  本报记者 贺美晓
  
   10月14日下午,刚从应县白马石乡界河村回到县城的梁子丽,又马不停蹄地联系了山西经纬通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冉金红,谈成一笔大业务,拿到了该公司购买界河村10万元小杂粮的订单。“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直到下午5点40分,她才接受了《山西青年报》记者的采访。
  
  积极宣传农产品
  
   应县白马石乡界河村有177户469人,其中,贫困户58户141人。今年,界河村围绕“脱贫先兴业,振兴需合作”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地形优势,种植了300多亩土豆。虽然受雨水影响,但18万斤的总产量对村民来说仍然是丰收年,目前,每斤土豆能卖到八毛钱。
   2018年8月,梁子丽开始担任白马石乡界河村第一书记。当时的界河村整体不富裕,年轻人外出打工,上年纪的村民思想保守,种植单一,产量不高。可喜的是,国家出台了消费扶贫政策。为此,梁子丽不仅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政策,还组织专班学习消费扶贫的相关内容,并详细解读朔州市扶贫办下发的政策,掌握内涵要义,明确操作流程,为下一步组织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将界河村的农产品销售出去,梁子丽借助网络平台,积极为界河村的农产品代言,大力推进“互联网+消费扶贫”,多渠道打通农产品销路,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让更多人了解界河村的农副产品。
  
  开启助农新模式
  
   “走,咱们帮村民卖货去!”从今年8月份开始,梁子丽带领村干部走出去推进扶贫产品定向直供直销,足迹遍布全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食堂和社区、交易市场等。
   “其实,农户手里的小杂粮,是城市和外地客商都很中意的 ‘抢手货’,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以粮换钱对于农户来说比较难。”为此,她积极对接县里的机关单位、企业,用优质农产品吸引他们购买,又以帮扶贫困户的荣誉激发他们出资。终于打通了销售渠道,使贫困户平均每户增收400余元,村集体收入进一步增加。到目前为止,已有六家单位和三十余人签订了购买合同。
   “实现高质量脱贫,需要长效扶贫机制。”梁子丽带领工作队队员逐家走访、逐人询问,对每家每户农产品进行了摸底。为了打消贫困户要不回款的顾虑,她自行垫资,给老百姓吃了“定心丸”,有效实现了群众手中余粮变现钱的目标,深受群众喜欢。目前,全村63户已有58户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
   今年4月份,梁子丽和村干部研究制定出 《界河村返贫预警1+4工作法》,共有红、黄、蓝、绿四色预警类别,一旦出现预警,立马采取应对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在今年的第三届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上,应县县委、县政府扶贫办特别设立了 “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展区”,开启了交易会带货助农新模式。短短三天时间,梁子丽就帮白马石乡北辛庄销售红芸豆800斤,帮白马石村销售莜面4000斤、豌豆800斤,帮化沟村销售红芸豆800斤,帮界河村销售土豆4万斤、小杂粮1万多斤,进一步扩大了销量,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拓宽农民致富路
  
   驻村扶贫工作中,梁子丽带领村干部采取“多个渠道聚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模式,先后整合政府政策资源、银行金融资源、龙头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农村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今年上半年,平整了村委会东面的土地,准备新建一个停车场,为村里栽油松700余株,装修了村卫生室,实现了三室(治疗、接诊、药房)分离,贯彻落实十九大部署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往乡愁”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中,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今年5月10日,界河村举办了油菜花开播节,当天售卖70多亩,让有机旱作农产品走进北京等城市,把山区的“土圪瘩”变成了“金圪瘩”。
   今年6月份,由于雨水多,界河村的自来水主管道被冲断,导致全村人吃不上自来水。梁子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找县水利部门协调,一周之内修好了供水主管道,村民重新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如今的界河村,人均纯收入较扶贫前增长了十倍,已是远近闻名的山西旅游示范村。看着界河村崭新的山村风貌,梁子丽既欣慰又自豪。下一步,她将继续按照政策指引,帮助村民坚定不移地搞自主种植、自我推销,让贫困户脱贫之后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nzx.sxqn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