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1月11日

电力工人冻人天气里的动人风景

  本报记者 徐俊斌 通讯员 赵亚男 田晓君 杜晓芳 郭晋才 张薇濯
  
   “太原最低温度零下21摄氏度、大同最低温度零下28摄氏度……”受寒潮天气影响,山西全省气温不断刷新最低记录。罕见极寒天气威胁山西电网安全。1月6日18时25分,山西电网用电负荷达382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为保障供电稳定,确保供暖设施电力安全可靠供应,让企业和民生用电安全无虞,国网山西电力员工在极寒天气下坚守岗位,毫不懈怠,成为冻人天气下最动人的风景。
  
  深夜作战 保障居民用电
  
    1月6日17时,在太原供电公司解放路营业站,班长侯志江接到附近居民反映电话称:“一棵直径半米有余的枯树被大风刮倒,砸断10千伏电线杆。”
   险情就是命令。侯志江立即组织抢修人员赶往水西门南二巷事故现场,干枯树木从树干处折断砸在10千伏水西1号线32支线架空线上,低压电线杆受线路拉力齐根断裂,勉强靠一旁的围墙苦苦支撑,摇摇欲坠的架空线路对地距离已不足3米。
   10千伏水西1#线为水西门社区周边1000余户居民供热加压站提供电力供应和保障,同时承担着水西门街600余户居民生活用电,用户多为老年人和学生家庭,一旦发生断线倒杆故障,不仅影响附近居民,也会威及路人安全。
   查明故障,立即抢修。太原供电公司杏花岭供电服务中心主任胡彬赶到现场,与抢修人员制定了抢修方案:锯断枯树,拔掉废杆,更换电缆。但抢修面临两难问题,全支线停电,方便操作,危险系数低,抢修人员便于作业,但停电面积过大,影响用户过多,对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带电作业,存在一定风险,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但停电面积小,抢修效率高。在两难的情况下,经过充分论证,胡彬决定申请配电运检室带电作业中心配合,实施带电作业,减小停电范围,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用电。
   18时,由太原供电公司杏花岭供电服务中心、配电运检室带电作业中心组成的20人抢修队成立。一路由杏花岭供电服务中心负责,敷设电缆,为居民提供可靠保障。另一路由配电运检室带电作业中心负责,带电实施抢修作业,快速修复受损线路。
   极端恶劣的寒潮天气,没有挡住抢修人员迫切恢复供电的热情。大家合理分工,有效指挥,折断的枯树在油锯的轰鸣声中一段段分离,断裂的电线杆随着吊车的举升被拔除,40余米的电缆沿着墙根通向居民家中。
   直到24时,经过7个小时的连续作战,10千伏水西1号线最终恢复正常供电。
  
  山间巡检 直到恢复正常
  
   “110千伏石庙梁变电站负荷突然增长,感觉有些不太对。”1月7日9时40分,运城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丁保凯发现异常后,随即决定与同事闫泽斌对该变电站进行特殊巡视。
   110千伏石庙梁变电站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山区乡镇——下化乡,海拔约 900米,主要担负着该乡9个村居民及6个企业的用电负荷。途中约有25分钟的山路虽为柏油路,但山路蜿蜒且艰险。路的一边是用铁格网罩住的大小不一的怪石,另一边则是深度不一的沟壑。
   10时30分,二人来到110千伏石庙梁变电站。零下18摄氏度的天气,加之山上特有的凛冽山风,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连连打颤。戴好安全帽,查完台负荷显示后,又开启他们以往的“不放过一个设备,不遗漏一个部件”的巡检模式。
   在进行大负荷设备的测温时,丁保凯将测温仪带子套在脖子上,一个节点一个节点进行测量。闫泽斌则负责记录工作,担心寒冷的天气影响笔的使用,出门前带了3支笔。
   发热!2号电容组的一个隔离开关的接线板发热!
   149摄氏度!
   拍照,留存图片,直至测温工作结束。
   汇报调度,进行停电。
   而后,丁保凯很快进行完缺陷登记的同时,闫泽斌也麻利地完成了倒闸操作票的填写,开启录音笔,监护复诵,后台拉开断路器,现场带绝缘手套,规范完成了一起停电工作。
   12时28分,他们的巡检及各项维护工作结束,下山回基地。一如往常,又非往常……
  
  连夜完成紧急消缺工作
  
   1月6日22时,晋城市凤翔小区内电力抢修车、绝缘斗臂车的灯光在深夜显得格外明亮,地面抢修人员手持红外测温仪,高空人员全副武装,紧急而有序地展开消缺工作。
   过往的市民经打听得知,这是一次带电作业,7名抢修人员已经在零下14摄氏度的寒风中连续消缺了近3个小时。
   原来,当天19时10分,一通急促的电话打破了值班室的沉静。“是电力公司吗?凤翔小区附近一电线杆正在打火,还伴有‘吱吱’的声音。”
   “您好,麻烦您说一下确切位置,我们的人马上就到。”
   晋城供电公司城区供电中心接到消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中心相关负责人随即通知运维班、带电班班长王相宾、王长清及相关人员赶往现场。
   经红外测温发现,缺陷系10千伏南黄线(591—532)C相并钩线夹严重发热,造成架空线路与电缆连接部位放电打火。由于“霸王级”寒潮来袭,晚间用电负荷激增,若因此造成线路跳闸,短时间内将会直接影响沿线2000余户居民晚间正常用电。
   对此,供电抢修人员兵分三路,一路赶往10千伏黄花街开关站,对10千伏黄花街开关站I段母线进线10千伏上黄线(572—531)进行合环操作,转接带10千伏南黄线(591—532)解环后的全部负荷,确保沿线居民停电“零感知”;一路开展带电消缺,近距离精准查找缺陷,对相关的线路、设备进行抢修更换;一路沿10千伏南黄线(591—532)进行红外测温巡视,切实做到线路隐患排查不留死角。
   绝缘斗臂车驶至带电消缺作业现场,王长清、杨勇迅速对线路进行近距离测温,更换并钩线夹,绝缘包封。他们全神贯注地作业,完全忘记了此刻零下14摄氏度的严寒天气。
   1月7日0时10分,10千伏黄花街开关站再次合环,10千伏南黄线(591—532)合闸送电。
   半小时后,再次红外测温,一切正常。“10千伏南黄线(591—532)C相温度为零下8摄氏度,A、B相零下10摄氏度,线路测温一切正常。”工作人员李聪汇报说。就这样,经过5个小时的紧急消缺工作,大家在寒夜里圆满完成。
  
  -22℃连续抢修近12小时
  
   1月5日是农历节气 “小寒”,老人们讲,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果然,晋中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最低气温要下降8摄氏度左右。
   19时51分,突然一条“城北线速断跳闸了”的信息,在晋中供电公司城区供电中心安全生产微信群里弹出。晋中供电公司城区供电中心高压运维班张宏杰得到消息后,立即集结班组人员分组查找,发现城北线故障原因是5号安宁分支箱进线侧A相电缆头击穿。据了解,万达供热公司近期一台锅炉损坏未工作,当天气温骤降,居民大都使用空调采暖,负荷强力拉升,导致电缆头故障。
   对此,城区供电中心应急抢修领导组立即部署,兵分两路,一路对具备负荷倒接的客户实施负荷切改。夜晚天气寒冷,居民急需用电,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恢复供电立即准备送电方案。另外一路对故障区间的线路设备进行抢修更换。新建线与城北线属于手拉手线路,经计算,新建线满足倒送条件,城北线6号环网柜及之后负荷可以切至新建线。
   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21时07分,成功隔离故障区间。在滴水成冰,呵气成霜的夜晚,经过运维人连续排查抢修,将故障点设备安装后,进行分段试送。
   城北线担负着16个台区,沿线3571客户的正常供电。虽然气温低至零下22摄氏度,但依然阻挡不了运维人维护线路的决心。在城北线故障区域的隐患排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一老旧小区开关柜内部有潮气凝露结冰隐患,对此,运维组成员立即进行处理,随后又进行逐一送电。1月6日7时36分,城北线全线恢复供电。
   近1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值班人员及时告知客户工作进展、停电原因及预计恢复供电时间,赢得了广大客户的理解与支持。
  
  相关新闻
  
  负荷创历史新高山西多举措保电力可靠供应
  
  本报记者 徐俊斌 通讯员 李云亮
  
   2021年伊始,大风极寒天气再次来袭,山西全省气温骤降,保暖、保供、新能源大发三大考验重叠。据国网山西电力调控中心数据显示,1月6日18时25分,直调用电负荷达3645万千瓦 (历史最高3520万千瓦)、省网用电负荷达3821万千瓦(历史最高3698万千瓦),全省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突破3800万千瓦,同比增长19.8%。
   据了解,为促进能源结构转型,达成碳中和承诺,山西去年12月投产85座451万新能源场站,日前新能源出力创出1768万千瓦新高。面对供需紧张与新能源消纳交替出现的复杂形势,国网山西电力超前谋划、周密部署,主动迎战大考。一是源网协同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协同政府、发电企业提高电煤库存70万吨,确保全省除坑口以外电厂库存不低于7天,满足火电大负荷持续运行条件。二是密切关注新能源发电情况,研究局部微气候、极寒低温对新能源发电的影响,提高新能源预测准确度,精准掌握电力平衡。三是超前安排保暖保供工作,坚决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有关工作要求,要求省调火电厂应开尽开,督导各火电厂加强机组运维,提前消缺,做好防寒、防冻措施,保证在线机组健康稳定运行。四是发挥电网枢纽作用,集结省内发电能力,全力支持京津唐、华东电网用电,特高压雁淮直流首次680万满额送出,全省单日外送电量超5亿千瓦时,有力发挥大电网优化资源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