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3月19日
【创新教育新路径】

作业成产品 课堂到现场

  新学期伊始,深圳中学新校区内,高二年级学生成立的电气工程社团在校园里摆起了摊,售卖社员们自行研制生产的蓝牙音箱,短短几天卖出了25台。
   在“创新之都”深圳,自己动手做出作品交作业,已经成了很多中学生的日常。如今,深圳中学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并打开校门借力外部资源创建多个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体验中心,探索出一条创新教育的新路径。
   深圳中学通用技术教师何柳婷入职的第一个学期,就在给高一年级开设的《产品设计创意初体验》选修课中,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可供盲人使用的电热水壶”。“从产品定位、用户研究到最终呈现,每一步都不能打折扣。这一项作业,就占课程学分的70%。”何柳婷说。
   学生李翀说,这项作业并不轻松,涵盖了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整个流程。虽然难度不小,但李翀小组的成果还是令何柳婷惊喜:轻型杠杆设计帮助识别水是否装满、会自动报警的感应器防止壶口蒸汽烫伤手……
   这门课程的实践,是该校深入探索课程改革、让创新教育“从虚拟走向实景”的一个缩影。创新教育不能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再通过设计制作产品来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圳中学创新活动中心主任朱峰说。
   通过创新模式,深圳中学构建了多元课程体系。课程融入了大量实践式、体验式内容,学校提供教室、设备,还安排导师跟进指导。学习过程中,需要独立动手或组队合作的实践作业常常占到课程学分的30%—40%以上。
   “创新教育本身就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说,对创新实践的重视,和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相统一,“拔尖创新人才所必备的许多重要素质,是在基础教育时期培养和发展出来的。我们应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机制和模式,建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并与高等教育接轨的培养链条。”
   创新离不开合作与交流。朱华伟介绍,深圳中学挖掘多方资源,与国内高校、企业共建了19个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体验中心,涉及数学、物理、生物、天文、能源、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依托这些校外资源和合作平台,开设了十几门创新类选修课程,并为10余个科技创新类社团提供了多元的活动平台。2020年,学校开发了“深中—腾讯AI课程”,让学生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成为年度最“热”课程。
   去年11月,深圳中学实验体系生物教师尤佳带领10多名学生走进了深圳高交会。“这些经历对学生来说,能让他们不断强化开放精神,真切体会到交流和互动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了解学科前沿最新变化,不断充电的过程。”尤佳说。 据《人民日报》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