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4月09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红色印记·当年青春

李毓棠 团组织的先驱统一战线的表率

  李毓棠是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共太原小组(山西共产主义小组)的第一批成员和创始人之一,曾在晋、陕、冀从事兵运工作。历任青年团太原地委经济部主任、地委书记、中共太原小组组长和太原党支部宣传委员、团中央巡视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太原中学(今太原市第五中学)校长,中苏友好协会太原支会副会长,政协太原市第一、二届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学生运动的先驱
  
   李毓棠,又名李叔荫、李叔应,字艾亭,1900年6月23日出生于山西忻县 (今忻州市忻府区)王家庄一户地主家庭,由于不满封建家庭的束缚,1918年考入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7月毕业后,又考入山西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在省立一中学习期间,与进步学生王振翼、贺昌、张叔平等共同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毓棠与省城各大中学校学生举行罢课示威游行,“聚集2000余人至省议会开会,手执白旗,大书:人心不死,男儿救国等字样”。“分莅各繁盛市街空阔场所,宣讲时局现状,期于激发人民救国热诚”。在运动中,李毓棠聆听了高君宇关于五四运动经过的报告,之后又参加了高君宇在省立一中组织的进步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座谈,积极参与组建太原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小组。
   在高君宇的指导下,1921年5月1日,李毓棠与王振翼、贺昌、贺凯等10多名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学生,在省立一中成立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他积极倡导并参加团组织的一切活动,与王振翼、贺昌等多方筹措资金,开办了晋华书社。10月,他与贺昌、刘廷英等21位进步学生发起成立了省立一中青年学会,创办了《青年》半月刊、青年团书室及平民小学,不仅免费接纳一中附近贫寒家庭子女在此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团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大都在此举行。
   1922年春,李毓棠又配合贺昌对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进行了组织整顿,成立了团的执行委员会。6月下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青年团太原地委、太原团地委)成立,李毓棠当选为团地委委员。11月7日,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5周年之际,李毓棠出席在文庙三立阁省公立图书馆举行的纪念大会,并与数位与会者登台发表了对中俄两国外交的看法,阐述了十月革命对于中国革命的借鉴价值。12月3日,李毓棠与贺昌等联络省城各进步团体发起成立了太原中俄国民友善会,进一步推动十月革命成功经验在本地区的传播。由于工作出色,在12月24日团地委换届选举时,李毓棠获得连任,担任经济主任,负责领导青年运动。
   1923年3月,贺昌离晋赴京接任团中央经济部主任后,李毓棠随即主持太原团地委工作,并当选为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于8月中旬赴南京参会路过北京时,经高君宇、王振翼介绍由团转党(候补期半年)。团的二大结束后,李毓棠返回太原,于9月16日主持召开全体团员会议,传达了全国大会的精神,改选了团地委新一届执委会,他被公推为委员长(书记),并决定将团地委下设的7个团小组统一改称团支部。9月30日,李毓棠致函团中央,报告了此次改选情况,并对现有的41名团员情况一一作了简要介绍,还特别对直属于团地委的专门从事秘密工作和赴忻县开辟工作的2名团员作了说明,同时对汾阳团支部的归属问题提出请示。之后,李毓棠多次向团中央写信报告太原地方团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使团中央及时掌握山西的组织状况,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青年运动的历史研究资料。
  
  工人运动的先锋
  
   1922年5月1日,是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一周年的日子。李毓棠与贺昌等青年团骨干成员编辑印发了《五一特刊》。发刊的宗旨指出:“本团刊此,一为庆祝世界无产阶级的胜利,一为唤醒内地无产阶级的同胞,一为庆祝本团一周年纪念。”准备“从这个痛苦和吉祥的日子——五一起,与太原无产阶级亲密接近,一同计划作战!”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实在是资本制度社会自然的结果,什么强力都不能止住的”,无产阶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创造新社会。“无产阶级握了政权,那时,全世界才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这一檄文,如同惊雷一股,唤醒了太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并以此为标志,开始了有组织的罢工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
   五一过后,王振翼由粤返晋,在传达两会精神的同时,发动领导了太原大国民印刷厂工人的罢工斗争,李毓棠、贺昌给予了全力协助和配合。然而,由于经验不足,罢工宣告失败。但此次罢工开创了太原乃至山西工人运动的先河,同时,为全省的工人运动发展壮大提供了历史借鉴。
   在接下来组织太原制革工人开展罢工斗争时,团地委指导工人先行成立了制革厂工会,由工会出面与资方展开斗争。六七月间,制革厂工会首次组织全厂工人举行罢工,由于厂工会没有经验,使得罢工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使一名最为活跃的工人领袖被厂方开除。团地委随即派李毓棠、贺昌等同该厂工会领袖一起研究对策,经过充分酝酿和宣传发动,9月初,厂工会在团地委的指导下,再次组织工人举行罢工,提出了开除欺压工人的监工工头等斗争口号。附近工厂工人立即进行声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声势,最后迫使厂方开除了7名监工头,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
   经过两次罢工斗争的锻炼与考验,毛寿恩、王廷弼等一批优秀的制革工人被吸收加入团组织,其中毛寿恩还被选举为团地委执行委员。在团地委第二届执委会讨论分工时,李毓棠被委以经济部主任,专门负责工人运动,还与贺昌等组织太原正太铁路工人参加了正太铁路总工会全路为期10多天的总同盟罢工斗争,并取得了全胜。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 “二七”大罢工遭军阀吴佩孚镇压,造成“二七惨案”,阎锡山也派军警对太原铁路工人的声援行动进行阻挠和镇压,部分工人被打伤,正太铁路总工会太原区分会办公场所被查封,贺昌被迫离晋赴京。李毓棠接替贺昌主持团的工作,9月正式担任团地委委员长后,相继恢复和建立了部分行业工会。李毓棠除直接负责有300多名工人参加的正太铁路太原分工会外,还具体负责培养5名优秀青年铁路工人入团事宜。
   为纪念辛亥革命12周年,10月10日,李毓棠主持团地委以太原民权运动大同盟的名义,组织有200多名各界群众参加的纪念活动,痛斥军阀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的反动行径。10月15日,他又发动青年团员,联络各界举行反对曹锟贿选窃位的示威运动,在省城产生了极大反响,因而遭到山西军阀阎锡山的严查。一时间,“晋局紧张”,团组织的“一切行动很不自由”,李毓棠与曹汝谦双双被校方开除学籍,处于“行止不定”的状态。
   鉴于此,李毓棠致函团中央,请求批准提前改选太原团地委执委会。在得到团中央批复后,10月29日,李毓棠主持召开团地委全体大会进行改选。会后,李毓棠在向团中央汇报改选结果时,反映了自己在晋“万难安身”,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窘境,表示如有可能,他愿意到中共中央创办的上海大学学习深造。后经团中央批准,他担任团中央巡视员,负责山西与河北石家庄等地方团和工运工作,经常往返于石家庄、阳泉、榆次、太原等城市。
  
  党的领导骨干
  
   1924年5月底,高君宇与贺昌先后由北京和江西返晋,共同负责创建山西(太原)地方党组织。他们与李毓棠等组织超龄团员转党资格审查委员会,对超龄团员及团地委领导骨干进行认真考察后,介绍潘恩溥、张叔平、侯士敏3位超龄团员及张堉麟由团转党,并成立了中共太原小组,李毓棠被推举为党小组长。
   1925年2月,改太原党小组为中共太原支部。鉴于李毓棠仍需继续承担团中央的巡视工作,支部大会遂选举张叔平任支部干事会书记,傅懋恭(彭真)任组织委员,纪廷梓任宣传委员。
   之后不久,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李毓棠在配合党支部和团地委对太原各界声援行动予以指导的同时,前往石家庄巡视青运工作,对当地团组织近况及声援五卅运动情形进行调查和指导,根据在太原开展工运工作的经验,协助张廷琮、袁子贞等,对当地工人运动状况进行了考察。最后将巡视情况及时报告团中央,向中央建议在当地设立工人补习学校等,以加强对青年工人运动的领导。返晋后,李毓棠接任党支部宣传委员职务,同时参与太原市民为英日惨杀上海学生案后援会(简称太原市民沪案后援会)的领导工作。
   五卅反帝运动后,随着大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国共合作需要大量干部从事国民革命。共产国际决定帮助中国国共两党解决国民革命所面临的干部匮乏问题,在莫斯科沃尔洪卡大街16号创办一所孙中山中国劳动者大学(简称莫斯科中山大学)。李毓棠与潘恩溥、王占京3位中共党团员及侯鸿业、赵仲荣、张秀兰 (女)3位国民党员代表山西,于11月底到达莫斯科中山大学,系统学习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革命运动史、俄国革命史、东西方革命运动史、列宁主义、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工人运动、经济地理、军事学等革命理论,研究了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民族与殖民地问题、中国社会发展等问题,听取了工产国际、联共(布)中央总书记斯大林以及联共(布)高级干部所作的关于共产主义教育、革命的宣传工作、中国革命的未来等重要报告,还接受了基本军事思想与技能的教育,实地观察和研究了大炮、步枪、机枪、手榴弹、榴弹炮等各种武器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定期到莫斯科的军事院校或兵营参观考察,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
  
  国民革命的干将
  
   上海“四一二”和武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国民革命遭到失败。李毓棠、王占京等于1927年8月被提前召回国内。李毓棠被中共党组织介绍到国民革命军开展兵运工作,先在西安和陕北,后随徐永昌的国民军第三军到河北井陉驻防。期间,他一直与山西党组织保持联系,并担任国民三军中共秘密党组织负责人(一说同时担任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委员)。
   此时,阎锡山公开投靠蒋介石,开始通缉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逮捕了中共山西地方党组织的重要干部王瀛及其妻子朱志翰(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党支部书记),10月11日下令枪杀了王瀛以及准备营救其出狱的两名工人党员。11月15日,李毓棠与戎子桐、王世益(时青)、崔锄人等出席了由临时省委代理书记王鸿钧在井陉贾林镇主持召开的中共山西临时省委秘密会议。会议决定适时予以反击,并作出了筹备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和成立太原、阳泉两个市委及恢复晋城特委等6项重要决议。
   1928年1月1日,部分党员趁国民党山西省党部要人在太原新华舞台举行新年联欢晚会之际,组织实施反击行动,结果引起阎锡山当局的镇压和通缉,李毓棠利用自己的身份,巧妙安排遭到通缉的共产党员、印刷工人领袖王世益及省立国民师范党员关广荃等到井陉躲避。接到召开临时省委扩大会议通知后,3人冒雪于2月11日晚赶到霍州城外北顶庙,参加在此举行的中共山西省委扩大会议。作为与会人员中资历最老的党员,李毓棠对临时省委个别负责人双十节组织工人暴动和新华舞台事件等“左”倾盲动行为给太原以及全省党的工作带来的被动局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认真批评。3月上旬,省、市委同时遭到破坏,太原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李毓棠在无法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只得于5月间“潜匿”原籍。
   由于党内出现叛徒,1929年1月,李毓棠在忻县家中被捕。押回太原受审时,他仅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始终不肯“交代”自己的“同党”,严守了党的秘密。判刑后,他被关押于太原山西省第一监狱。狱中,他积极参加“政治犯”的绝食斗争。1931年春,刑满出狱后,他在街头偶遇贺昌,希望其帮助接上组织关系,分配革命工作。贺昌允诺次日将安排接头人与之晤谈。不巧,贺昌的行踪被特务发觉,不得不迅速离晋,接头之事随即搁浅。李毓棠就此产生了“失去了组织信任”的错觉,离开太原,回到了忻县,担任了奇村镇国民小学教师,并更名为李叔荫,从此脱离了党组织。
   脱离党组织后,李毓棠仍十分关注党的事业,拥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特别是1937年11月3日忻县沦陷后,他积极参加抗日工作,先后担任国共合作的忻县抗日游击县政府督学、科长、河曲第二战区游击第6支队(保安第21团)政治部干事、陕西秋林第二战区军官补习学校教官、吉县克难坡第二战区总参议室上校参事等职。然而,阎锡山当局对其始终心存芥蒂,一直未予重用。1943年10月后,李毓棠便主动要求到复校于隰县的太原进山中学任教,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校迁回太原。
  
  统一战线的表率
  
   1949年4月24日,太原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政山西。中共太原市委考虑到李毓棠的特殊经历,邀其作为教育界的代表,连续4届参加了全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简称市各代会)和两届市人民代表大会。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宣告正式成立后不久,他又被聘为出席山西省第一、二届各代会的代表,太原市委还邀其担任中苏友好协会太原分会副会长。1950年4月又安排其担任太原中学校长职务,以期团结和带领广大知识分子为党和人民政府努力工作。在太原市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李毓棠被推选和任命为太原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秘书长。之后,又担任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山西分会委员和太原市分会副主任、中苏友好协会太原市分会副理事长、太原市教育工会委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初期,李毓棠团结和带领广大知识分子踊跃认购政府建设公债。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他更是积极主动捐款捐物,支援前线。1951年3月,作为华北地区赴朝鲜前线慰问团山西代表小组组长,他随团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每到一处,他都会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为志愿军指战员介绍国内开展拥军优属和为志愿军捐钱捐物的盛况,热情鼓励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保持光荣,发扬光荣”,多打胜仗,为国争光。
   回到太原后,因受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壮举和英雄事迹的感染,李毓棠主动要求赴江西参加土地改革工作,随即作为工作组副组长,赴江西乐安县航桥乡参加土改工作。在为期72天的土改工作实践中,他与农民群众同吃一锅饭、同抽一袋烟、共饮一碗水,在工作中紧紧依靠农民协会开展工作,从群众中汲取了许多智慧和力量,基本掌握了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
   通过土改工作团的实践锻炼与考验,李毓棠对党的土地政策和农民运动有了切身的体会。正如他在总结两个多月土改工作经历时中所说的:“土改是一场系统的剧烈的阶级斗争,从访贫问苦到庆祝翻身,每个阶段都有斗争,都有教育,对农民的思想发动步步起着极大的作用。这一套完整的政策与战略,是党在农村中多年奋斗的总结。”
   为进一步发挥李毓棠在知识分子中和统一战线方面的作用,经中共太原市委提名推荐,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他为市人大代表,政协太原市第一、二届委员会选举他担任市政协副主席。在任期间,他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和人民政协的统一战线优势,积极谏言献策,注意发现社会问题,经常收集人民群众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党和政府反馈。 由于体弱多病,1960年6月21日,李毓棠在太原病逝,享年60岁。其骨灰被安放在太原双塔革命烈士陵园。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