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4月15日
稳粮保供

重点抓住耕地种子“两个要害”

  本报记者 孟绍毅
  
   “全省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5亿公斤以上,去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今年的省委1号文件对稳产保供作了全面部署,近期省政府又召开了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进行具体安排,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在粮食生产上,重点是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4月14日,省农业农村厅新闻发言人、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张软斌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据介绍,从今年的情况看,春季气候条件相对有利,小麦长势良好,春播粮食面积呈增长趋势,粮食生产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一季度,全省生猪出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今年稳粮保供有了较好的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省将在保数量、提质量上下功夫。保数量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牢守好5757万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顺序,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统筹利用好撂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提质量上,重点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目前,全省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仅占耕地面积的28.3%,达到旱涝保收的不到10%。今年全省将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80万亩,到年底总量可达1900万亩,占到耕地面积的1/3,农业的生产条件将会明显改善。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我省是农业种质资源大省,现存农作物种质资源189种、7万多份,杂粮就有近4万份,居全国首位。旱地小麦育种和谷子育种水平居全国前列。下一步,重点从“保”“育”一体、“建”“管”结合入手,打好种业翻身仗。“保”就是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完成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为优良品种选育打好基础。“育”就是加快前沿育种技术研究,开展“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玉米和杂粮新品种。“建”就是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县和区域性特色品种繁育基地建设,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种子企业。“管”就是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争 “十四五”时期,把我省建成北方种业研发和供应基地。
   “在抓好‘两个要害’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性保险等政策,对前20名产粮大县予以奖补;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省农业农村厅已将今年粮食面积、产量分解到市,各市也向省政府递交了粮食生产责任书,目前我们正在推动各市把任务落实到县到村到田。”张软斌说。
   此外,在生猪生产上,突出抓好能繁母猪、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大县和一批重点项目。落实好已出台的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以及生猪生产用地、环评、保险、贷款等扶持政策,对生猪调出大县前5名进行奖补,充分调动发展生猪生产积极性。

37.36 (KHTML, l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