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5月27日

用音乐讲述乡情满满都是黎城味儿

  新青年档案:
  
   杨赛楠,1996年出生于山西黎城。2011年离开家乡上艺校开始学习音乐知识,2014年考入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荣获第三届山西省校园艺术大赛三等奖。2015年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2016年服役期间,成立“青春乐队”,担任乐队队长,还担任团部“荣誉室”解说员。2017年的春节期间,代表营部参加团部组织的歌咏比赛,荣获一等奖。2019年9月考入晋中学院音乐系继续深造,同年开始创作音乐作品。2020年励志谱写家乡黎城的文化故事,同年参加2020年春运志愿服务,担任榆次站队长。参加山西省第七届“校园星光大道”比赛,获亚军。
   至今创作歌曲二十余首。其中作品有:《布老虎》《晋中学院的晚上》《黎愁》《黎城姑娘》《晋院情》《回望》《携笔从戎进军营》等。
  
  本报记者 郭丽菲
  
   “小时候常在姥姥门前玩耍,她缝着布老虎,我托着下巴。黎侯布虎陪我从小长大,一针一线都藏满家乡的牵挂……”手抱吉他,悠悠地弹唱着这首自己创作的《布老虎》,杨赛楠的思绪又飘回到童年的家乡。
   25岁的杨赛楠出生在长治市黎城县西井镇。10年前,他离开家乡外出求学。10年来,虽身在异乡,他的心却一刻也未曾离开家乡。他用自己擅长的音乐,创作出许多富有浓郁思乡情结的歌曲。《布老虎》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
  
  外出求学寻梦音乐
  
    打儿时起,杨赛楠受父亲的影响,就开始喜欢音乐。每听到喜欢的歌曲,他就会跟着学、跟着跳,还把歌词抄写下来。
   2011年,15岁的杨赛楠为了音乐梦想,离开家乡去艺校学习。三年后,他顺利考入了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期间,他曾荣获第三届山西省校园艺术大赛三等奖。
   “2015年,听到征兵的消息后,我遵循自己的内心,去了火热的军营。”在部队,杨赛楠开始蜕变,不断磨炼自己,在连队担任文体骨干,还成立了“青春乐队”,担任乐队队长。
   服役期间,正赶上全军征集《陆军之歌》,杨赛楠凭借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创作了一首《陆军之歌》,被连队推送到营部,再推送到团部。在部队的推荐下,又从师部最终推送到军区。
   两年后退役复学,杨赛楠组织退役复读大学生,创作了《特殊的旅途》微电影。经过军营的历练,杨赛楠深刻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毅然参加了专升本考试。2019年9月,他如愿考入晋中学院,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继续深造。
  
  家乡故事 灵感来源
  
    复学后的一天,杨赛楠偶然间在宿舍与舍友谈起布老虎鞋子。“我很骄傲地告诉大家我的姥姥就是一名布老虎技艺的传承人,并且给大家讲了姥姥制作布老虎故事。”这是杨赛楠第一次在别人面前“炫耀”家乡文化,也是他第一次因家乡文化而感到骄傲。
   2020年春节过后,因新冠肺炎疫情学校放假。长时间待在家里,杨赛楠有了创作歌曲的冲动。于是,他与学校几位专业老师沟通后,通过网络,与几名小伙伴共同创作了歌曲《同是中国娃》。歌曲传播开后,广受好评,给了杨赛楠继续创作的信心。
   “我一直在想自己应该写什么,半个月过去仍然没有找到创作方向。”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杨赛楠收到姥姥送给他的属相挂件,是一个漂亮的老鼠造型香包。每年春节,杨赛楠的姥姥都会制作不同的手工艺品送给儿孙们。这种来自长辈的爱和祝福,延续了20多年。
   杨赛楠欣赏着手里的香包,眼眶渐渐湿润了。他又翻找出近几年姥姥送给他的各种挂件、香包、手工艺品,每件作品上的一针一线都缝进了姥姥的希望与爱。杨赛楠的眼前浮现出20年前熟悉的场景,大院门口,姥姥和几名老奶奶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一起缝着布老虎,杨赛楠喜欢坐在姥姥身边托着下巴,看她们手中的布老虎渐渐显现了轮廓,有了生气,放佛活了一般。
   长大后,杨赛楠才知道黎侯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姥姥这些人,将传统手工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我突然找到了创作灵感,就写姥姥,就写布老虎。”杨赛楠顿时兴奋起来。
  
  音乐传递 家乡情怀
  
    “刚开始,我对家乡文化了解并不多。在创作过程中,我查找了很多关于黎城传统文化的资料,听当地老人、手艺人、文艺家们讲述黎城历史和文化故事。”《布老虎》是杨赛楠第一首写家乡文化的歌曲。从姥姥20年坚守黎城传统文化的角度,他写下了黎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相传的过程,“如今姥姥的眼睛老花了,却还在缝布老虎。如今,传承家乡文化的重担落在我们身上。父母让我们出去学习文化知识,就应当毕业返乡,把学到的知识和青年的力量贡献给家乡、反哺家乡。”想到这些,杨赛楠在歌中写道:“不会忘记姥姥常对我讲的话,独立勇敢像老虎行走天涯,待我学业有成一定返乡回家,守护姥姥、守护传统文化……”
   《布老虎》这首歌曲发布后,当地很多人纷纷转发。“大家联系到我,讲述了更多的黎城故事,让我对家乡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杨赛楠说。
  
  传承文化 宣传家乡
  
    随着了解的深入,杨赛楠越发觉得家乡文化底蕴的深厚。他立志要用自己所学、用音乐抒发乡情,写尽黎城故事,写尽黎城文化。
   然而,一番豪情很快被现实击得粉碎。他首先尝试写了两首关于黎城历史故事的短歌《冯奉世》和《耒邑》,但是听众寥寥无几。他不得不反思,开始改变创作方向和思路。
   随着不断学习,《黎城姑娘》成型后,杨赛楠试着用民谣的形式,写下关于黎城的故事。同时,他一边了解学习黎城文化,听老人讲民间故事,查找太行山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一边写着民谣类的黎城故事歌曲。这期间,他创作了《风口勇士》,“黎城的山,东大门的关,无数的勇士风口站,守护着关,着白衫,胆敢侵犯吾,太行山……”他用黎城地方戏曲做引子,通过深情讲述的方式,为守卫各个关卡的“抗疫”勇士们致敬。
   “我写出的歌首先会给我的父亲听。父亲算是我的第一个听众,他可以真实地反馈听到这首歌曲的感受。通过改进,然后再发给我的朋友、同学听。”杨赛楠说,起初,他的歌曲,只有二十几个人听。
   随着《黎城话 想想》的出现,杨赛楠的歌曲逐渐被家乡父老所接受和认可,他也因此接触到一批黎城民间艺术家。从他们身上,杨赛楠加快了对黎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2020年岁末,在第七届高校校园星光大道大赛上,杨赛楠凭借一曲《布老虎》一举夺得亚军。在之后的几天里,他的歌曲《布老虎》在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杨赛楠,这个90后音乐创作人开始被人们关注,他之前创作的其他歌曲也开始被人关注传播开来。“我计划用十年时间,收集黎城文化知识,为家乡写更多歌曲。”如今,杨赛楠已为家乡黎城写了9首歌,接下来,他想把歌曲创作与小视频创作结合起来,通过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家乡文化,宣传家乡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