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7月26日

流失近百年 “最美微笑”绽放天龙山

  本报记者 陈晓凌 文/图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同时也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追索回归天龙山石窟的珍贵流失文物。
   千余年之前,天龙山以精美的石刻艺术和鲜明的地域风格闻名于世,见证了中华文明谱系中石窟艺术的巅峰。近百年前,天龙山遭外人觊觎、历经中国石窟寺史上最为惨烈的劫掠。山河破碎,佛首四散、珍宝蒙尘,是民族之痛,而今,佛首含笑而归,奏响了中华民族走向强盛、迈向复兴的盛世强音。
  
  民众翘首以盼
  
    2021年农历春节除夕夜,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亮相央视春晚,佛面含笑,震撼人心,全球华人的目光聚焦天龙山,山西人民更是翘首以盼,期待国宝“回家”。
   此次回归的佛首,长33.7厘米,宽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公斤。记者在天龙山石窟馆看到,佛首作为“复兴路上 国宝归来——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特展”的核心展品亮相。佛首肉髻低平,脸庞圆润,双目微闭,嘴唇微抿,笑意含蓄,雕刻技术娴熟、表现手法细腻、时代特征鲜明,具备北朝晚期至隋初的显著特征,是极其珍贵的石刻艺术精品。
   据了解,天龙山石窟开凿于东魏、北齐、隋唐时期(公元534年-720年),形成25座洞窟、500余尊造像,第八窟是天龙山唯一的隋代石窟,其别具一格的窟龛形制和造像风格代表着隋代石窟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
   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山中商会的指使下,太原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超过240尊雕像被盗,几乎所有造像头部甚至造像全身被盗运至境外,现收藏于日本、欧美博物馆以及私人手中。其破坏程度在中国石窟寺中最为惨烈。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天龙山石窟博物馆馆长于灏,在天龙山博物馆工作已有24年,每当看到天龙山石窟被破坏的造像,总是心疼不已。于灏渴望着流失的造像能回归故里,身首合一。当佛首亮相春晚的那一刻,看到微微含笑的佛首,于灏的眼泪瞬间就流下来了。7月19日,当佛首交入天龙山,于灏说:“我凝望着它,仿佛见到了久别的至亲之人。”
  
  坎坷“回家”之路
  
   佛首能回到中国,源自一场海外的拍卖会。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简称“拍卖行”)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在历史上流失的文物。经组织鉴定研究,判断应属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隋代)。
   于是,国家文物局立刻启动追索机制,确定“叫停拍卖、争取回归”的工作目标,10月15日致函拍卖行,要求终止与该佛首相关的拍卖和宣传展示活动,予以撤拍。10月16日,拍卖行积极配合,作出撤拍决定,终止有关宣传。国家文物局与拍卖行董事长张荣(旅日华侨,浙江杭州人)取得联系,鼓励促成文物回归。
   10月31日,张荣与日籍文物持有人谈判完成洽购。经国家文物局充分沟通,张荣决定将佛首捐献给中国政府。11月17日,我国驻日使馆举办文物移交仪式,张荣将持有的天龙山石窟佛首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移交使馆保管。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鲁迅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在我国驻日使馆、北京海关的全力支持下,取得日本文化厅文物出境许可,于12月12日12时,将佛首安全运抵北京,当日点交入库,佛首重回祖国怀抱。
   百年峥嵘,百年聚散。佛首含笑而归,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古老民族历经坎坷、百折不挠,向着复兴奋勇前行的勃勃雄姿,更是国力昌盛、实现伟大飞跃的生动剪影。
  
  里程碑式的意义
  
    “捐赠佛首,在我的人生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7月24日,在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上,佛首捐赠人、旅日华侨张荣说。“至少我做了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让与身体分离近百年的佛首,回到了祖国,回到了他的故土。”
   佛首的“回家”之旅,离不开捐赠人张荣的守护。张荣坦言,佛首回归过程不易,时间紧迫但非常圆满。“当我看到佛首呈现舞台的那一幕时,内心非常激动,一股民族自豪感及荣誉感油然而生。我们的祖国原来已如此强大。”春晚后,张荣收到上千条祝福信息。
   这几年,他陆陆续续从日本送了多件文物“回家”。对于此次捐赠获得的30万元奖励,张荣表示,他将全部捐献给国家,“让流失文物回家,需要多方努力,我希望民间的收藏者可以和我一起行动起来,让更多祖国瑰宝回到故乡!”
   张荣希望,这次捐赠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文物的回流事业上来。
   “这背后,看似是几个月的追索,其实是专家学者长期努力的结果。”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邓超在回归仪式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对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都是按照《1970年公约》《1995年公约》进行的,“比如《1970年公约》,只在1970年后有效,对于追索此前流失的文物,像佛首这样在一九二几年丢失的文物不具有效力。尽管如此,我国依然不放弃追索佛首。佛首的回归,为追索1970年以前流失的文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让更多文物“回家”
  
   佛首已回归,为何不与佛身合一?对此,于灏向记者解释,回归佛首原本所在的第八窟北壁紧靠崖体,崖体裂隙比较严重,佛首如果放置原位将很难避免受到风化,因此,佛首将在博物馆内保存,并永久展出。
   当天,“复兴路上 国宝归来——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特展”开展,于灏介绍,天龙山景区专门划出了950平方米的展区,对佛首进行重点展示,公众不仅可以近距离一睹佛首容颜,并且,为了展现石窟风采,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工作人员采用3D打印技术,按1∶1的比例复原了第八窟北壁、西壁、东壁的石塑。综合运用珍贵文物、历史图片、数字复原、3D打印石窟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讲述天龙山石窟文物流失与回归历程,展现流失文物调查研究、考古发掘、修复保护最新成果。
   此外,从2014年起,历时7年,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合作,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11个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让流失文物与原始环境全方位虚拟合体。
   “据不完全统计,有240件文物流失海外,找到有确切下落的157件,它们分别分布在11个国家和31座博物馆。”于灏说,“下一步,我们会在网站上开设专栏,征集流失文物信息,让更多文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