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9月07日
共青团阅览室·在党旗指引下的山西共青团(六十六)

山西青年团踊跃支援解放战争③

  1949年,晋绥青委对晋绥解放区的青年运动做过一个很好的总结,这个总结可以代表整个山西解放区青年运动对解放战争的作用和贡献。
   经过土改运动后,青年运动已经有了更广阔、更深厚、更坚强的基础。凭借此基础,才能够顺利建立了和正在建立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土改初期,即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先后在兴县、临县、离石、河曲、五寨等地,进行试办建团工作,如郝家坡、瓦塘、夏营、大武等村镇的青年团,即是在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由此证明,广大青年在土改运动之后,提高了觉悟,政治要求也十分迫切。特别是先进青年积极要求组织起来,对青年团是十分欢迎的。团试办成功后,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即于1948年5月4日发出指示,各地推广建团。当时,晋绥团员青年已达10000余人,团支部有300余个,这些分布在工厂农村、机关、学校的团员们在建团筹委会的领导下,已成为团结广大青年群众的核心,在支援战争、生产、文教、整党及其他各项工作中都表现积极。
   由于土改后广大群众解决了土地问题,全体农民都翻了身,同时普遍提高了青年的觉悟,使得建立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为了青年的核心,因此在开展青年运动中广大青年情绪高涨。
   在工人中涌现出大批模范青年工人,团成为一面进步向上的旗帜。师徒关系改进了,青年、成年工人更加团结了,许多成年工人甚至老年工人也不甘落后而急起直追。
   至于在参军运动中,工人们更是掀起了参军热潮,如边区纺织二厂的工人们在读了参军动员令之后,明白了工人阶级对人民解放事业的领导作用,当即有79人报名参军,其中很多是青年工人。由于工业对支援前线起到很大作用,不能停工,所以仅批准了14人光荣走上前线。
   在农村中,青年们对参军参战同样表现积极。以临县为例,当地成立了2200人的新兵团,其中青年就占了68%。许多团员都与共产党员一起主动报名参加人民解放军,影响和带动了许多青年、成年自动报名。新兵团在集训期间,青年们即组织了青年队,加强了学习,对活跃连队生活起了很大作用。训练还未结束,全体新战士即向军区首长上书,要求立即开赴前线。
   在离石三区参军运动中,7天内就有90名青年报名。王家窑村的王高奎报名后,他的妻子冯候香连夜为他缝制新衣,忙着为入伍做准备。她对王高奎说:“你放心吧,上前线好好打仗,家中有我照料。”离石大武镇的团员刘勇前不仅自报参军,还动员其他团员参军。他本人的名字就是在参军前夜改的,表示了杀敌的决心。至于许多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报名的动人故事,更是举不胜举。
  据《山西青年运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