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9月24日

阳泉希望工程助200名困境学子圆梦大学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尚观宇
  
   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帮助下,阳泉今年有200名困境学子圆了大学梦。
   据悉,2021年阳泉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于今年7月启动,累计筹措社会公益资金85万余元,同时争取到省资助名额61个,帮助200名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大一新生圆梦大学。
   阳泉团市委采用“互联网+公益”“青字号+公益”“爱心企业+公益”“社会组织+公益”四种模式,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创新筹款模式,拓宽募资渠道,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一起做好事”的希望工程生态圈。
   阳泉团市委充分运用团属新媒体平台,联合《阳泉日报》等媒体,线上发出捐资助学倡议;启用“腾讯公益·一起捐”“扫码捐”,100余名爱心人士参与线上募捐;广泛发动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联委员等“青字号”力量,中建、消防、电信、气象等行业系统青年踊跃参与筹款;深入对接企业开展募捐,得到了秀林教育、盛世园艺、正茂耐材等一大批爱心企业的慷慨捐赠,特别是争取到中大(天津)集团有限公司50万元捐款,也是今年阳泉希望工程收到的最大一笔数额的捐款;积极联合社会组织、公益团体开展众筹捐资,今年再次通过阳泉市义工联合会募集助学金10万元。
   阳泉团市委坚持“资助+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希望工程项目品牌化、规范化、持久化运行。严把资助对象入口关、审核关、资料关,建立学校、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区)、市、省六级联审机制,组成调查组开展入户调查,并邀请爱心人士、新闻媒体等进行抽查,最终确定资助名单,并由捐方自愿挑选,形成了 “善款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
   及时与扶贫办、教育、工会、民政等部门沟通对接,对资助对象的信息进行比对筛选,既避免了重复资助,又扩大了受助群体的覆盖面。
   与以往的集中发放仪式不同,今年开展分批次、小范围的助学金发放仪式,这样更便于受助方与捐方开展深入交流、增进感情。同时,通过建立微信群、结对子,进一步加强受助方与捐方的沟通联络。
   阳泉团市委依托《圆梦手册》落实“一人一档”,建立受助学生白名单,在寒暑假社会实践、见习培训等方面给予帮助;发放《青年诚信手册》,对受助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现实表现和需求,提供后续支持。

职工清风正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