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10月26日

网络“种草”退潮后Z世代为何热衷“拔草”?

  曾经,“种草”无处不在,万物皆可“种”;如今,“拔草”蔚然成风,直击假宣传。如今,Z世代逐渐热衷于看“拔草笔记”,不再从消费中寻求认同感,而是逐渐回归商品本身。
   然而,记者观察到,“拔草笔记”有时也暗藏套路。
  
  名词解释
  
    种草
   注:种草比较常见的用法是动词,是指“宣传某种商品的优异品质以诱人购买”的行为。
   拔草
   注:拔草就是把心痒痒的购买欲给”拔”除了。一般是发现之前种草的东西并没有现象中好,或者囊中羞涩。
  
  现象 “拔草笔记”蔚然成风Z世代的消费观转向理性
  
    记者在某知名社交平台观察到,诸如“必坑指南”“这些雷品千万别买”“拔草!主播带你看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别!”等这类笔记在网络上大火。“拔草笔记”中,博主用直白的语言、真挚的语气,以及真实的测评,介绍自己买的雷品,“拔草”范围从化妆护肤品到服装再到科技产品,可谓全方位覆盖。
   “我也不怕得罪某大牌!”科技博主通过用手机和单反同一时间的拍摄对比,坦率地告诉网友该款单反容易虚焦。“这款粉底液假白,涂在脸上像刷墙!”化妆博主通过10小时粉底液持妆,用最真实的效果展现粉底液的上妆效果,提醒网友千万不要购买。
   为何“拔草笔记”如此大火?曾几何时,“种草”经济通过博主的圈层营销方式,让不少网友深陷其中。然而,随着“种草”笔记不再真实可信,Z世代从通过消费寻求归属感,转而回到商品本身。“在上过几次当后,我看透了 ‘种草笔记’背后的套路。我发现‘种草’可能是商业推广。”“00后”大学生婷婷介绍道,经过一轮错误“种草”后,她总结了经验,“精致的生活应该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丰富多彩的业余爱好,而不是买所谓的‘精致女生必备单品’来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
   相比于“种草笔记”为商品赋予更多的意义、给生活增加更多仪式感,“拔草笔记”显得较为真实和客观。“以前看‘种草笔记’,总是会被精致生活等标题吸引。经常会受‘种草笔记’的安利,不由自主地买些使用率不高的产品。现在通过看‘拔草笔记’,消费前会多进行比较,购物更理性了。”关注了10多位“拔草”博主的林同学告诉记者。
  
  发现 “拔草”暗藏消费新套路 以“拔草”之名吸引流量后带货
  
    美妆博主去掉滤镜和美颜,时尚博主直面肚子上的赘肉,科技博主直接开箱做数码测评……然而,“拔草笔记”真的毫无套路吗?记者观察数位测评博主后,观察到当博主通过“拔草笔记”完成最初粉丝的“原始积累”后,所谓的产品红黑榜或者产品测评榜不再完全客观公正,而是暗藏产品推广,趋向流量变现。
   如今,“拔草笔记”可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一位百万粉丝的生活区博主向记者坦言:“虽然大部分博主接推广时会明确告知是商业推广,但也不排除少部分博主会将产品推广融入客观测评中,巧妙地进行产品推广。‘拔草笔记’固然吸引粉丝,然而平台根据播放量发放的奖励并不多。全职博主如果纯粹‘为爱发电’会很难,因此他们会选择接商品推广。”在这位生活区博主看来,企业之所以希望将广告植入产品红黑榜、测评排序榜,是因为这类视频相对客观真实,因此播放量相对较高,同时播放量转换为购买的概率也更高。
   博主还遇到过客观测评商品、发布“拔草笔记”后,会收到某企业“沟通”的合作请求。一位美妆区视频博主回忆道,她曾在视频中“吐槽”某化妆品品牌,视频发布一周后她就收到该品牌方的合作请求,希望她再出一期产品测评挽回影响。“通常粉丝量多的博主都会拒绝这样的合作,但是据我所知,这家企业后来找到一些粉丝量在30万左右的中小博主进行产品安利。”
  
  专家说法 体现了Z世代逐渐理性消费的趋势
  
    为何Z世代热衷于“拔草笔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姚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Z世代具有追求个性化、擅长自我表达和不盲从的特点,因此当发现“种草笔记”难辨真假时,他们会进行独立思考,回归商品的本质。从最初赋予产品更多生活意义和仪式感,转而更追求商品用途,回归产品,更加理性消费。
   当谈及“拔草笔记”为何比“种草笔记”更容易吸引人购买产品时,姚琦认为,可以从“双面说服”这个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双面说服指的是当先指出某个事物缺点,再补充说优点,往往更容易说服别人。这与“拔草笔记”更容易让人买产品的原理类似,当先说某类产品缺点,再推荐某款产品时,这样令人感觉博主更为客观公正,从而降低消费者防备,拉近博主和网友的心理距离,购买博主推荐的产品。
  
  有关部门 政府部门和网络平台开始采取整治措施
  
    网络绝非法外之地,2016年9月1日,《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正式出台。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林琴向记者表示,根据《办法》第三条规定,网络博主通过网站、网页等互联网媒介,以文字、图片、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都应该遵守上述“办法”。
   依据该“办法”,互联网广告发布者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同时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
   此外,在工信部、网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下,第三方平台不断加强审核和筛选博主发布的内容。多个网络平台从平台规则、品牌合作规则以及用户监督等多个层面出台内容治理措施。包括根据广告违规词限制,对化妆品、保健品、食品类商品的内容描述展开全面清查,升级技术手段,严惩数据造假、虚假笔记。
  
  记者手记 违心推广终会自伤羽翼
  
    当“拔草”成为网红新经济时,平台方和博主应当各司其职。博主与社交平台方好比是水与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平台吸引和集聚越来越多的博主,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这自然是好事。然而当平台方疏忽对博主的管理,松懈对“拔草”刷单的审核,不仅让用户利益受损,最终也会影响社交平台环境,降低社交平台活跃度。
   博主接商业推广,选择“恰饭”,本身无可厚非。然而,当他们被商业裹挟时,选择 “恰烂饭”,故意在所谓“产品测评排序榜”中隐藏广告,不仅失去了为网友分享好物的本心,而且最终只会失了人心,自伤羽翼。
   网络博主的 “长红密码”,写于自己发布的优质内容,源于对粉丝的真诚和真心。与此同时,网络平台方也应当加大审查力度,担负起严格审查和筛选的职责。 据《青年报》

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