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11月04日
陶寺文物首次大规模走出山西

立体再现煌煌都邑多维展示陶寺文化

  本报记者 王丽娟
  
   距今4300多年前,表里山河,沃野千里。在中原、河套、海岱、江汉、甘青、江浙等区域文化的互动碰撞下,陶寺人在这里夯土建都、敬授民时、阡陌交通、合和万国,初现王权礼制及早期国家的基本面貌。
   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探索中一个关键支点性都邑遗址,是考古探索、推动“尧舜禹传说时代”成为信史的关键遗址。历时半年布展施工,11月3日,“巍巍如天——陶寺遗址考古成果精华展”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这是陶寺遗址考古成果的首次大规模展览,也是陶寺文物首次大规模走出山西。
   本次考古成果精华展以“巍巍如天”为展陈主题,布展面积950平方米,共分为“盘龙现世”“煌煌都邑”“礼制甫成”“遗产传承”四个单元展区,展出陶寺遗址出土的精美彩绘陶器、玉器等文物约100件,其中,重点文物除了彩绘陶龙盘之外,还有陶鼓、鼍鼓、石磬等珍贵文物约20件。
   本次展览时间为2021年11月3日至2022年2月20日。
  
  表里山河 龙盘现世
  
    1978年,陶寺遗址开始发掘,大墓M3016龙盘现世,引起全国关注。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由此揭开了一座都城的“面纱”,震惊世界。这里是最早的“礼仪之城”——尧之都城。如今,仍有许多文化遗产经几千年传承延用至今。
   在整个展览的第一单元中,分为 “表里河山 厚重晋南”和“龙盘现世 文脉延绵”两部分内容。本单元重点展示珍贵文物彩绘陶龙盘。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展出的4件龙盘大小基本相同,一般盘口直径35-40厘米、盘底直径12-15厘米、高在7-12厘米之间。仔细观察陶龙盘上的龙,会发现以下特点:均是蟠龙,盘曲如蛇。身体上有鳞状斑纹,似鳄。有的头部两侧方形似耳,蛇无耳,三角形头,又非蛇。长颌,有的带锯齿状牙齿。口衔枝状物。
   其实,这些龙形象最大的特点是现实中不存的多种灵兽的组合体,这正是“龙”的最大特点。陶寺龙是真正意义上的“龙”的雏形,是与夏、商、周及后世龙最有直接渊源关系的龙形象。
  
  煌煌都邑 王级大墓
  
    在陶寺400多万平方米的遗址中,有一块面积至少280万平方米的城址。城址内东北部是宫城和宫殿群所在的核心区,宫城西南近处为下层贵族居住区,宫城南部近处是仓储区。城址南部偏东是早期墓地所在,墓地再往南单独围出一个“刀把”形的小城,作为特殊的宗教祭祀区,内发现有著名的“观象台”遗迹和陶寺中期的墓地。城址西南部为手工业作坊区,西北为普通居民居住区。
   第二个单元的 “煌煌都邑”,分为 “都邑城址”“宫室制度”“王级大墓”“文化分布”四个部分,通过一个大型地图沙盘来讲述陶寺遗址中所发现的古代都城。其中,“王级大墓”是一个亮点,这里通过大墓折射出4000多年前的王权国家。
   陶寺遗址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历史,被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经历了兴起、繁盛和衰落的演变过程。在陶寺文化早期,陶寺人兴建了13万平方米的宫城,但是整个都城聚落缺乏明确的形态概念,城市规划还不够成熟。到了陶寺文化中期,陶寺人在宫城之外建造了规模庞大的外郭城,形成了宫城—外郭城的双城制格局。城址内手工业作坊区、窖穴仓储区、礼制性建筑井然有序,构成了完备的都城功能区划,陶寺文化的都城制度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到了陶寺文化晚期,可能由于灾害、战争、外族入侵等原因,陶寺城市逐渐走向衰落。
   1978年至1985年春季,考古队在面积4万平方米的墓地中发掘了1309座墓葬,这些墓葬“聚族而葬”,“成排成列”布局,并明显分为大、中、小,出现了阶级分化。其中,6座大型墓为王墓,大墓一般长3米上下、宽2米左右,出土大量随葬品。2002年,发掘了陶寺文化中期的大墓M22,出土随葬品72件(套)。
  
  汉字雏形 观象授时
  
    黄帝史官仓颉,自古以来都被视为汉字的创造者,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曾提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现代汉字确证可追溯的最早源头为商代的甲骨文,然而在陶寺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具有汉字雏形的文字,这对探明汉字起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陶寺遗址的朱书扁壶,上面有红色颜料书写的两个字,字有笔锋,似为毛笔类器具书写。其中一个为“文”字,另外一个字,学界有“尧”“命”“邑”等多种解释。朱书文字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判定“尧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单元主要分为 “文字初现”“器以载礼”“礼制建筑”“观象授时”四个部分。其中“观象授时”结合多媒体手段详细介绍了陶寺观象台。
   陶寺观象台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精密天文观测遗迹,代表了陶寺时期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观象台遗址为直径约60米的半圆形建筑基址,面积1740平方米。以观测点为圆心,由北向南呈扇状排列着13个土坑,即原有夯土柱。经模拟观测验证,通过土柱间缝隙向东观测塔儿山日出,可以确定时令、节气,安排农耕,具备授时功能,印证了史籍有关帝尧 “敬授人时”记载的真实性,也为“尧都”的确认提供了有力证据。
  
  千年都城 帝尧遗产
  
    在最后一个单元,展览分为“文献尧史”“考古实证”“民俗传说”“后世纪念”四个部分,多维度地将陶寺文化立体呈现在观众面前。本单元广泛搜集了大量临汾地区与帝尧有关的材料,同时与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相互比对。其目的在于从空间和时间上,证明了临汾地区就是数千年前帝尧的都城和主要活动区域。此外,还收集呈现了一些山西以外省市地区与尧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
   距今4300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临汾盆地诞生了熠熠生辉的陶唐古国,规模宏大、经济发达、政治超前、文化繁荣。跨越千年,回望大都,无论朝代如何风云变幻,陶唐古国所留下的宝贵财富,都已成为中华文明始终存续的文化基因。
   遥想当年,在那个万邦林立的早期中国,极富智慧的陶寺人耕作生产,筑邑建邦,务实创新,合和万邦。数百年后,中原夏、商、周三代王朝,在陶寺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完善、传承、发展,以更加成熟的政治理念和世界观,使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独树一帜,博大精深,绵延至今。

;q=0.8,en;q=0.7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