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11月05日
沿着英雄足迹·游山西百条红色线路

革命老区临汾处处可见英雄战斗印记

  本报记者 田璐
  
   临汾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作为革命老区、晋西南和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区域和腹地,这里是一片神奇且充满热血的土地,这里也孕育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近年来,围绕重要的革命遗址,临汾深度挖掘县域红色旅游资源,结合曲沃、襄汾、古县等地大量的革命遗迹,为美丽新农村描绘出了“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画卷,打造了连片的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如今,植根于临汾本土的红色资源,既有效地激发了游客的参观热情,也很好地对外宣传推介了临汾。
  
  石桥堡村红色教育基地 大量历史资料再现英雄形象
  
    临汾市曲沃县石桥堡村,一个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在抗战时期的名气却不小。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共曲沃特委、中共曲沃地下县委先后在这里成立,领导了曲沃及晋南地区的抗敌斗争。
   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石桥堡村担负着护送党的干部、运送战备物资、传递重要情报的重任,成为晋南各县通往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联络总站。
   近年来,曲沃县依托石桥堡村独具的革命历史资源,通过寻访历史见证人、收集历史实物、整理革命史料,充分挖掘党性教育资源,使尘封的历史、先烈的英雄形象再现和鲜活起来。
   一到村口,红色的大门楼便映入眼帘,“永远跟党走”群像、“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示范村”等大字很是抢眼。穿过门楼,拾阶而上,一座观音庙浮现眼前。这座小庙位于该村的制高点,是当年中共曲沃县委民兵的瞭望哨,在这里可以直接看到曲沃县城,民兵们能够及时掌握敌人动向,便于决死队和游击队展开行动。
   作为通往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联络总站,石桥堡村如今仍保留有长5公里左右的地道。地道高不足两米、宽不足一米,仅容情报员匍匐前行。在当时手挖铁刨的年代,如此大的工程体现了石桥堡村民同仇敌忾、共斗顽敌的士气和决心。
   如今,石桥堡古城门、石桥堡地道、石桥堡瞭望哨、革命壁画等,已经成为当地红色旅游的新地标。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使石桥堡村先后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示范村、临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临汾市党史教育基地、曲沃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襄汾县抗日战争胜利陈列馆 七旬老人收藏上万件红色藏品
  
    临汾市襄汾县是在1954年由襄陵、汾城两县合并而成的,东有塔儿山,西有吕梁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占领河东地区,就等于控制了同蒲铁路和太风公路;占领塔儿山,就等于控制了襄陵周边多个县的大片地盘。因此,抗日战争时期,襄陵、汾城是敌我双方争夺的要地。
   抗战时期,襄汾是中共乡吉特委成立地、八路军独立游击支队驻扎地,也是山西新军政卫二支队成立地。众多红色文化遗存,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丁陶儿女为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
   在襄汾县敬德西街,抗日战争胜利陈列馆就坐落于此。该馆是红色交流会的重要聚集地、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承办地、传播襄汾红色基因的枢纽地、了解襄汾文化发展的窗口。
   “以抗日县长纪锦章、胡西安为首组建的襄陵、汾城抗日游击支队和以姚登山为首组建的塔儿山游击队,与日军激战百余次,屡建奇功,打响了鸡鸣山伏击战、薛村围歼战、张礼奇袭战等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今年71岁的梁茂祥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红色收藏家,从2003年至今,他不仅收集整理出了129位襄汾籍抗日先烈的事迹,还收藏了布告、报刊、器械、信件等1万余件红色藏品,并自费创办了襄汾县抗日战争胜利陈列馆。
   2015年,陈列馆开馆,分设“铭记历史”“岁月有证”“民族脊梁”“日军罪行”等部分,一批批党政干部、学生、烈士后代、社会团体等纷纷到此瞻仰参观、开展教育活动,参观人数已达百万人次。如今,陈列馆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梁茂祥也被授予“中国好人”“山西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
  
  枕头抗战纪念馆 临汾抗日根据地所在地
  
    吕梁南麓,姑射山间,尧都境内,坐落着一个古老美丽的村落——枕头村。高高耸立于村中的宝和塔,俯瞰着青山碧水染就的群山土垣和古朴的村落阡陌。但真正让枕头村名冠三晋的,却是这里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在那个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年代,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西省第六专署,临汾县抗日政府曾在这里驻扎,从而成为临汾抗日根据地。
   无数抗日英雄英勇杀敌,献出了宝贵生命,抗日县长李从文和抗日英雄小姐妹李福俏、李福秀正是当地无数革命先烈中的杰出代表。据烈士雕像碑文记载,李从文,原名李安心,1916年出生于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3月,他任临汾县抗日政府县长,创建了枕头抗日根据地,被誉为“人民的好县长”。1940年在“晋西事变”中,他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抗日英雄李福俏、李福秀为同胞姐妹,尧都区泊庄村人。1938年,她们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临汾县抗日干校第三期培训。1938年,她们英勇牺牲,姐姐年仅16岁,妹妹才13岁。
   在枕头村文化广场,西侧和北侧分别是李从文和李福俏、李福秀的半身塑像。该馆现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临汾市尧都区党性教育基地、临汾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当地政府还对枕头村抗战地道进行了修复,中段辟有抗日县政府临时办公场所。
   除了发展红色旅游,枕头村还打造了云陵文化公园、云岭寺、云岭山生态区、燕尔河水库景区等文化旅游景观,着力将该村打造成集村史、德孝、红色、农耕、励志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圣地。
  
  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贾寨旧址 老一辈革命家多次在此开展工作
  
    抗战时期,古县是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陈赓等多次在这里开展工作、指挥战斗。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贾寨村见证了太岳军分区开辟、发展、巩固、战斗的历程。
   位于贾寨村的太岳区第一军分区旧址,存有8处院落,该革命遗址均为清代晚期砖木结构建筑。2019年,旧址主体修复工程全部竣工,成为当地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红色遗址;2020年,该处被评为青少年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和古县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今年,该处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此外,当地还建有贾寨村烈士陵园,安置着在村后方医院牺牲的数十名烈士的遗骨。
   如今,来到贾寨村红色驻地旧址,处处可见先辈生活和战斗过的印记。当地政府还将实施贾寨美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打造太岳红色文化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