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12月08日
永不消逝的激情岁月——100件(组)实物中的共青团史(二) 本报联合中央团校中国青年运动史料研究中心和“触摸团史”微信公众号主办

半个多世纪前的“抠图”作品

中央团校 李明龙/文
  读图时代,“快餐文化”时代。“抠图”是用电脑或手机进行图像信息处理的基本功之一,使用的软件日益简单化快捷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Photoshop或其他软件时,印刷制版及照片后期处理中,“抠图”操作是含金量较高的技术活儿,非普通人所能够掌握。
   因为工作需要,笔者过去常去印刷厂,无意间见证了铅印时代的兴衰,拥抱了胶印时代的到来,熟悉了传统报刊图书封面及内页配图的“抠图”过程。那时,主要是靠手工,靠工人师傅的个人技术。
   如果制版工人师傅手艺一般或粗心大意,后续印制环节,即使机器再好、技术再高,印出来的产品,总有种图文与整体画面不相融合、别别扭扭的感觉。
   笔者翻出一张老奖状,发现画面人物和花卉皆是早期“抠图”作品。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合成”痕迹较重。
   这张大幅奖状,是共青团山西省委为表彰 “积极参加山西青年报的通讯、阅读、发行工作,并作出优异成绩”者所颁发的,时代大背景之一是“全团办报学报用报”,受表彰对象可能是全省各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及相关人士。
   落款处盖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山西省委员会”印章 (直径为4.4厘米)。印文表明,这是1957年5月共青团改名后的新名称,亦为此后启用的新印章(团中央规定,各省市自治区团委的新印章,自1957年6月1日启用),但无具体表彰时间。
   奖状规格为8开,所用纸张为60克,有点儿单薄,少见的胶版印刷。印制质量在今天看来,可能是“一般般”,但在那个年代用“精美”“精致”来形容绝非溢美之词。“奖”字及“全团办报学报用报”拼音字母为专色金墨,“奖”字拼音字母为金墨套印,版式设计中的三处配图,均是明显的“抠图”:
   一是左上角的一对超大月季花,艳丽、喜庆、热烈。
   二是下方的人物组合,前后两排人物透视比例关系,处理得不太协调,尤其是后排右端有3位人物明显高大于前排,中间两排与左右人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处理得也不太和谐。
   三是底端背景花卉图案,从中间看,出血版整图是由同一照片左右重复非对称拼接的,且左低右高,与上方人像的有机融合尚欠火候,形成“层次感”。
   先从奖状下方众多背景人物中寻找线索和答案。
   “工农商学兵”,共有23位读者,奖状“中线”左边12人,右边11人,服装大多属于秋冬装,还能看清报刊名字,有《人民日报》《山西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
   其中有3份《山西青年报》,是两种版式,一种是报头无团徽的(后排左五军人所看),另一种是报头有团徽的(前排左三纺织女工与右二青年工人、右三裹头农村女青年所看)。尽管有些模糊,报头是“毛体”应该无异议。无团徽《山西青年报》和《人民日报》报头字体过大,显然比例有些严重失调。
   《山西青年报》是共青团山西省委的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令《山西青年报》引以自豪的是,1965年7月18日,毛主席为《山西青年报》题写报头,这是全国众多地方青年报中唯一一家。这条题写报头线索,把奖状颁发时间下限落在1965年7月中下旬之前。依照惯例,对年度工作予以总结与表彰,多在本年末或下年初进行。所以,这一时间又将向前提至1964年底或1965年初(多为1月或2月,通常再晚不会迟于一季度)。
   《中国青年》杂志(时为半月刊)的出场,虽说画面有些辨认模糊,但其轮廓极像1960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假如吻合的话,而且拍照时所用《中国青年》杂志是最新一期的,那么拍照时间大约在1960年2月上旬或中旬。照此推理,照片拍好确定版式后,即使第一时间送交印刷厂,厂家立马安排生产,奖状印制出来的时间,估计在2月下旬或3月初。
   此外,利用团徽做标识这一线索,可将时间上限锁定于1959年5月4日团徽标识公布之后。经查阅史料,《山西青年报》是1959年5月团徽诞生当月,即在报头处开始使用团徽图案(位于报名左端,偶尔因刊登特殊内容未放团徽),这也是当时各级各类团刊团报积极落实团中央团徽规定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人物照片大约拍摄于1960年2月上旬或中旬。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