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12月29日

大同10所“希望小屋”全部高标准落成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李娜
  
   近日,大同团市委副书记何伟与大同市小小公益协会相关负责人前往阳高县大白登农业中学举行捐赠仪式并座谈,这标志着年内大同市7个县区的10所“希望小屋”全部落地建成。
   “希望小屋”公益项目的谋划开展,是大同团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共青团职责任务,以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青少年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完成的又一项重点任务。工作开展以来,大同 团市委围绕整体任务,强化上下协作,充分整合资源,按照“试点先行探索、整体组织谋划、跟进推动落实、服务持续保障”的流程,有序推进“希望小屋”在全市各县(区)的落地,成为大同共青团精准服务青少年需求、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全面统筹“一张图”
  
   大同团市委在前期建成一家试点“希望小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检验成效,经多次讨论和研究,逐步完善了推进思路。
   确立目标,细化任务。大同团市委将文件要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确立了2021年在大同市县(区)新建9所“希望小屋”的工作目标,经过充分讨论研究,最终决定给予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各2个中学名额,云冈区、左云县、阳高县各1个中学名额,并由具体部门负责同志督促推进。
   对接资源,沟通协调。经多方联系,大同团市委对接到大同市小小公益协会共同启动“希望小屋”公益项目,双方对实施项目的流程、分工、要求等进行了讨论,并最终确定在团市委协调组织下,小小公益协会参与到小屋的规划、设计、物品配备中,并在建成后每校认领一名困难学生,配套提供关爱服务。
   完善计划,上下协作。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坚持大同团市委统一领导,县(区)团委积极配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基层团组织对“希望小屋”建设工作加强重视,围绕任务落实做好对接、协调、统筹和沟通工作,掌握好小屋建设的全局情况,并及时总结反馈,解决工作难题,推进工作落实。
  
  协调落实“一盘棋”
  
   按照“希望小屋”建设总体规划,大同团市委联合小小公益协会全面铺开了建设工作。
   围绕要点,摸底申报。立足关心关爱困难儿童的建设宗旨,督促各县(区)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困难学生较多、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备等情况的中学作为“希望小屋”建设选址,并在该校选择1名品学兼优但家境困难的儿童作为帮扶认领对象。相关情况汇总上报后,由团市委审核确认名单。
   实地审查,了解情况。大同团市委联合小小公益协会深入县(区)对初选学校和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对接县(区)团组织、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状况、学生情况、配备需求等进行核实评估,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掌握准,并进一步向学校传达“希望小屋”的重要意义,达成为更多困难儿童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为其成长助力的共识。
   依据标准,按需配置。按照省青基会对“希望小屋”建设的规定,结合各学校现有教室的实际需求,由小小公益协会为每个“希望小屋”捐助至少1套电脑及可供远程授课的视频设备,部分科普美术、体育、音乐等专有设备,图书、书架、书桌、益智棋类、心理设施等设备,充实了“希望小屋”配置,满足了孩子们学习娱乐的需求。
  
  兜好持续保障“一张网”
  
   “希望小屋”的建设不是一时之兴,小屋建成后,兜好服务保障的底,持续跟进关爱帮扶,才能真正发挥好“希望小屋”效用,为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创造必要条件。
   立足阵地,开展关爱服务。大同市团组织在充分认识“希望小屋”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立足共青团主责主业,在落实任务中把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心理帮扶、学业指导等关心关爱服务向小屋延伸,多措并举帮助更多困难儿童实现从“环境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
   明确要求,有序跟进回访。按照总体规划,自2022年开始,大同团市委将联合小小公益协会对各 “希望小屋”进行每2周一回访,围绕小屋建设扩充、提升使用频率、帮扶关爱学生等开展活动,并要求各县(区)团委随时掌握好小屋运行状况和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及时总结反馈;
   扩大宣传,回应社会关切。对“希望小屋”相关活动内容和典型案例,全市各级团组织通过运用多种媒体扩大宣传引导,激发公众参与热情,鼓励更多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到帮助农村孩子提升学习环境、养成良好习惯、丰富精神生活、服务健康成长中,全面营造关心关爱困难儿童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大同团市委联合社会公益组织,总出资13万元在全市建成了10个“希望小屋”,他们分布在7个县(区)的中小学中,为越来越多的困难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心舒适的学习成长环境。“希望小屋”正逐渐成为他们长远发展道路上的心灵之“屋”。

With=XMLHttpReq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