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1月14日
山西医科大学团委

引领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本报记者 陈彤
  
   2021年,山西医科大学团委在该校党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旗所指、团旗所向”,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高扬思想政治主旋律,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改革攻坚、大力推进从严治团,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积极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持续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全面提升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全面构筑团员青年精神支柱
  
    山西医科大学团委书记张利宏告诉《山西青年报》记者,一年来,校团委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境遇,充分认识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对标改革新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带领全团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贯通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激发广大青年维护核心、追随核心、捍卫核心的自觉,真正成为党执政的坚实后备力量和群众基础。
   在绽放“战疫”青春方面,山西医科大学团委充分运用疫情防控鲜活教材,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2021年1月份,校团委积极响应团省委、省学联《勠力同心 青春“战疫”》的行动倡议,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组织动员各院系广大共青团员、团干部主动向其居住社区(村)报到,先后共有1770名学生深入一线、走进社区、深入楼宇、驻守村头,参与到家乡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协助开展防疫宣传、病毒消杀、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物资派发等工作,充分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疫情防控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青春防线。
   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方面,为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校团委在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中广泛开展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宣传教育等。
   该校团委在2021年持续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阶段培养与长期培养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原则,青马学员通过认真听取报告、积极参加活动、主动承担任务等形式,潜心学习、刻苦钻研、躬身实践,在思想理论水平上有了新提高,在了解国情、民情上有了新收获,在综合素质能力上有了新拓展。
   2021年,山西医科大学团委还不断增强团员意识,提升整体素质,开展了两期团课培训,在传统培训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组织各院系以集中讲授、知识竞赛、征文活动、互动讨论、参观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并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专业、系统的党史专题培训,增强了团校培训的专业性、示范性。
  
  以特色校园文化为引领 不断提升团员青年文化素养
  
    2021年,山西医科大学团委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精心营造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氛围,沉淀校园文化内核,广泛动员青年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人格塑造、情感熏陶和行为养成,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保持身心健康,在实践中自觉弘扬文明新风,展现青春活力,努力探索建立团学工作文化育人体系。
   在品牌活动方面,山西医科大学团委开展了社团文化活动月、“乐舞盛宴”文艺晚会、“医学生杯”“文明杯”足球赛、“振兴山医杯”篮球赛、博“疫”新气象排球赛、“井上添花”井盖涂鸦等传统品牌文化活动。
   在建党百年之际,该校团委承办了学校“永远跟党走 奋斗新征程”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晚会,在广大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强烈的爱党、爱国、爱校之情。
   在美育工作方面,2021年,山西医科大学学生艺术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以繁荣校园文化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积极参加各级文艺活动,为建设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做出了贡献。其中,在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合唱《我爱你中国》、舞蹈《天使之梦》、美育案例《宁养(临终关怀)服务项目案例》和《来自星星的你——服务自闭症儿童案列》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三等奖,实现了学校历史上国赛奖项“零”的突破。
   山西医科大学团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通过公开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与山西超星数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山西医科大学美育鉴赏微服务平台”服务购置合同等。
   在百年办学实践中,山西医科大学团委还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赋予医德以新的内涵,更新医德教育理念,改革医德教育模式,培养出一批批“赵雪芳式”的人民好医生和健康守护者。
   其中,山西医科大学与省话剧院合作排演的话剧《赵雪芳》作为该校“新医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生动实践,经过近一年的排练,话剧《赵雪芳》学生版于2021年11月2日至7日,在学校大学生剧场正式演出六场,2021级3000多名新生通过现场观看的方式,深刻感受和体验了赵雪芳的无私奉献精神,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种以艺术的表达方式,用“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事”育“身边人”,充分表达了该校新医德教育的目标指向和方法指引,使广大学子在参演、观演的学习中深刻体会领悟了新医德的内涵,让雪芳精神在山医学子中代代传承。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重点 持续提高团员青年实践能力
  
    一年来,山西医科大学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传统优势,在团员青年中继续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业能力,在创新、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抱负。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将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社会实践、学术实践紧密结合,大力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该校团委组织了23支服务队424名志愿服务者奔赴全国3个省市10个地市的20多个区县,开展志愿服务。在传统项目基础上,结合国家和我省相关精神与学校实际情况,围绕党史学习、普通话推广、爱心医疗、乡村振兴、国情观察、健康山西山医行、老年健康调研等主题,深入乡村、社区、街道,尤其是革命老区和偏远地区开展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2021年,山西医科大学团委积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刻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培育创业意识,提升社会化能力。在2021年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该校获得1银2铜,在省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并获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和红色赛道中,该校取得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这是该校参加该项赛事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2021年,山西医科大学团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有16名同学奔赴西部开展志愿服务。12月,山西医科大学团委组织召开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七届志愿服务交流会暨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总结了学校当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并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了表彰,共评选出10名最美志愿者、20名优秀志愿者、5个优秀项目和志愿服务组织。
  以科学规范团建为抓手 切实强化团青自我管理功能
      一年来,山西医科大学团委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健全团组织,强化共青团的管理,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使团组织呈现新的活力,不断巩固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保障共青团服务、引导、教育青年的功能。
   在健全考核考评机制方面,该校团委始终坚持改革总基调,对标对表《关于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若干措施》等文件新要求,在巩固原有改革成果基础上,着力破除思维定式和体制机制藩篱,改进政治教育机制、实践教育机制、组织运行机制,制定并出台了《山西医科大学共青团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推动学校共青团事业和青年工作科学发展,推动改革往深里走、往实处行。
   在基础团务方面,山西医科大学团委为进一步加强该校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起草并出台了《加强共青团员“推优”入党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同时,根据团省委要求,该校还依托智慧团建,完成了2021届毕业生、2021级新生团组织关系接转,完成了“学社衔接”、“升学衔接”、党史学习教育记载工作,开展了团(总)支部“对标定级”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共青团深化改革、从严治团的重要抓手,出台了适合学校实际的实施细则,要求各级团组织严把政治关、纪律关,对拟评定星级的团组织进行全面考察。
   截至2021年12月20日,该校共青团(含附属医院)除已毕业和成立未满6个月的团组织外,应开展定级工作的605个团组织已全部完成对标定级工作。
   对于组织建设,山西医科大学团委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经个人申请、班团支部讨论、院系分团委审核、校团委批准,接收了王浩民等100名同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开展了集中入团仪式。
   2021年,该校学(研)代会如期召开,进一步强化了对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指导,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模式,优化组织结构,缩减校学生会工作人员规模,加强指导,强化培训,提高学生会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提升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和服务同学的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22年,我们要保持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展现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身心投入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中,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早日建成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贡献智慧和青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更加绚丽的青春乐章。”张利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