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3月11日
沿着英雄足迹·游山西百条红色线路

八路军故乡曾建首条军工流水线

  本报记者 田璐
  
   太行老区、八路军的故乡——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所在地,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长乐村战斗遗址、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女干部训练班旧址等诸多红色遗址,经过挖掘整理、保护维修,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旅游,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 窑洞里建起流水线
  
    武乡县地处太行山西侧,山高沟深,煤铁矿藏丰富,不仅是开辟抗日根据地的理想场所,也是发展兵工生产的有利地方。武乡县蟠龙镇石门村、柳沟村,曾是华北抗日救国运动的精神中枢,抗日将领在这里指挥了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和政治、经济、文化斗争。因此,村中建有兵工厂,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曾是抗日军队第一条军工生产流水线的所在地,也是当时生产军工产品最多的一个工厂。当时的兵工厂叫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炸弹所,于1939年秋在武乡县后石板村筹建。起初,炸弹所规模很小,只有两个生产组,月产手榴弹2000枚、地雷300个。
   当时,为了抵抗日军,炸弹所搬到了交通资源条件较好、便于隐蔽的石门村,与第三军分区修械所和三八五旅修械所合并。合并后的炸弹所规模扩大,不但生产手榴弹和地雷,还要修理各种枪支等。后来,又生产燃烧弹、烟幕弹、照明弹、车床等军工机械及工具。
   不仅如此,炸弹所工人还在没有电的情况下,打通窑洞,利用窑洞的自然落差,建成了第一条军工生产流水作业线。
   柳沟村在蟠龙镇东的一条山沟里,这里不仅煤铁矿藏丰富,还有大量易采的耐火土。柳沟兵工厂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在武乡创办的一个著名兵工厂,是手榴弹、地雷、迫击炮等武器装备的重要补给基地,是华北敌后军事工业的一面旗帜。1939年4月,为了加强兵工生产领导,经朱德亲自到厂协商,决定由八路军总部第六科接管鼙山铁厂,改编为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柳沟兵工厂(又称“柳沟铁厂”)。
   如今,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被列入全国12个红色旅游景区和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为武乡县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长乐村战斗遗址 粉碎日军“九路围攻”
  
   位于武乡县东的监漳乡长乐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主力粉碎日军对太行山根据地实行“九路围攻”的主要战场。
   1938年春天,日军调集重兵3万余人,由博爱、邯郸、邢台、石家庄、阳泉、榆次、太谷、沁县、长治分九路,对晋东南地区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妄图在辽县(今左权)、武乡、榆社一带消灭八路军主力,摧毁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4月,日军北犯榆社扑空后,毁弃武乡,向襄垣窜去,八路军129师主力与115师一部以四个团的兵力追歼敌军,并以急袭手段将日军压缩在马家庄、里庄滩至长乐村一带的河谷地区,截为数段,各个击破,歼敌2200余人,取得了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决定性胜利。
   为纪念这一辉煌胜利,当地政府在长乐村战斗遗址建起了雄伟的长乐村战斗纪念碑。每逢节假日,人们常常到这里瞻仰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
  
  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女干部训练班 培养大批妇女干部
  
    武乡县被誉为 “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革命旧址丰富。紧邻八路军总部王家峪的石圪垤村,不仅是八路军的“家属院”,亦是当时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女干部训练班、华北妇女抗日救国运动的中心。2019年,石圪垤村被纳入以八路军总司令部王家峪旧址为核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核心片区。
   石圪垤村妇训班为晋冀豫、晋西北、冀鲁豫等区培养了大批优秀妇女干部,对组织妇女抗战、开辟和创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做好华北敌后妇女工作,1940年,以浦安修(彭德怀夫人)、康克清(朱德夫人)、刘志兰(左权夫人)、卓琳(邓小平夫人)等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女工作委员会,在石圪垤村举办了妇训班。参加培训的主要有来自晋东南、晋西北及晋冀鲁豫的妇女干部。
   根据留存的照片和文字记载,妇训班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基本知识、抗战形势、妇女解放的道理和内容等。
   当时,生活条件艰苦,学员和工作人员自带碗筷和铺盖,借住在老乡家里。闲暇时,妇训班常组织妇女唱歌识字、纺线织布、养鸡喂猪。两期妇训班毕业的学员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层层推动妇女干部工作,在逐步改善其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同时,也为八路军开辟和巩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女干部训练班旧址已成为武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目前,该村依托村内民居,建设太行干部学院、太行少年军校及中国妇女干部培训课堂,利用红色文化旅游,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乡村振兴。
  
  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村旧址 激发民族抗战热情
  
    80多年前,正当抗日战场烽火燎原时,一大批文化名流和文艺界精英来到位于长治市武乡县的下北漳村,他们以纸笔为武器,投入到抗战中。80多年后,修葺一新的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村旧址对外开放,为游客展现了革命文艺教育事业和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历史丰碑。
   武乡县下北漳村,堪称“华北抗战前沿的文化中心”“敌后文化抗战指挥所”,被誉为“太行山红色文化圣地”,这里有中苏文化协会晋东南分会旧址、前方鲁迅艺术学校旧址、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旧址、晋东文化教育界救国总会旧址。
   1940年1月1日,鲁迅艺术学校在下北漳村正式开学。学校受北方局和野战政治部直接领导,李伯钊任校长。校部设校务委员会,下设教务处、总务处(秘书处和训育处)、校刊及丛书编审委员会等机构。教务处及教室设在下北漳村的李克明家。学校设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系,教育方针是“一切为了抗战,一切服从抗战,理论联系实际”。
   鲁迅艺术学校在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里,开办了近3年,为晋冀鲁豫边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七八百名文艺干部,师生们创作出一大批极富民族精神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精彩节目,组织了大量文艺演出和作品展出活动,极大地丰富、活跃了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精神和文化生活,有效地激发了民族抗战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敌后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对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dfb83792dd40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