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3月11日

讲好太原故事 博物馆成青少年“第二课堂”

  本报记者 田璐
  
   “青铜剑柄”“简牍”“玉印”……日前,在太原市博物馆“考古放映厅”展区里,一段《太原悦龙台汉代木椁墓》短视频,让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停下了脚步。
   长期以来,太原市博物馆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结合各类展览、展区,充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作用,让“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形成系列课程,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课程内容前期导入+参与体验+实地参观”模式,并建立了4处宣教活动场所,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为青少年深刻诠释和体验传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系列教育活动项目已入围全省博物馆中小学教育示范项目。
  
  流动博物馆进校园让文物“活”起来
  
   太原市博物馆位于长风商务区中央文化岛,外形以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椭圆倒锥体连接组合而成,以中国红和青铜色为建筑外墙主色调,由法国安德鲁巴黎建筑师事务所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是太原市的文化地标建筑之一。太原市博物馆是太原市唯一一座综合类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主要负责太原地区文物的征集、收藏、修复、研究、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等工作。
   2021年,太原市博物馆以“讲好太原故事,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实践育人”“活动育人”为目标,以青少年学生为受教主体,线上线下开展丰富多样的社教活动,以充分展示太原传统文化和丰富历史资源,更好地发扬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全市青少年更多地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感知历史、热爱文物。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标,太原市博物馆开展了传统节日系列社教活动。其间,举办了“喜迎元旦 新年纳福”、新春特辑:“我们的节日”——太原博物馆与您携手过春节、古风诗词忆清明、五一劳动节|手绘瓷器纹饰·感受传统之美、“六一”儿童节活动“博物馆里的动物园”等活动。活动依托展览内容,以青少年学生为招募主体,通过“展品解读+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让青少年对博物馆藏品及其衍生文化知识获得知识与理解。
   结合太原市博物馆专题展及基本陈列展,举办了瓷器、玉器等鉴赏修复、瓦当雕版拓印等活动及博物馆系列课堂——石头的故事、探索赵卿墓车马坑等。
   以促进文物“活”起来为目标,加强馆校合作,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等活动。一方面,太原市博物馆注重引进来,吸引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开展“博物馆第二课堂”系列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开展“走进锦绣太原 感受华夏文明”主题活动、“暑期小小志愿讲解员”第一期活动,让文物走进校园,使文物“活”起来。
   太原市博物馆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传统博物馆的创造性转化,开展了线上教育活动“重温领袖之言 建设锦绣太原”系列教育活动10讲、“太博云学堂——家风家训大讲堂”系列活动4期、“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系列教育活动10期、瓷器系列教育活动16讲等。其中,“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时间跨度上溯远古下至明清,以“太原城市变迁发展史”为主线,是全面阐释太原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 “锦绣太原城”辉煌历史的大型陈列。展览通过“河流曲绕晋阳城”“黄云画角见并州”“并门雄镇军权重”“太原烽火照中原”“地贵自然芝草出”五个单元,全面展示了“锦绣太原城”2500年的发展历程。
  
  开辟研学精品线路满足校外实践需求
  
   青少年教育一直是博物馆社教活动的“重头戏”。太原市博物馆打破场地限制,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带着文物走进校园,让青少年通过“博物馆之旅”,进一步提升自我修养和实践能力。
   新的一年,太原市博物馆将充分利用文旅、文物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博物馆研学内容,开发一批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和课程。积极会同教育部门和学校,将中小学语文、思想政治等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同时,会同学校组织开展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太原市博物馆还将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以“博物馆夏令营”活动为新探索,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根据博物馆环境、藏品、展览等,综合运用解说导览、实地参观、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积极推进馆校合作共建,加强与各学校的联系,通过签订馆校共建协议、举办馆校互动活动、建立“第二课堂”等方式,优先保证青少年校外实践需求。
   太原市博物馆作为省会城市博物馆,将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面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更加成熟定型,让“博物馆+”研学线路更加完善,不断彰显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