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3月29日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团委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刚

用青春之火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青春微记录:
  
   王刚 男,1995年出生,河南漯河人,中共党员。2020年11月就职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团委。在校期间,指导学生荣获2021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秦晓艳 马孙亮 刘小琦
  
   2021年4月,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团委工作人员王刚响应号召,报名加入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当年5月,他被下派到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镇黄道川村。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他认真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可。提到他,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小王真的很不错!”
  
  乡村振兴里奉献青春年华
  
   王刚出生于1995年,2020年11月就职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团委。2021年5月,他被下派到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镇黄道川村。
   驻村期间,王刚认真负责,勤奋努力,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娃娃”蜕变成一名优秀的“民生服务员”,也获得了村民的认可。
   谈及为什么刚毕业参加工作就选择驻村,他说,选择驻村一方面是受六年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出生在农村,驻村给了他一个回报社会的机会。
   由于是外地人,王刚并不是很适应山西农村的饮食和天气,后来,在工作队队长闫永红和第一书记马孙亮的帮助下,他逐渐适应。工作中,他们配合默契,发挥各自“年龄”优势,齐头并进,推动驻村工作稳步向前。王刚说,驻村工作就像一艘大船,“老中青”组合分别扮演了 “掌舵者”“撑船者”“划桨者”的角色,大家协作发力,推动大船前行,驶向彼岸。
  
  “三味真火”是工作法宝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王刚时时注重突出“党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自身优势,力争当好“工作辅导员”“本领示范员”“党建组织员”“政策宣传员”,开展理论教育流动课堂,走村入户宣讲党的理论和政策;积极策划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员归属感、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突出“民味”,坚定群众路线。驻村工作开展成效好不好,当地群众最有发言权。王刚深刻意识到驻村工作不仅是“助村”,更要争做沉得下去的“俯身者”。在协助乡卫生院入户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接种新冠疫苗时,他偶然发现一对老夫妇平时出门只用一根塑料管当 “拐杖”,而且因长期磨损,“拐杖”底部已经磨得光滑。见状,他立马网购了两根新拐杖。而在入户走访时,他还主动为患有关节炎的村民按摩,缓解疼痛;为五保户挑水、担柴。
   突出“趣味”,丰富驻村实践。不可否认,驻村工作是单调、枯燥而辛苦的。而王刚却认为,这是提升自我的旅程。青年以多些 “趣味”的驻村工作打开方式,亦让乡村能够永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比如在参加走道峁村(黄道川村所属自然村)庙会和村宴期间,王刚拍摄下图片和视频,编辑后发给村干部,村干部再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转发,让更多在外打工的人看到,不少人评论道:“我看到我妈了,看起来气色很不错。”“满满的回忆,太美了。”“我竟然不知道我们村这么美。”王刚说,当时只是为了记录驻村生活,没想到会产生这么大效应。后来和村干部交流了包括设立村级微信公众号、可视化村务数据平台、视频版村情档案等想法,希望驻村期间能够一一实现。
   “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我很庆幸在最好的年华能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希望驻村结束后,回望来时路,能幸不辱使命,终不负韶华。”这是写在王刚民情日记扉页上的一段话,彰显了他对新时代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表示,愿以青春之我,谱写新时代驻村工作的华章,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