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4月27日
云赏山西·十大系列

“云游”山西十大石窟 穿越时空回望民族融合壮美画卷(下)

  本报记者 李芸红
  
  ◆石马寺石窟◆ 悬蜗卧顶全球绝无仅有
  
   石马寺位于昔阳县大寨镇石马村境内,距大寨旅游区8公里。寺庙始建于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距今已有1480余年历史。寺内所有石刻造像均分布于三块巨石的七个崖面上,共有3个石窟、178个佛龛、1300多尊造像。佛像最大的5米,最小的5厘米,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相比也不逊色,被中外石窟专家称为 “我国石窟艺术中的小家碧玉”。
   除北魏石造像外,还有隋唐造像,主要有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十六罗汉等,分布在东崖、北崖及南崖北部,隋唐造像面形和服饰的民族特色十分明显,既有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也有汉族衣着的痕迹,雕刻工艺也十分精湛。
   石马寺最具有价值的便是悬蜗卧顶的建筑构造了。根据记载,悬蜗卧顶修造于明代,是为保护石窟、石佛像等不被风雨剥蚀而建。这段建于明代的拱券式廊屋,不仅保护了石刻、石窟和壁画,也给世人留下了全球绝无仅有的悬蜗卧顶特色建构。
   “我的第一印象这座寺规模不是特别大,但极美观洒脱,整个寺院全部裸呈在溪边的山坡上,越小桥过溪,一级一级的阔大台阶,可以从容拾级而上……我见过的寺院是多了,但这样的格调是叫人费心琢磨,怎么和别处不一样?另有大兴趣的是这里还有个石头暗道,石窟里的秘密石道中有石室。”山西籍作家二月河在《昔阳石马寺》中这样描述。他之前曾说,“生在昔阳却压根儿不知昔阳的石马寺”。由此可见石马寺的鲜为人知,但其造像和特色建筑实属罕见。
  
  ◆龙山石窟◆ 北方最大道教石窟群
  
   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西南20公里处的龙山山顶,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道教石窟群,共9窟。石窟内有道教石雕像65尊、浮雕云龙8条以及双凤藻井、仙鹤等诸多石雕,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三清洞,正壁雕刻有道教的最高神祇——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两旁分别围拢着坐立相间的值日神等。如今,雕像多已残破。卧如洞正中为吕祖升仙。只见吕洞宾着道士服装,枕右胁而卧,如佛涅盘,二道童恭立左右。
   龙山石窟中最有游览和探古价值的是七真龛,也称“玄门列祖龛”。它真实地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讲经论道的情景。龙山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前山为道,后山为佛,观寺同山,僧道同行,宗教哲学文化历史共集一山。“一道”指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题材最丰富的纯道教石窟——龙山石窟;“一佛”系北齐时所建的童子寺遗址及我国最古老的石质灯塔——童子寺燃灯塔。
   童子寺是北齐隋唐时期著名的佛教寺院。现在虽然已是断壁残垣,但依稀可辨凿于山崖之上的佛像。童子寺前的北齐燃灯塔,塔高5.03米,坐东向西,平面呈六角形,塔身半空,造型古朴,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古老的一座石质燃灯塔。童子寺辉煌之期,燃灯塔灯火通明,光照十里晋阳城。
   四月的龙山景区风光旖旎,丁香谷鲜花遍布,朵朵丁香花儿竞相开放,整个山谷成了紫色的世界。站在龙山石窟平台之上,欣赏美丽的春色,远眺晋阳湖、“太原古县城”,微风拂过,香气荡漾,令人流连忘返。
  
  ◆山神峪千佛洞石窟◆ 1055尊造像保存完好
  
   山神峪千佛洞在交口县城西20公里的山神峪村。此地吕梁山脉纵横交错,林木茂密,山峪深遂。峪西侧山崖下,凿有石洞一区,洞内石壁满雕佛像,计有1055尊,且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名曰“千佛洞”。洞中释迦牟尼像衣着庄重,面目慈祥,系民间雕造风格。
   千佛洞石窟四壁雕有佛像,洞内佛像最高的1.5米,最小的仅14厘米,雕工精细形象逼真,体躯比例合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造像主佛居中,两侧二侍者、二菩萨。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帛带斜绕肩搭帔帛,右手两指上竖,此手印举世罕见。两侧侍立似为护法梵天。菩萨皆结跏趺坐,发髻高耸头戴宝冠,周身严饰璎珞。四壁龛内雕像姿态各异,有的盘膝端坐,手结定印;有的双手合十,虔诚供养;有的足踏莲花,超世脱尘……1055尊造像历经岁月沧桑完好保存,且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将佛的形象十分传神地刻画了出来。
   千佛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考古专家考证,千佛寺始建于元代。它之所以独特,是因为这座千佛寺是印度婆罗门传教入中国最早的寺庙。在寺庙的左侧建有高11米六角五层砖石结构的舍利塔,雕刻精致,为清代所建。寺内还有一些砖雕、木雕和彩绘泥塑艺术品,也是精雕细琢、臻于至美,与石刻雕像相得益彰,使得千佛寺更具有观赏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精致的雕像、神秘的洞穴、高耸的塔楼,为千佛洞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焦山石窟寺◆ 始建于北魏已1600多岁
  
   焦山石窟寺位于大同城西30公里处高山镇的山坡上,因建于焦山上而得名。焦山石窟寺距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15公里,二者交相呼应。寺院始建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焦山石窟寺是北魏王朝佛教极盛时期的三大工程之一,由道武帝颁令,著名高僧法果主持兴建。石窟寺落成后,规模宏大,造像精美,雕刻艺术继承了汉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融合了外来优秀文化。
   焦山石窟寺殿堂亭台依山而建,几乎是在原生态的崖壁上塑造了十六罗汉修道图景,独具匠心。第一层有牌坊、铁围栏、石牌坊、一百零八级台阶;第二层至第六层依次是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钟鼓楼、石窟洞天殿、须弥山殿、宝塔,计66处建筑。寺内佛教塑像72尊,其中铜像5尊,其余皆为石、泥雕塑;壁画彩绘面积约600平方米。经历过北魏太武帝灭佛后的焦山石窟寺,1600多年前的精美石像已寥寥无几。
   焦山石窟寺是一处山中有寺、寺中有塔,山寺塔合而为一的景点。最顶端便是一座高耸的三层六角砖塔。据史料记载,北魏时大同西郊东有僧寺为灵岩,即云冈石窟第3窟,西有尼寺为焦山石窟寺。焦山因纪念北宋将领焦赞而改名。
   为了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当地修建了环山旅游公路,将新开发的宗教文化景点“龙佑寺”和“三清观”连接。随着石窟寺的修建,平均每年接待游客4万多人,成为云冈旅游线路上的一颗明珠。
  
   ◆石佛寺石窟◆ 飞天衣带飘飘空中游弋
  
   石佛寺石窟位于左权县城之西3.5公里井沟村西南的山坡上。石窟开凿在一块大石上,一共两个窟,还有一些外壁的造像龛。石佛寺原有12处院落,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破坏,逐渐沦为废墟,仅存凿于山腰中的两个石窟。
   北窟三壁三龛形状,窟门穹形,门口是两尊北朝风格的天王像,肌肉暴突,马步弓腰。窟内四面雕刻造像两侧有两力士像。正面佛龛塑有释迦牟尼坐像,高0.88米,身披博衣袈裟,龛外凿有迦叶、阿难二弟子及另外两尊菩萨。左面佛龛雕有思维菩萨坐像,高1.24米,左手下垂握右脚,右手上举支撑前额,作思维状;佛龛上部两侧又有维摩诘和文殊菩萨坐像,佛龛上部雕有两排千佛小龛;右面佛龛雕有弥勒佛像,高1.26米,双脚裸露倚坐须弥座;龛外两侧各有菩萨像;佛龛上部亦有千佛龛。窟顶有多尊飘逸的飞天,体量大,衣带高高飘起,抬头望过去仿佛就在空中游弋。
   南窟的窟门内壁左右各雕刻一尊天王像,亦是三壁三龛形制,窟中计有11尊雕像、4身飞天。此窟的凿雕手法与北窟迥异,专家认为是五代时期模仿北窟布局镌凿而成。
   山西左权石佛寺石窟因地处偏僻,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石佛寺石窟的飞天造像是一大特色,有的弹琴、有的吹奏、有的击鼓、有的舞蹈,快乐的场面通过浮雕传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