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5月24日
“定格历史 传承辉煌” 百座古建带你看懂华夏古文明

世界最古木构佛寺南禅寺藏在小山村
  本报记者 卢亚
  
   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书法家赵朴初在游览五台山时,曾作《寄调忆江南》词《五台杂咏》四首之一。词中所说的“二唐寺”,正是位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和佛光寺。
   上篇本报带大家游览了佛光寺的珍奇,这篇我们再欣赏一下南禅寺的奇绝。
   与佛光寺一起,被赵朴初先生并称为“世间瑰宝”的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西南二十余公里处,这座看似普通的乡村小庙,却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标本”“亚洲第一古建”的美誉。
   南禅寺在唐代名刹林立时期,根本没有引起世人的瞩目。也因太小名不见经传,与梁思成夫妇失之交臂。经过岁月的洗礼,南禅寺终于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现存年代最久的唐代殿堂建筑。其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研究唐代历史者孜孜以求的圣地。
  
  ◆现存最久古建寺庙◆
  
   南禅寺为唐代创建,是我国现存最久的唐代建筑,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的确切建筑年代已无法考证。据有关史料记载,这处寺庙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比五台县的佛光寺东大殿还早75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寺庙外观典雅、古朴,其建筑结构,具有我国唐代建筑的显著特点。
   南禅寺现存殿宇6座,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殿宇都是明清时期所建。主殿大佛殿由台基、屋架、殿顶三部分组成,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全殿结构简练、形体稳健、庄重大方,体现了我国唐代大型木构建筑的显著特色。
   大佛殿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而屋顶是全国古建中最平缓的屋顶。四周的柱头微微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使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出檐深远高大、气势磅礴,是明显的唐代建筑风格。
   大佛殿的始建年代不详,殿内西平梁底皮题记表明,该寺重修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同时,相关实物资料等显示,该寺于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进行过维修,在明嘉靖、万历年间维修后,殿堂像设齐备,寺僧众多,香火旺盛。明代以后,寺院建筑逐渐减少。所幸的是,大佛殿代代不废修饰,得以幸存唐代原貌。因建筑年代最为久远,大佛殿亦被称为“亚洲第一古建”。
  
  ◆唐塑佛像可与敦煌媲美◆
  
   大佛殿除了建筑风格可圈可点外,殿内的佛像也堪称精品。17尊唐塑佛像姿态自然、表情逼真,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可与其媲美,是中国现存寺观彩塑中的珍品。
   主像释迦牟尼居中端坐,高大端庄。文殊、普贤菩萨分列两旁,仰望童子、佛霖等塑像满布佛坛。这些塑像躯体丰满、面目丰润、神态自若、服饰简洁、衣纹流畅,是我国唐代塑像中的精品。塑像大多有莲花座,佛霖、仰望童子是赤足踩地,活泼可爱,独具一格。
   此外,寺内须弥座下、四周壶门和叠梁上均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边和莲瓣,其中的砖雕艺术精美绝伦。寺内还有一座五层楼阁式小石塔和三只石狮、角石两块,均为唐代遗物,件件弥足珍贵。游客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木建标本绽放奇光异彩◆
  
   1937年,梁思成夫妇来到五台山寻访,最先在五台县东冶下车,之后骑毛驴上山。当时已离南禅寺很近了,可惜的是,因南禅寺位置偏僻,又是乡间小庙,他们与之失之交臂。
   在南禅寺被发现以前,佛光寺是国内仅存的、已经调查过的唯一唐代木构建筑。上世纪50年代初,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古建筑普查中,发现了比佛光寺建筑年代早75年的南禅寺大佛殿。调查结果发表于1954年第11期 《文物参考资料》,后经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组审核认定,山西文管会对南禅寺大佛殿年代鉴别“完全正确”,成为继梁思成、林徽因等发现佛光寺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后来,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还先后三次来到南禅寺进行考证,给出了确切的考证结果。
   1961年,南禅寺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至1976年,当地政府对南禅寺大佛殿进行了落架维修,增添了保护设施等,让古老的寺庙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目前我省重点推进建设的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中,忻州地段的长城太行连接线 (4号连接线),将南禅寺、佛光寺等旅游资源都囊括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主持承担了一大批国内外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保护项目,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维修便是重点任务之一。就这样,随着不断修缮和开发,沉寂乡间千年、名不见经传的南禅寺大佛殿,成为我国最早木构建筑的标本,正绽放出奇光异彩,吸引着八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