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8月10日
朔州市城市管理局机关党支部委员、供气供热保障中心供热保障科科长徐鸿昌

用心服务 确保百姓温暖过冬

  本报记者 贺美晓 通讯员 翟永枝
  
   作为受党组织教育和培养多年的基层干部,徐鸿昌始终一心向党。
   参加工作以来,他通过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正确履行肩负的职责和使命。虽取得了一些成绩,却从不引以为傲。在他看来,作为青年党员干部,面对工作中的各种艰难险阻,都要积极勇敢去面对,并想办法努力解决。今年34岁的徐鸿昌,已坚守集中供热一线10年,其间,他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对他来说,搞好集中供热就是让老百姓满意的好事。
  
  多方协调 解决困难
  
   2019-2020年供热季结束后,朔州市中心城区接入供热面积3353.11万平方米,当时各热源电厂的设计供热能力合计3200万平方米,存在热源不足的趋势。针对这一问题,徐鸿昌积极协调供热企业和热源企业,重点推进同煤朔州热电公司热电联供一次管网对接工程,由供热企业之一的朔州市再生能源热力公司投资2.2亿元,新建管网16千米,当年建设当年投运,朔州市中心城区供热能力增加了1200万平方米。
   就这样,从2020年开始,朔州市中心城区实现了“三源一网”的热电联供热源运行模式,总设计供热能力达44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得到有效保障。在推进此项工作时,在管道敷设穿越恢河段工程上却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可能导致当年冬季无法正常供热。”徐鸿昌立即召集朔州市再生能源热力公司与朔城区政府、朔州开发区管委会、同煤朔州热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开展协调工作,现场办公10余次,积极向局党组主要领导汇报,及时调整了工程技术设计方案,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并投付使用。
  
  心系群众 提前供暖
  
   供热牵系民生冷暖。朔州市地处山西省北部区域,受冷空气影响,每年国庆期间气温就会大幅降低,有时最低温度已突破零摄氏度,同时伴随大风霜冻天气。
   去年供暖季前期,天气突变,徐鸿昌在小区微信群和街头巷尾听到群众的呼声,反映市区供暖未开始的问题。他也切实感受到气温骤降对群众生活,特别是老人、小孩造成的影响。有着雷厉风行、果断应对工作作风的他,为保证群众温暖过冬,主动与气象部门联系沟通后,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向局党组汇报并起草文件,经朔州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后,朔州市区提前启动供暖,应对降温天气。此时的供暖时间比原定正式供暖提前了20天。
  
  提升服务 化解矛盾
  
   今年元宵节期间,朔州市供热企业的工作人员依旧按照工作计划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天气中开展巡检工作。巡检中,在市区前寨煤站家属楼和贸易中心附近发现路面有大量积水。接到报告后,徐鸿昌立即带领供热企业的应急抢修队赶赴现场设立围挡、排查研判漏点,指挥人员锁定故障区域、组织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抢修过程中,天公不作美,突然又下起了雪,居民家里的采暖温度逐渐降低。“如果超过24小时,就可能出现不达标情况。”徐鸿昌说,管网泄漏的供热水温在90摄氏度左右,抢修人员是受冷又受热。
   因一时无法准确找到漏点,抢修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为保证抢修的安全性,徐鸿昌现场联络有关专家,说明情况后,请专家提出专业判断,同时督促供热企业增加人员,并调动更多的设备参与抢修。最终,通过冒雪奋战10多个小时,终于将漏点焊接完成,供热得到恢复,未造成停暖的严重影响。
   利用夏秋季供热间歇期的有利时节,他组织供热企业开展了“冬病夏治”作业,围绕热源保障、设施维护、隐患排查、运行调控、室温达标、燃料储备、应急管理等方面,全力开展集中供热“冬病夏治”工作。工作中,与工人们并肩作战在一线。“坐在办公室,我也是时刻不放心,还不如在现场,心里能踏实点。”徐鸿昌说。下一步,在今冬供热采暖期开始后,将督促朔州各县(市、区)和各集中供热企业加强运行调度,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深入开展 “入户问暖”活动,高效受理供热投诉咨询,妥善处理群众“供不上”和“供暖不达标”的问题诉求,化解供热矛盾,确保集中供热安全、平稳、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