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8月19日

商务:优化商务发展环境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吕汉富
  
   8月16日,大同市委宣传部召开了大同市 “迎接二十大 大同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商务工作专场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同市商务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商务发展环境,坚持把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摆在战略首位,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年来,社零总额增幅成为大同市经济循环的重要引擎。2012年至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几乎翻了一番,城镇消费由356.38亿元增长到609.34亿元,乡村消费由57.07亿元增长到151.61亿元。2021年,共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1279.5万元,带动消费4.64亿元。今年,为应对疫情对消费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已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3850万元,撬动消费3.63亿元。社零消费总额回归第一方阵。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排名第三;同比增长16.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
   十年来,外贸快速发展成为大同市经济合作的重要手段。2012年至2021年,大同市进出口实绩企业从41家增至80家。大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外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助力全市外贸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大同经开区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医药)基地,天镇县获批国家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农产品)基地;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运营。2021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比中大同跨境贸易指标居全省第一。同年11月,大同航空口岸通过省级预验收,目前已将国家验收申请上报国家口岸办。自2013年7月以来,大同机场连续14次获准临时对外开放,先后开通直飞中国香港、韩国仁川、柬埔寨金边等国际和地区航线8条。
   十年来,利用外资逐步成为大同市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2021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家,合同利用外资7.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098万美元,同比增长71.1%,全省排名第二。
   十年来,开发区逐步成为大同市经济提档升级的主战场。2012年至2021年,大同市新增省级以上开发区6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开发区7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家、省级经开区4家、特色园区2家。开发区规划面积由8.2平方公里增加至468.5平方公里。
   十年来,商贸流通蓬勃发展成为大同市品牌建设的王牌。2012年至2021年,全市餐饮企业6400余家,从业者20万人左右。特色菜品不断创新,本地品牌餐饮企业迅速发展,湘菜、粤菜、川菜等各大菜系遍布全市,是名副其实的“美食之都”。全市电商蓬勃发展,从市场主体看,截至2021年底,大同市重点监测的网络零售平台中店铺数量为3万家,是十年前的200多倍。从网络零售额来看,截至2021年底,大同市网络零售额29.4亿元,是十年前的10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