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9月01日
共青团应县县委

实践见真知百名青年学子走进“社会课堂”

  本报记者 贺美晓
  
   “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在上月底结束,希望大学生能将此次社会实践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秉承青年志愿者的优秀品质,踊跃投入到志愿服务的时代潮流中,践行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用当代青年的蓬勃激情,凝聚起强大的青春正能量。”日前,在朔州市应县2022年“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证书颁发仪式上,共青团应县县委书记田军如是说。仪式上,200余名“返家乡”大学生获得了证书。
  
  助力家乡医疗发展
  
    今年6月底,团应县县委发挥生源地优势,开展涵盖政务实践、社区服务、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和志愿服务的“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 “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0余名应县籍“返家乡”大学生在应县行政事业单位、乡镇社区等51类岗位上,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中,团应县县委根据“返家乡”大学生的学历层次、专业特点、兴趣方向进行人员调配,做到人岗相宜。
   当前,县域医疗人才资源短缺是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想让基层医疗机构成为“一池春水”,就要不断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入高水平的新人。团应县县委精心挑选17名医学类研究生、大学生到应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以“汇聚青春力量,助力家乡医疗发展”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6月30日下午,17名“返家乡”大学生到应县人民医院报到,并参观了各科室,详细了解了各科室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座谈会上,该院领导详细介绍了医院的规划建设及近年来医院在学科特色发展、人才培养、业务开展、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大家也结合自身专业分享了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此次实习的意愿。会后,大家依托自身专业背景和发展方向被分配到不同的科室,协助医生进行各种医务工作。
   “面对现在基层医疗人才不足的现象,作为一名医学研究生,能参与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建设,让我感觉到非常荣幸。今年暑期结束,我将继续读博士深造,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家乡贡献更大的力量。”学习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白静说。
   田军表示,组织17名医学类研究生、大学生开展医院实习实践活动,是聚焦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也是为基层医疗系统输送人才的重要举措。
  
  守护好群众“钱袋子”
  
    今年暑期,团应县县委组织5名学习法学专业的“返家乡”大学生成立了法治巡回宣讲团,配合应县县委政法委和县法学会,走进乡村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宣讲活动。
   7月26日上午,团应县县委联合应县县委政法委、县法学会成立法治巡回宣讲团,在杏寨乡辛坊村开展了宣讲活动。活动中,“法治讲解员”和青年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真实案例视频和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向群众普及新型养老诈骗手段,详细讲解防范破解方法和被骗后补救措施,积极引导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提高警惕,筑牢防骗思想防线,守护好“钱袋子”。另外,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主要内容、立法亮点和重大意义,教育引导群众要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思维,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同时鼓励群众积极踊跃检举揭发有组织的违法犯罪和涉黑涉恶线索,自觉参与到扫黑除恶斗争中。
  
  疫情防控添力量
  
    在应县南丰里社区,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刘欣然提早两天报到,最先被分配到便民核酸检测点。在这里,负责扫码的她没少因念错名字闹笑话。她说,核酸检测扫码看似简单,却是个细致活,要认真核对信息,防止有人代替他人做核酸。
   穿防护服对她来说,是一件新奇事。刘欣然坦言,她最喜欢阴天,没有太阳再偶尔来点小风,对穿着防护服的她来说,十分惬意。如果是艳阳当空,闷热是其次,呼出的热气将防护罩蒙上了一层水雾,为她开展工作带来了困难。“医护人员长年累月都能做到,我才干了几天,必须坚持下去。”
   刘欣然告诉记者,每天脱下防护服时,里边的衣服都湿透了。摘掉口罩的那一刻,恨不得深呼吸几次。全身喷上消毒液的那一瞬间,让她感到很凉爽,连思绪都清明了起来。亲身实践体验,让她感受到,医疗卫生工作者每天长时间穿防护服,在核酸检测点默默付出,很是辛苦。
   随后的几天,刘欣然需要通过“健康知识进万家”系统录入人员信息,近2000人的人员信息,需要她长时间盯着电脑打字。她对记者说:“眼睛又酸又涩,还要看准每一行不跳位,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样工作了一周左右,她又开始了第三项任务——入户登记。围绕禁毒、房屋安全隐患排查、供暖排查等事项,每家每户敲门询问并登记。“任务轻的时候走两排人家,任务重的时候一天走十排左右。挨家挨户,1天走5个多小时,到最后双腿就像灌了铅似的走不动。”刘欣然说,想到先辈们也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她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通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刘欣然学到了许多知识,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面对自身存在问题,她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逐渐改善,在挫折中成长,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锻炼自己,为深爱的沃土贡献微薄力量。
  
  岗位历练见真知
  
    来自太原科技大学冶金工程201402班的岳泽云,在应县卫健局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他负责在办公室协助主任整理资料,以及发放文件、登记信息、联系其他部门和群众,为大家答疑解惑等。岳泽云说,记得老师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学生终归持续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就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关系,虽复杂但还得去应对。通过为期1个月的社会实践,让他懂得了 “实践出真知”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面貌。作为一名大学生,他将把强烈的使命感转化在日常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以实际行动在人生轨迹上树立更高的起点。
   来自西安财经大学的武宇阳在应县纪检委实践,让他感到暖心的是,每隔10天,团应县县委就会针对大学生实践期间的工作状态及在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瓶颈进行调度,认真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团团”成了“返家乡”大学生的贴心人。
   这个暑期,学习经济学专业的“返家乡”大学生走进南河种镇西崔庄云朵玫瑰种植基地,开展专业助农行动;团应县县委组织实践学子走进应县小石口村烈士陵园及石庄村乡愁记忆馆,倾听红色故事,感受革命热情,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艰辛;“返家乡”大学生走进应县木塔院内进行志愿服务讲解,利用青年的声音传递木塔的历史文化。
   今年暑期,200余名“返家乡”大学生的足迹遍布应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内大街小巷、乡村田间地头、红色革命陵园、旅游文化景点,他们深刻体会到,在“社会课堂”中,他们见真知、长才干,付出勤劳的汗水之后是满满当当的收获。
   下一步,团应县县委将充分发挥共青团凝聚青年、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能优势,重点打造大学生“返家乡”实践项目品牌,以实效性、针对性、长期性的原则组织大学生常态化开展青春建功助力家乡活动,为家乡各行各业储备人才力量,让社会实践成为淬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黄金舞台。

6 (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