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9月09日

周世宗:以坐享天禄为愧 以利民惠民为本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剧的态势延续扩大为“五代十国”,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直到后周,中国又开始从分裂走向统一。杰出的政治家周世宗柴荣,则是这历史转折时期的关键人物。
   周世宗在位不足6年,为了结束天下纷乱的局面,他戎马倥偬,率师亲征,声震夷夏。他不仅武功盖世,而且文治显赫。莅政之后,立济民之志,举利民之策,辟生民之道,施惠民之德,日夜操劳,未曾懈怠。
   继位之初,世宗下令将木制的耕夫、蚕妇雕像置于殿廷上供奉,以示对民众的尊崇。他把农桑之事视为立国之本,因此主观上也想为百姓减轻一些负担和痛苦。一日,他和文武大臣在万岁殿宴饮。时值天寒地冻,世宗挂念农民,感慨说道:“我在宫廷养尊处优,未曾施功德于民而坐享天禄,深感愧疚!”接着劝勉众臣说:“我等不能自耕而食,惟有亲冒矢石,为民征战,内心才会踏实。”周世宗以坐享天禄为愧的思想境界,正是他改善朝政,力矫宿弊,成就功业的前提。
   由于熟知民间疾苦,周世宗便把安抚百姓作为施政的首要事务。他为了方便农夫生产,一改历代不待收获完毕就大肆征收谷帛的惯例,规定:夏税六月一日、秋税十月一日起开征。原定田赋不均,纳税标准淆乱,贫者无地要交租,富者田连阡陌而隐匿逃税,田产易主而官府征敛依旧,流弊沿袭不止。世宗拨乱反正,颁布《均田图》,派遣朝官赴各州县均平田赋,减轻了许多不合理赋税,纾民困,除国蠹,很快核定60州的田租,查出豪势之家所隐田、漏税不计其数,仅开封就核得隐匿赋税田土42000余顷。同时下令免收贫苦百姓往年所欠的两税,取消额外的苛捐杂税及一切徭役;所有州县官及幕僚概由朝廷支俸,不得掠民。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了革除积弊、惩除贪腐的效果,宽舒了百姓的负担。他还下诏,将战乱中逃亡的流散民户加以安抚,分配无主荒地给他们展植,使其安居乐业。
   周世宗还通过“抑佛”来缓解民困。鉴于佛寺僧尼已成为夺民衣食的寄生虫,他颁诏:“天下寺院,非经朝廷认可的一律废止,勒令僧尼还俗,寺庙锁门交官。”把天下僧尼登记在册,随时注销死亡、还俗者。仅在955年,天下废除寺院30336所,尚存2694所;僧尼注销20万名,只余6万名。僧尼还俗,使民间增加了大量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世宗同时诏令:“毁尽天下铜佛像,用以铸钱。”当时开封寺有一尊大型观音铜像,传说颇灵验,颁诏多日,无人敢动。世宗来到寺庙,挥斧劈开了铜像面胸,对群臣说:“我毁佛铸钱,为了利民。于民有利,生命可献,何况铜佛?若舍我身可以利民,我也不吝自毁!”这为利民不惜亡身的气魄,对于一个最高的封建统治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对于左右臣属,世宗也要求他们爱护百姓,用法严峻。左林大将军孟汉卿额外多收稿税,世宗当即令其自尽。宦官孙延希掌修永福殿,刻薄民工,匠役用木片为匙,瓦片盛食,被前来视察的周世宗发现,结果掉了脑袋。
   周世宗辛劳治国,英勇征战,不幸暴病身亡,年仅39岁。尽管他出于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出 “以民为本”的倾向乃是为了永固皇权的目的,但是客观上使人民获得实惠,故不乏积极意义。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