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9月20日
省林草局

三晋大地草木葱茏满目绿意

  本报记者 郭丽菲
  
   这十年,国土绿化面积持续扩大;这十年,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健全;这十年,产业发展作用明显增强。9月19日上午,记者从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的“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年来,三晋大地草木葱茏满目绿意,生态面貌不断向好,我省林草部门交出可喜答卷。
  
  为生态扶贫提供“山西方案”
  
   “回顾山西林草这十年,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实现增绿增收双赢是最大的亮点。这十年,是我省国土绿化最快的十年。每年营造林400万亩以上,2020年森林面积达到5542.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57%。这十年,是我省生态惠民最多的十年。”省林草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杨俊志介绍,我省充分发挥林草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依托林业生态扶贫“五大项目”,全省每年带动52万以上贫困人口增收10亿多元,为全国生态扶贫提供了“山西方案”。
   林草工作的范围主要在乡村,服务的对象也主要在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林草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杨俊志表示,未来,我省林草部门将聚焦让广大乡村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目标,厚植乡村生态底色,扮靓乡村生态颜值,提升乡村生态效益,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走出一条具有山西林草特色的路子。
   聚焦绿起来,我省贯彻落实科学绿化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原则,以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思路,全面加快乡村绿化步伐,提升乡村生态承载能力。在保护好乡村原生植被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十四五”期间,全省1600万亩营造林任务将继续向乡村倾斜安排,继续依托合作社实施,带动农民群众在造林管林中实现增收。
   聚焦美起来,坚持绿化与美化同步,在绿化的同时更加突出彩化,推行混交造林模式,增加彩叶树种比例,乔灌草花一体化栽植,提升乡村绿化水平,打造建设一批乡村小微绿化公园、公共绿地,体现乡村景观优美、和谐自然的发展特色;推进国家森林乡村认定工作,“十四五”期间全省建设300个省级森林乡村。
   聚焦富起来,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紧扣“东药材、西干果”的产业布局,依托林草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林、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产业,释放生态效益,促进绿色发展。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产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群众建设一批林草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十四五”期间,新建干果特色经济林150万亩,打造100个经济林示范园,建设国家和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5个。
  
  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和具体体现。”杨俊志介绍,近年来,我省林草部门紧紧围绕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优化自然保护地布局,着力推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建立自然保护地目的就是保护自然资源。目前,我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共274个。我省以一个自然保护地一块牌子一套班子为目标,全面加强对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使我省典型的森林、草原、湿地以及风景名胜、地质遗迹等重要的自然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林草资源保护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保障。近年来,我省先后颁布实施以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经济林发展条例为主的一系列法规,林草资源保护政策和法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依据日臻完善的法治保障体系,推动一大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典型案件得到严厉查处,有力震慑了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非法利用活动,确保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生物多样性丰富代表生态环境质量变好。据山西省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显示,全省野生动物种群和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30余种植物、17种鸟类在我省有了新分布和新纪录。全省野生褐马鸡近2万只,分布范围从吕梁山扩大到全省,成为名副其实的“省鸟”。华北豹除大同、朔州市外其余9个市均有分布,初步统计有48个稳定种群,8个集中分布区,可识别个体132只,成为见证山西良好生态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