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9月21日

以爱抗“艾”——正视艾滋病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解雁茹
  艾滋病 (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危害大而病死率高的严重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即艾滋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让人逐渐丧失抵御疾病的能力,疾病后期可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人们之所以害怕艾滋病,就是因为目前的医疗手段无法完全“消灭”它,还有来自社会有足够杀伤力的歧视。自从1981年世界首例HIV感染病例被报道,科学家研究与探索艾滋病已经41年,虽然目前HIV病毒还不能完全被杀死,但已经有相关治疗手段可以将病毒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干扰其自我复制,阻止病毒遗传物质进入免疫细胞。
   艾滋病根据病程进展可分为三期:急性期:一般是在感染免疫缺陷病毒2~4周,进入急性期;潜伏期:此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平均 8~10年左右;艾滋病期:这个时期,免疫系统已经被严重地破坏,各种感染、肿瘤就极其容易出现。艾滋病的感染初期即潜伏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一般会经过10年或者更长时间,才会发展为艾滋病病人。一旦成为艾滋病,病人就会伴随有很多症状,初期就像流感一样,出现发热,食欲欠佳,乏力等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免疫低下的症状,会导致多种疾病,比如说带状疱疹,持续低热可以长达3到4个月,并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痰中带血,腹泻,便血,肝脾肿大等,还会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反应迟钝,精神异常,皮肤黏膜会有炎症,口腔黏膜,咽部黏膜,炎症溃烂等。
   艾滋病有传染性,主要包括以下3种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艾滋病病毒,唾液、泪液和乳汁等体液中也可以含有艾滋病病毒。2.血液接触传播。主要是共用针具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者是血制品以及医疗操作,包括在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纹身都可被感染。3.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以经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也可以在分娩的过程中或者在产后哺乳中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我国新发感染者每年在8万例左右,全人群感染率约9.0/万。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基因型耐药检测试剂、扩大检测、CD4淋巴细胞计数等。此前,我国首次批准了可用于消费者自测用途的HIV尿液抗体检测试剂。与其他检测试剂不同,自测试剂在试剂性能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其产品设计更易操作,说明书编写更为通俗,适合无专业背景的人使用。
   虽然艾滋病是一种具有极大危害性和传染性的疾病,正因如此,大家更应当正确看待,积极做好该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第一时间到正规机构进行检测,早发现才可以早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如今我国感染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人数较多。大多数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感染,等病情扩散,才采取治疗措施,导致效果不佳。因此,宣传艾滋病知识,进行定期检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让艾滋病感染者及时发现病情,进行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率。
   作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感染途径的特殊性,公众易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PLWHA)产生误解,并且相较于其他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悔恨、内疚、抑郁、孤独症和其他负面情绪,这些障碍不但威胁着PLWHA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关系,更容易导致其缺乏社会支持。同时,在PLWHA最需要社会支持的时候,可能会遭受到社会上的敌意、歧视甚至是内心的耻辱,而加重社会支持的缺乏。
   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患者曾遭受过歧视,以差别对待(29.38%)和拒绝诊疗(24.51%)最为普遍。艾滋病歧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HIV/AIDS人群及高危人群进入自愿咨询与检测,以及获取卫生服务的意愿,还会降低HIV/AIDS人群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也阻碍了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开展,可见AIDS/HIV感染者的歧视现状较严重,且后果严重。此外,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还会影响PLWHA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服药依从性、社会适应能力等。关注PLWHA的社会支持(多指由他人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帮助,包括物质、实际可见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注、安慰等),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不可治愈但是可以预防。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正确看待,积极预防,才是重中之重。科学预防艾滋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主动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洁身自好,不轻易与人发生性行为;避免与HIV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正确使用避孕套:坚持使用避孕套,降低HIV感染机会。虽然使用避孕套并不证明就万无一失,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不使用公用针头:使用一次性针头;感染艾滋病的孕妇不能母乳喂养,反之婴儿感染HIV病毒的概率会增加12%-14%;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操作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进行上述操作时,应进行严格消毒;疑似接触HIV后,须立即服用阻断药物,越早服用效果越好,最佳阻断时间是2小时,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极少部分人事发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依旧有效。
   世界艾滋病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世界节日,每年的12月1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标志是红丝带,象征着人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经历了34个“世界艾滋病日”。借用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的一句话:“如果不能消除歧视,我们就不能真正实现世界和平、安全和繁荣。”艾滋病防治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社会歧视,给艾滋病感染者应有的尊重、关爱以及同等的机会,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
   为了推动全球艾滋病反歧视倡导工作,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将每年的3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零歧视日的主题标志为蝴蝶,象征着蜕变、重生、美丽和自由,也代表每个人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关爱与祝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 “艾滋病毒战略草案”,国际社会决心在2030年前终结艾滋病疫情这一公共卫生威胁。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和尊严。政府、社区、企业都应该行动起来,制定法律和政策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保护和帮助。加大在患者随访、采样检测、大众宣传、高校宣讲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医疗机构性病门诊规范化建设,为高危人群提供优质性病诊治和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艾滋病感染者的治疗和关怀模式,为达到“终结艾滋”的目标不懈努力。
   以爱抗“艾”精神健康是良好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艾滋病防治不仅需要医疗技术,更需要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