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5月26日
国网朔州供电公司驻山阴县郭家窑村第一村支书李志刚

砥砺前行 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贺美晓
  
   在山阴县郭家窑村的田间地头、街巷院落,人们总能看到李志刚忙碌的身影。驻村工作近两年,通过种植万寿菊带动200多名群众走上了致富路,提供了14个就业岗位,村集体和脱贫户增加了6.46万元产值。其间,协调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壮大郭家窑村集体经济,投资56.9万元,捐赠了大型拖拉机、翻转犁、旋耕机、秸秆切碎回收机、玉米收割机各1台,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2022年,李志刚被评为“山西省干部驻村工作模范第一书记”“山西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
  
  优化种植结构 打造“菊”品牌
  
   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李志刚,2013年参加工作,现任国网朔州应县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
   2021年6月,李志刚主动申请到山阴县郭家窑村开展帮扶工作。驻村伊始,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门外汉”,白天,他通过上门走访、地头聊天的方式了解村情民意,并认真做着笔记。晚上,就在灯下学习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文件精神,边学边思考,“既然来了,咱咋也得为村民们办点实事”。
   郭家窑村共有耕地2581.31亩,现有户籍人口258户568人。早些年,以种植玉米、高粱等为主,村民收入的80%来自种植粮食、蔬菜等,种植结构较为单一,时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仅12.5万元。李志刚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与村干部商议乡村振兴思路,决定把优化种植结构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让村民快速致富的出发点,并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万寿菊经济作物。
   2021年,村集体租用10亩地进行试种,当年累计采摘万寿菊花4.8万斤,收益3.74万元。“亩产收益达0.416万元,是传统玉米种植收益的2—2.7倍。”李志刚说,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提高了脱贫户的收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扶贫先扶志。”今年,该村将继续进行成果推广,着力打造郭家窑特色种植“菊”品牌,提升脱贫户的“内动力”,走向致富路。
  
  优化资源配置 夯实“电”基础
  
   在帮扶工作中,李志刚发挥供电行业的优势,2021年完成郭家窑村128户煤改电项目,改变了传统烧煤取暖做饭的方式,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常住户完成率达95%。
   看到农作物收割后粉碎的秸秆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焚烧秸秆会引发火灾,用小型拖拉机耕地深度不够,将秸秆翻入地中影响第二年农作物的生长。”李志刚说,村内拖拉机数量较少,每年4—5月春耕种植期,许多村民需要多方寻找拖拉机进行犁地、旋地,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为此,李志刚积极向国网朔州供电公司申请投资29.9万元,为该村购置了大型拖拉机、翻转犁、旋耕机、秸秆切碎回收机等农机具。
   2022年,拖拉机春耕耕地973亩,收入2.72万元,为村民节约生产经营支出6811元,起到了村集体增收、农民减少生产成本的双重效果。9月,在李志刚的争取下,国网朔州供电公司签署合同,向村集体捐赠玉米收割机一台,秋收时投入使用。
   另外,国网朔州供电公司投资3万元对郭家窑村3台公用变台进行了围栏安装和扩容改造,村里低压配电线路得到维修改造,消除了触电安全风险,确保了村民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深化基层治理 激发“内”动力
  
   在深化基层治理工作中,李志刚带领工作队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通过积分制、评议会等方式,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以“第一书记讲党课”、党员群众结对子等途径,宣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不断增进村民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利用农村大喇叭等多种形式推进“举旗帜、促振兴”主题宣传落地,营造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气氛。
   选配调解能力强、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了郭家窑村调解委员会,推动就地化解村民矛盾纠纷,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门”。如今,郭家窑村邻里互助、团结友善、和谐共处的文明村风蔚然成风。
   2022年,国网朔州供电公司投资3.5万元在郭家窑村新建了电力爱心超市,鼓励村民参加村内的公益活动获得爱心积分,就可以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及租用村集体农机具。此举改善了村风,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活动,减少了以往聚众打牌不良风气的同时,提升了村集体的凝聚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其位就要谋其事。”李志刚表示,阶段的成绩只是对过往工作的认可,在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他将以青年党员的身份不负韶华,同驻村帮扶工作队一道砥砺前行、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