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27日
系上“保险带”给养殖户吃颗“定心丸”

吕梁推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

  本报记者 贺建锋
  
   近年来,生猪养殖市场波动,价格不稳、风险较大,如何降低养殖风险、让养殖户吃上 “定心丸”,促进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10月25日,吕梁市在临县举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项目新闻发布会,吕梁市宣传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尤佳主持新闻发布会并介绍全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项目实施情况。吕梁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中煤保险公司、格林大华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围绕“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项目”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政策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明生介绍,吕梁是全省生猪养殖大市。从2021年起,吕梁市委、市政府将生猪产业列为全市农业八大特优产业之首,启动实施了“生猪战略”,按照“政府推动、龙头牵引、产业入盟、金融助力、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强龙头、建基地、树品牌,生猪产业逐渐成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但是,近年来生猪养殖市场波动、价格不稳、风险较大,如何稳定养殖预期,一直是亟待破解的一个难题。去年年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吕梁市开展生猪全产业链试点,省财政厅给予2亿元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开展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项目。该项目以打造生猪全产业链为方向,以降低养殖风险、有效破解“猪周期”影响为目标,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导向、链主牵头、自主自愿”的原则,创新保险模式,引进生猪期货,规避市场风险,分散经营损失,稳定养殖预期,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生猪价格保护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促进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吕梁市财政局副局长刘小军表示,生猪全产业链试点项目,是省财政厅对吕梁生猪产业的一项重大支持政策。在两年试点期内,每年安排1亿元,重点支持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开展,降低直接补贴政策比例,引进生猪期货,分散养殖风险,稳定养殖信心;保费由省级财政、市级财政、县级财政、链主企业、养殖主体共同分担。试点期间暂定比例为:当保险目标价格设定在19500元/吨(含)以下时,省级财政、市级财政、县级财政、链主企业、养殖主体按照60%∶10%∶5%∶15%∶10%的比例分担;若目标价格设定在 19500元/吨至 30000元/吨以内时,省级财政、市级财政、县级财政、链主企业、养殖主体按照40%∶7%∶3%∶30%∶20%的比例分担。养殖主体缴纳的保费,是由保险金额乘以保险费率计算得出的。其中,保险金额是由目标价格乘以保险数量计算得出;保险费率是根据市场确定,浮动区间为4.5%-6.5%。
   吕梁市强力推进、加速发展生猪产业,初步形成了 “种猪繁育—规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品牌培育—基地建设—冷链物流”为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雏形。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生猪存栏206万头、出栏281万头,两年分别增长72.8%、81.3%,养殖规模跃居全省第二。
   山西新大象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小明介绍,7月24日,公司牵头的吕梁市首批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正式投保,组织文水、汾阳、孝义、石楼、岚县、交口6个县市的74户链成员,共投保生猪10.19万头。根据相关规定,保费相应比例分担。其中,该公司作为链主企业缴纳保费121.15万元,74户链成员共缴纳保费80.77万元。8月23日该笔保单履约完毕,共获得理赔金额549.14万元,整体赔付率达到67.99%。公司严格按照保费负担比例,统一向链成员分发赔偿金156.66万元,公司和链成员的收益率达到271.96%。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为促进吕梁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促进生猪产业成为全市农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