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1月08日
《山西日报》记者闫杰

做自己的无冕之王

  本报记者 刘家进
  
   闫杰,男,2006年进入山西日报社,现为《山西日报》财贸部记者,负责全省商务工作报道,曾先后在《山西农民报》、《山西日报》编辑中心工作。从业至今,先后获山西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共十余次。
   “连续4年,我的记者节都在上海度过。因为要参与进博会山西交易团相关活动报道,每年进博会期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11月5日,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山西之夜”活动现场,记者见到闫杰的时候,他正忙于采访中外嘉宾,穿梭于人群之中,脚步利落,语速飞快。他说,“对于参加进博会的记者来说,这是一场‘战役性’报道。因为时间短,任务重,仅会期内,山西交易团大大小小的活动就有近30场。每一场重要活动之前,都要提前做功课、把准采访时机,而且出稿要快,不误报社出版流程。”忙碌间隙,闫杰接受采访,回顾了这些年的从业经历和一些个人感悟。
  
  时间花在哪里 成就就在哪里
  
   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做好全省商务工作报道意义重大。所以相应的,负责商务工作报道,忙忙碌碌也成了常态。回顾2023年,除了全省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主题报道,闫杰还参与了我省“走出去”十几个省份活动的报道,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再到中西部。“感觉24小时都在忙碌状态,但我也乐在其中。”闫杰说。
   “只有在今年国庆节短暂地休息了一下,病了,所以节奏慢了下来。”闫杰感慨道,在老家的书房,看着中堂悬挂的对联:回首绿柳方飞絮,转瞬红梅又着枝,不由心生感叹,时间飞快,很多事想要去做,很多愿望没有实现。面对即将到来的40岁生日,想想走过的记者生涯,看看身边的朋友,自己成了那个坚持最久的人。
   “人生须臾,来不及回顾,转眼从事新闻职业已17年。”闫杰说,一个人把时间花在哪里,成就会告诉你。在《山西农民报》从事农业报道的6年、在《山西日报》编辑中心从事夜班编辑工作的8年、在 《山西日报》财贸部从事商务报道的这3年,那些曾经奔波在乡野山间、田间地头,住在农家炕头,替“三农”鼓与呼的日子仍时时萦绕在心头。那些熬夜到天亮,守护出版安全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而接手商务新闻报道,则像是闯入了一个全新赛道。不惧挑战,用心钻研,到现在,对于各类主题报道他都能从容应对。
  
  观察要冷静 笔端要有激情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执着地热爱它。”闫杰说,何为一个成功的记者?似乎很难定义。有时候他翻看曾经获得的一个个新闻奖杯,竟也激不起内心的波澜,那些充满欢笑泪水的日子均将随风而逝。但只要有新闻现场,他还是会凭着职业习惯参与其中。择一业白首,爱一行终老。成功不能靠别人定义,每个人都要遵从内心的声音活着,做自己的无冕之王。
   山西本土话剧《立秋》中曾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闫杰说,“无论记者岗位,还是编辑岗位,不要怕苦,都要努力去做,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日复一日地坚持,其实都是一种精进和修炼。对记者而言,从业时间长了,最害怕的是没了激情。观察要冷静,但笔端要有激情。”他说,如果一件事情,记者还没有弄清楚,就急于向读者文字输出,显然不会达到理想的报道效果。
   在日复一日的忙忙碌碌中,成就更好的自己。闫杰说,新闻界流传一句老话:脚底的泥土有多少,笔端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的情感就有多深。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提升脚力去探索、增强眼力去发现,把来自实践的积累转化成思考的脑力、表达的笔力,成就一篇篇新闻佳作。打好“四力”基本功,才能在新闻道路上走得更远。
   “回顾记者生涯,有多少经历值得回忆,有多少真情留了下来,还有多少机会可供选择?”闫杰说,把握短暂的青春,坚持年轻时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选择了,就不后悔。做自己的无冕之王,坚定从容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