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1月10日

太原、并州、晋阳的来历

  太原市,古称并州、晋阳、龙城等,简称并(bīng),山西省的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太原拥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是个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英才辈出的地方。
   古时,“太”与“大”通用,“原”是平坦开阔的地方,解释为大平原的意思。太原在古代有多种称呼,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古代太原,“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按:晋太原、大卤、大夏、夏墟、平阳、晋阳六名,其实一也”。也就是说,这六个地名,指的都是太原。
   太原:我国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载,“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大原即太原,玄冥师为水官。这句古语的意思是,金天氏少昊,他有一个后代叫昧,是一名治水的官员。昧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允格,一个叫台骀。后来,台骀继承父职做了治水的官员。台骀率领晋地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疏导了汾河、洮河,茫茫大水退去,变成了大平原,从此人们把这片大平原、广阔的盆地称为太原。
   台骀治理了太原等地水患,使得汾河流域内水流入河道,太原盆地告别了地底潮湿、民气郁淤的历史,人们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开荒播种,繁衍生息,太原文明从此开启。太原作为历史地名,出现在我国大地上,几千年未曾中断过,这在全国是极其罕见的。公元前247年,秦将蒙骜攻占了赵国的榆次(今榆次)、狼孟(今阳曲县)等三十余城。次年,“蒙骜攻赵,定太原”。太原作为行政区划,始于公元前246年,秦国在太原设立太原郡。从1927年开始,设为太原市。
   并州:据《尚书·夏书·禹贡》记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当时并州尚处于冀州疆域之内,并无“并州”之名。后以冀州南北太远,于是分置并州。汉代应劭说:“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逸周书·职方解》载:“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馀祁,其川虖池、呕夷,其浸涞、易。”据《舆地广记》载,西周时并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设置十三个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是其中之一,太原,作为行政区划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晋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晋阳城在晋祠泉水之北,故以晋水得名晋阳。晋阳是我国历史上一座非常重要的城池,由晋国正卿赵简子(赵鞅)派家臣董安于公元前497年之前筑造。
   春秋末期,晋国衰落,六卿豪横,相互展开激烈的兼并战争。赵简子汲取祖上灭门之祸的教训,决定在远离晋国都城的北部晋阳,打造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当时的晋阳建城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
   主持建城的是赵简子忠实的臣子董安于和尹铎,二人都是具有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的杰出人才。最早的晋阳城,为董安于所筑,是大城套小城的建筑格局,小城为官城,周回四里;外城为大城,周回二十七里。宫殿以铜为柱,墙体以坚硬而顺直的荆丛为壁,准备了足够的战争物资储备,在两次晋阳大战中发挥了军镇之城的重要作用。
   “晋阳”之名首见于《左传》。公元前497年,赵简子退守晋阳城,抵御晋国敌对公卿势力的追杀并扭转战局,取得了胜利。
   清徐,古称梗阳,春秋时晋置于公元前514年。晋阳是赵氏大城,梗阳是魏氏小城,在当时人口少、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没有十年以上时间,想要建造一座军镇大城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晋阳城应该是在公元前514年之前,就巍然屹立在太原大地上了。
  据《锦绣太原文史丛谈》

close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