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1月27日

习惯不等于应该

●郭孝实
  一种行为反复多次便成了习惯。一旦成为可惯,人们关注的是习惯是否延续,而忽略了习惯本身是否合理或合法,到底是可以还是应该。
      什么是习惯?《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习惯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有些习惯是无意识多次重复的结果,还有许多习惯是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反复实践而形成的。
   康·德·乌申斯基是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家,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也是俄国国民学校和教育科学的奠基人,是国际公认的自古以来世界最杰出的20名教育家之一。乌申斯基是对习惯问题研究最为深刻的一位。他分析说:经常把人所获得的经得住他以前所经不住的某些感觉或一系列感觉的能力叫做习惯。另外,他还补充道:“在通常的口语中,还应该把由于练习而强化了的某种能力叫做习惯。”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那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道:“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要道歉,午饭后休息,要学会观察周围的大自然等。”这个案例一方面说明童年养成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到,另一方面也反映习惯是经过培养或多次重复的结果。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人们总是非常适应存在的某种习惯,但很少去追问这种习惯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应该。一种习惯维持的时间越久,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就越固化,甚至会忘了习惯本身是什么,更不会去拷问习惯本身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应该”,甚至直接把习惯当成一种“应该”。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某个行为频繁发生时,它就会变成一种生活习惯。一旦同样的境况出现,自然而然就会关联产生类似的情绪、类似的反应和类似的行为方式。习惯会形成一种思维和行为的固有模式。人通常会在不经意间把“可以”当成“习惯”,继而把“习惯”当成“应该”。一个人被陌生人宽容或在得到恩惠时,大都会怀着感激之情。但当得到的宽容或恩惠越来越多时,就会慢慢习以为常,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随之最初的那点感恩心理不断淡化甚至消失。一旦得到的宽容或恩惠不如从前,就会不适应,直至心生不满。一些在领导岗位上待得久的干部,习惯了上下车有人开车门,出差有人拎包,下雨有人打命,讲话稿有人起草,久而久之把这些他人为他做的事情变成了一种习惯,最后在他脑海里形成一种认知,享受这些服务是他理所当然拥有的待遇。
   很多人在享受着别人对他不求回报的好,不仅习以为常,还会吹毛求疵地挑着对方的毛病。殊不知,对方所有的付出与包容,都是源于对我们的一颗真心、一份尊重,其中蕴藏了无限的善意和温暖。早上起床后,面对父母准备好的丰盛早餐,你顺口的一句 “快迟到了”“不想吃”带来的便是家人的一脸失望。我们错过的不仅仅是一顿早餐,而是天未亮便起身准备早饭的付出,是家人那份沉甸甸的爱。
   人是 “善忘”的,也善于“记得”。善忘是容易“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记得”是难以释怀别人犯下的过错和对自己的怠慢。人与人的交往,我们总是不经意就忽略对方带来的快乐,但却始终牢记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无法释怀这些错误,甚至因此抹杀了他们过去所有的好。相处多年的老友,因为一次意见不合便从此断了来往;血浓于水的亲人,因为家庭琐事便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很多关系原本可以维系长久,却因为很多人习惯对方对自己的好,只记得对方偶尔的不好,便让真心背道而驰,让真情分道扬镳。
   人生在世,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与其把他们的瑕疵全都装在心里,无限放大,不如学会感恩,多想想他们的好。有人关心我们、包容我们,那是源自对我们的爱或是他们的内心善良。朋友帮助我们、扶持我们,那是源自一片真心和热心。家人照顾我们、陪伴我们,那是源自血浓于水的亲情。别让埋怨占用了相守的时间,更别因为一点错,就忘记对方所有的好。没有一种付出是理所应当的,更没有一种爱是不怕辜负的。
   A同学每天早上把鸡蛋让给B同学吃,一开始,B同学感激不尽,但是久而久之,就觉得理所当然了。直到有一天,A同学把鸡蛋让给了C同学,B同学马上生气了,便质问A同学“为什么把我的鸡蛋给了别人”。B同学已经习惯了A同学每天把鸡蛋让给自己,并把它当成了应该,B同学已经忘了鸡蛋本来就是A同学的,给谁是A同学的权利。当习惯持续的时间一长,人就会产生一种认知:对自已好是对方的本分,一旦他没有一如既往地对自己好,就是对方的不对。
   现实中有很多人将“可以”“习惯”和“应该”混淆,把可以当成理所当然,甚至所求更多,其本质是以“我弱我有理”掩盖自己自私和贪婪的心理。
   看似荒谬的逻辑,可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善意者的亵渎,也会让一些做好事的人望而却步。我们期待这样的事情随着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发展而越来越少,从而使越来越多的民心向上向善,整个社会沐浴在一片祥和之中。
   有这么一对父母,因为参与了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早上到广场学习和排练剑舞,没有像往常一样为儿子和儿媳妇准备早餐。儿媳妇早上起来没有吃到现成的早餐便埋怨起来:“老了老了,反而光顾着自己玩乐了。”如果老夫妇没有和年轻人住一起,或者住在一起没有给子女做早餐的习惯,或许就不会落得如此怨言了。
   不仅父母与子女如此,夫妻间也常常如此。当一方习惯为另一方付出,换句话说,当一方习惯被另一方照顾、服侍,一旦有变化,就容易产生矛盾。同样都是上班族,男人回到家,习惯跷起二郎腿,或者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而女人却主动钻进厨房做饭。但从某一天开始,女人进厨房后,经常叫男人一起帮忙。男人烦了,开始对妻子大呼小叫,下班了找各种理由晚回家,由此引发家庭矛盾不断升级,基至闹到了离婚的边缘。可以看出,男人已经习惯了在家里不干家务活的生活,原本应该由双方共同承担的家务己经被默认为女人一个人的应该。
   这些就是典型的将“习惯”当作了“应该”的行为,而本来对方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大家也可以商量着做。矛盾的产生归根结底,是过于放任自己的“习惯”,言行失去了感恩的底色。人生在世,不管是对亲人还是朋友,都要从他人的一些习惯性付出中读到爱,时刻对他人的付出心怀感恩,切忌将这份难得的付出习惯之后,变成了理所当然,变成了应该。一念转变,幸福就在眼前。
   前文曾提过三国时吴国赵姬劝闺女出嫁后千万不要做好事的故事。赵姬说的那番话很复杂,既有哲学问题,又有道德问题,还牵扯到心理学问题。余嘉锡在其《世说新语笺疏》中为赵姬的话语心生感慨,他说:“盖古之教女者之意,特不愿其遇事表暴,斤斤于为善之名,以招人之嫉妒,而非禁之使不为善也。”大意是说:古代长者教育儿女的意愿是,不要故意做善事让别人知道,以招人嫉妒,从而使人认为你做好事是应该的。但并非说好事不可以做,怕的是他人习惯了这样做,甚而认为天生就该这样做。人与人之间,凡事讲究分寸。
   生活中、职场上,方方面面的实践,任何一方都应把握分寸、讲究章法,不要过度消耗对方的善意,也不能将善意的付出酿成悲剧。世界需要深思和反思,大道在人心,习惯只是可以的重复,并不是应该的义务,感恩和爱才是社会文明的主旋律。
  摘自《可以与应该》

/alidata/wwwroo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