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2月13日

方寸之间见天地 守正创新有作为

  人物访谈
  
   王敏杰,1989年出生,山西太原人,民盟盟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画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太原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太原市青年联合会常委、民族宗教党派界别副主任、学习专委会主任。先后被山西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及证书,太原市青年联合会授予青联委员履职优秀奖,共青团太原市委授予“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篆刻作品多次在省市及全国性书法展览中获奖、入展。
  
  
  本报记者 杨伟义 高静 
  
    山西青年报:请分享一下你与书法和篆刻艺术结缘的故事。
   王敏杰:我与篆刻的结缘,与其说始于兴趣,不如说是骨子里的天赋在恰当的时机萌动、生发出来。我最初选择学习篆刻是在9岁那年,五一路小学开设篆刻兴趣班,学到一定阶段后,首次投展便获得了“双龙杯”少儿书法篆刻展银杯奖,自此,在父母的支持下,一直坚持到现在。
   10岁那年,我跟随韩富龙老师学习,初入师门,他的教学很严格,要求不能只刻印,还要学习书法,尤其是篆书;与此同时,要求学习各种篆刻用的石料,用青田石在玻璃上打磨,直至石头不在平面上打转。后又学习临摹、水印上石、钤印等。以前的篆刻工具不如现在多且精良,我记得清楚,那时还须在玻璃上钤印,这样做一是能看出磨的石头是否平整,二是在没有软物的支撑下,能直观地看出线条的好坏。接下来的学习,则是规范刀法,老师要求我把以前学过的篆刻入门知识全部忘掉,从头再来。老师严格的篆刻要求对我产生的巨大影响,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学习阶段,直至现在。
   2010年,我到北京求学,先后在北京人文大学书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幸得遇到的两位老师皆擅长篆刻,专攻篆刻和理论知识。从那时起,我便从汉印、古玺入手,每日临摹,最多的时候一日可临三方印。后来开始投展,逐渐崭露头角。从那时起,不算临摹,我每年平均治印100多方,截至现在算下来也有数万方。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我也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越发感觉篆刻之精、深、难。我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篆刻的最高境界,但这不妨碍我喜欢篆刻并从中得到快乐。篆刻虽然只有方寸大小,但其艺术的冲击力、感召力,也如诗如画,耐人品味。
   山西青年报:篆刻与书法联系紧密,你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对于篆刻学习而言,有哪些好的建议?
   王敏杰:前人论篆印,谓:“秦汉印之能为万世法则,亦字法耳,故制印者,必先习篆,不然,尺幅之中,尚难平稳,况方寸之间乎,其欲求妥贴者难矣。”
   篆在先,刻在后,篆比刻更重要。这里的篆指的就是书法。篆刻离不开书法这是肯定的,在篆刻艺术的创作当中,应掌握最基本的篆法、章法和刀法。其中,篆法就是书法,排在第一位,这是因为篆是刻的基础。所以,学篆刻必先要学篆书,当然还应学其他书体。古今有成就的篆刻家,无不是著名的书法家。在他们的篆刻作品中,均能体现独特个性的篆书风格,书刻一体,确立了他们在印坛中崇高的地位。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更是以篆书为基础,利用刀刻方法,在印面上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称为印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等。
   对于篆刻学习而言,“印宗秦汉”是刻印的先贤留下的方向,取法秦汉,我认为是非常难的事情,秦汉印章的精彩与经典是后人所仰望的。一方面,学习篆刻之初必须要从秦汉开始,另一方面,秦汉印的高度又是令人高山仰止的,这就造成了比较矛盾的学习方向。我认为,学习不仅是手上的功夫,更取决于眼睛看到的养分,这决定了创作的高度。
   学习传统首先要了解传统、根植于传统,才能守正创新。守正,意味着守住正脉,从传统出发,首先把传统的基本功做好。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急于创新,它是在练好功底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对艺术的理解上各有不同,随着功力渐深,风格自然会显现。谈到守正,即向传统学习,自然离不开临摹。我们知道,临摹要做到神形兼备,“形”要尽量像,尽量接近并做到准确。但临摹不是一味地描摹,而是要站在古人的基础上总结他们的规则,总结艺术发展的规律,师古不泥。
   山西青年报:你个人最推崇或者最擅长的篆刻风格是?就篆刻的创作而言,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敏杰:我创作的风格主要围绕汉印展开。祝竹在《汉印技法解析》中称赞汉印“方正、平和、博大、醇雅”,又说它“既有庄严而雍容的气派,又给人以宁静、安详和稳定的感觉”。印章不仅仅是刻出来的,刻只是技术,还包含了对文字、章法、风格等因素的理解,在创作时,我更倾向于一鼓作气地完成线条质感的表现。我刻印很少修饰,最多修两至三遍,再不合适我就会选择磨掉重新刻。虽然修饰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我看来,节奏、力量这些才是我所追求的,过多的修饰会让这些力量感消退。“印虽小技而非小道。”篆刻艺术创作水平的高下取决于技术的熟能生巧,得心应手。形、势、神、韵在刀法笔意的熟练驾驭、和谐相生中得到实现。
   邓散木《篆刻学》中说:“姓名印以白文为正格。”我给朋友、学生们的姓名印基本都是以满白文为主,当然,也不能完全按照这句话去理解。对于一般人或者初学者而言,满白文这种篆刻风格更能让人接受。
   苏轼《论书》有云:“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我经常把这句话应用到篆刻创作当中,创作篆刻佳作最难,尤其表现心性与情感,在古法的大框架内表现自我。在创作时不应刻意求佳,应放松随意,自然能达佳境。创作时精神放松,心理处于弥散状态,自由发挥,不去冥思苦想,搜肠刮肚,会在不经意间忽然有所发现,有所想象。当然,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均能激发灵感,尤其新鲜的事或物。所以,艺术即是生活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孙光祖《篆印发微》提到:“书虽一艺,与人品相关,资禀清而襟度旷,心术正而气骨刚,胸盈卷轴,笔自文秀。印文之中流露,勿以为技能之末而忽之也。”篆刻创作始终就是要把人品、德行联系在一起。人品高,师法古,才能实现所篆刻内容的气韵生动。诚如古人所云:“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古往今来,中国的文化人以人品修养护航,生命力量筑魂,寄情于艺术创作,“印如其人”“书为心画”“人书俱老”,人品与艺品兼修。篆刻艺术也同样如此,在创作内容上实现传播正能量的社会作用。
   山西青年报:对于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何看法?
   王敏杰: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篆刻艺术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篆刻艺术由3000多年前古代印章凭信功能和制造技艺发展而来。古代印章是行使和受授国家机构权力、证明个人身份的凭信物。明清时期,印章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今天的印章除了沿袭古代印章凭信等功能以外,还具有艺术表达、情感抒发以及文化交流、陶冶情操、实用生活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所以,篆刻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的体现。
   我多次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宣传篆刻艺术的传承,开展公益课堂讲座活动,建言献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积极响应各级书法家协会号召,用书法和篆刻作品来歌颂、致敬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通过篆刻艺术这种传播形式,凝聚信心,鼓舞斗志。要让篆刻在新时代根植于传统,守正创新,向多样化、包容性发展,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传播金石之声。

l, text/xml, te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