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1月05日

《千里江山图》的前世今生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幅惊世名画,阅画无数的乾隆,为它提笔写下: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溥仪离开故宫时,性命堪危,却冒险把它随身携带。中国历史名画无数,可是唯有它,通篇青绿,千年不褪色,依旧泛着宝石的光泽。百年间,真迹仅对外展出4次,它就是北宋山水名画《千里江山图》,而这幅名画在成画前后的经历,让我们看到北宋末年的文人气象,这也让《千里江山图》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历史底蕴。
  
  通篇青绿 千年不褪色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年仅18岁的王希孟,画卷里绘制了50多座山峰、20余座山峦、20来座山岗和数十面坡、滩及大片水域。散落建筑有399栋屋宇,25座亭台,塔、坛各1座。水上还有11座桥、96条船。画中的生灵是368个人、13头牲畜、2只鹤还有3群飞鸟。为了达到千年不褪色的效果,12米长的桑蚕丝画布,所用青绿颜料,全部为珍贵矿物质原料,比黄金还贵。
   其虽然选材为普通的山水画,但是它并不是取材于实景。这幅画作中的山峰看走势应该是取自北方的太行山脉,而其下的水系则具有典型的江南风情,而且此图中的山脉大多是"之"字形走势,向高处以及左右延展,其中的主峰被周围群峰环绕拱卫,位置十分醒目,象征着君臣以及民众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而太行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作中华龙脉之一,这幅图中的群山壮丽巍峨,犹如飞龙在天。而山下的水系则蜿蜒流转,像极了一条潜龙蓄势待发。
  
  名画的流离身世
  
   作为创作者的王希孟少年时期在开封就读于“画学”。所谓“画学”是宋徽宗这个艺术爱好者的一项教育方面的创举,虽然仅存在了23年,但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出现的皇家绘画学院。北宋的统治者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需要,设立了专门为他们作画的翰林图画院,将天下知名画家网罗于此。这些画家平日在作画之余,也会交流美术技法,这让中国绘画理论迎来了大发展时代。
   创作《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就是在翰林图画院中成长起来的年轻画家,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画院做了学徒。他从小就展现出优秀的绘画天赋,这让画院中的老师十分喜欢,因此尽心竭力地教育他。王希孟的突出表现也引起了宋徽宗的注意,宋徽宗作为北宋皇帝,虽然在治国方面没有任何天赋,但是在书画方面却是难得的天才,他不但在工笔画方面有很高造诣,对于构图时的透视关系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平日里也会到画院中游玩,也曾经点拨过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就是王希孟在宋徽宗教导之后的作品。
   有宋徽宗的教授和帮助,《千里江山图》诞生了,但在那之后,王希孟再无其他作品存世。王希孟和他的作品,就像一场梦,来的美妙,去的干净。
  
  巅峰之作 咫尺亦有千里之趣
  
   在北宋的时候,皇帝经常会拿一些画院画师的作品当做奖励,将其送给有功劳的大臣。在宋徽宗得到 《千里江山图》不久之后,其就将这幅画作送给了自己的宠臣蔡京。蔡京得到此画后即在画尾题跋留念: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在北宋末年的时候,金国迅速崛起,他们在击败辽国之后不久就入侵了北宋,并攻破了都城临安,宋徽宗被金人掳走,而蔡京在此之前已经被贬谪,《千里江山图》也因此流落民间,直到清朝初年的时候,才被收入内府并被妥善保管。其在这段时间中的流离和北宋的衰落是那么相似,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深藏不露 名画为何展出次数少
  
   《千里江山图》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在重回故宫之前,它曾有过多位“主人”。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出逃时抛下大批的珍宝,其中就有《千里江山图》,琉璃厂的一个名叫靳伯声的人得到了这幅画。1949年后,中央政府发出行政命令,要求各级政府将清宫流出的文物归还给故宫。几年后,靳伯声把《千里江山图》捐给了国家文物局,文物局把它存放在故宫。1957年,修葺一新的故宫把这幅画登记在册,《千里江山图》正式重回紫禁城。
   重回故宫的《千里江山图》可以说是“深藏不露”——多年来也只展出了四次而已。为什么这么美的画卷却不能让人随时欣赏呢?专家表示,极易剥落的画面颜料是其中关键。由于《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很多矿物质的颜料,颜色很厚,时间长了以后,只要打开画卷,颜料就会掉落,损伤画作原貌。另外,这幅画是绢本。绢本是蚕丝,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这上千年的保存就很困难。开一次卷就会有丝折断,可以说每次开卷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对于开卷就会受损的《千里江山图》,首要任务就是保护。
   如果想要看到画的真迹,可能很多年都等不到一个机会,只能从看过的人那里猜想它的“盛世美颜”,而王希孟在仅十几岁的年龄,便能绘出这样一幅画,他的笔墨探索着艺术的边界,如同一个年少的探界者一般,在山水画的领域一路前行,最终登上青绿山水画的巅峰,将自己最年轻活力的岁月与山水的美景都封存在了画中。
  本报综合

ooter" style="t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