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1月11日
太重集团太原重工技术中心焊接工艺研究所电焊工樊志勤

技能报国“焊”出精彩人生

  本报记者 陈彤
  
   日前,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建议名单进入公示期。其中,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工技术中心焊接工艺研究所的电焊工樊志勤进入提名奖建议名单。
   樊志勤参与的多项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曾荣获中华技能大奖、中国好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国资委道德模范、太原好人、时代新人·晋阳工匠等荣誉,是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太原市政协委员、国家级技能大师,享受国务院和山西省政府特殊津贴。
  
  精工匠心 献身装备强国梦
  
   1998年,樊志勤进入太重工作。为了练就一手好的焊接功夫,一有空他就拿起焊枪在试板上练习,达到近乎痴迷的程度。那些年,初出茅庐的他,眼睛里常常布满了血丝,脖子和手臂被飞溅的焊花烫起了一个个水泡,留下了一个个伤疤。几年下来,他就练就了一手“绝活”,钢板焊缝平直整齐,钢管焊缝圆润光滑。而且,左手可以和右手一样灵活焊接,甚至可以利用镜子反射进行焊接,经他的手完成的焊接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正是凭着这种执着和敬业精神,樊志勤成为掌握各种焊接技术诀窍的全能焊工,承担了多项急难险重任务,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
   在国家重大工程——三峡水电站超大型桥式起重机的研制中,樊志勤提出精准预制上拱和旁弯的尺寸,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实时对变形量进行测控,确保了产品质量,使我国在超大型桥式起重机制造领域领跑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樊志勤还临危受命赴卫星发射基地处理发射塔架问题,确保了“神舟八号”飞船按时发射,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保驾护航,受到高度赞赏。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6000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的焊接中,樊志勤
  通过分析工艺试验数据,提出10余种操作技术配合的生产工艺,使产品一次性焊接成功,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要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攻坚 勇攀技能新高峰
  
   创新就是生产力。多年来,樊志勤不断创新技术,解决了多项生产中的重大难题,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樊志勤创新的“油膜轴承合金连接”工艺,使产品成本降低56%,每年可节约成本1300余万元,累计节约合金成本1.5亿元,技术成果在宝武等国家重点钢铁行业和新能源设备中应用,并入选2022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成果展;研制的“焊剂配合细丝电源”操作工艺法,实现了焊缝质量I级合格率98%,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改进的调整中部槽封底焊位置操作法,使产品质量提高了30%,生产效率提高了15%,每年可节约成本246万元,已在同行业中进行推广,并获得山西省创新成果二等奖;攻克了世界最大350MN多向复合挤压机立柱(重量660吨)出砂孔封焊的难题,直接挽回经济损失达4500余万元,为国家海洋高端油气装备的成功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些年,樊志勤解决了1100余项疑难杂症,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累计挽回经济损失1.1亿元。
  
  言传身教 名师带徒满园春
  
   作为高技能领军人才,樊志勤与省内外30余名技术技能人员和生产骨干,创建了国家级“樊志勤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同时也是“国家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矿山采掘装备及智能制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焊接工艺研究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焊工实训基地”“山西省职工实训基地”“山西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山西省焊接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立足岗位搞科研,带领团队抓攻关。樊志勤充分发挥工作室平台的团队作用,累计完成科研技术攻关192项、成果转化120项、制定国家及企业标准25项、国家授权专利22项。他与团队摸索出的低温钢脉冲焊工艺法、深熔弧技术操作法、焊缝去磁操作法等先进操作法,在省内外得到深入推广和广泛应用,累计解决重大生产难题数千项,成为装备制造业首屈一指的技术攻关先锋队。
   樊志勤先后培养32名高级技师、51名技师,经他多年指导培养,韩志宏、杜奇锋、魏杰、薛利欣、王新杰、陈泽民等公司职工30多次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近年来,他为公司和兄弟单位作各类专题讲座120余场,先后培训6000余人次,在多个省市开展工匠励志报告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上百场,听课人数上万人。
   20多年来,从一名普通焊工到高级技师,樊志勤用手中的焊枪焊出了自己的精彩,书写了产业工人技能报国的无悔人生,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伟大梦想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