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2月06日
我们的新时代·2022青春印记

共青团山西省委社联部 凝聚青年社会组织跟党奋进的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郭丽菲

  在运城,垣曲县德孝文化志愿者协会与交警部门紧密配合开展文明出行、安全护学活动;在吕梁,团市委牵头成立了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招募39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各类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538次;在阳泉,盂县新成立青年婚礼服务协会,为青年提供联谊交流、婚庆策划等服务……
  过去的一年,山西省各级团组织广泛动员青年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参与到社会治理各个环节,贡献青春力量。

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阐释

  2022年11月14日,团洪洞县委召开了“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洪洞县青年社会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宣讲结合青年工作实际,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全面宣讲和深入阐释。
  过去的一年,我省各级团组织动员5000余名青年社会组织成员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和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全省征集青年社会组织反响300余条、心得体会100余篇。
  紧紧围绕建团一百周年和党的二十大召开两个主题主线,积极开展青年社会组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年共开展140余场学习交流会、座谈会等主题活动。
  据统计,我省县级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已注册370家,每个县实现文艺体育、志愿服务、创业就业三类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全覆盖,逐步构建县域团属青年社会组织与团的基层组织有效互动的基层组织格局,为增强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和联系服务青年能力拓展组织依托。为进一步规范青年社会组织团建工作,深入基层开展团建指导工作,组织青年讲师团常态化深入青年社会组织开展宣讲20余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团聚“新”青年 点燃“新”力量

  “外卖小哥”、网络作家、街舞青年……随着社会发展,新兴领域青年群体越来越多,服务引导新兴领域青年群体,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的主要任务之一。
  “找得到、联系上”是共青团做好新兴领域青年引领服务工作的第一步。为深入了解我省新兴领域青年群体情况,团省委社联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摸底调查。截至目前,我省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约48000余人,他们活跃在互联网、文化创意、生活服务等新业态领域,成为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创新先锋。
  为凝聚新兴领域青年力量,激发新兴领域青年活力,团省委社联部以“喜迎二十大”为主题,动员新兴领域青年推出刻瓷、音乐MV、剪纸等各类文创作品10余件;组织新兴领域青年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关爱残疾儿童”“传承雷锋精神,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场;发挥部分新兴领域青年特长,创新性开展课业辅导,以美育趣、以美育智、以美育心、以美育德,服务学生60余人;组织新兴领域青年走进大同市灵丘县、吕梁市石楼县,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新时代 艺起来”新兴领域青年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活动。
  为了让新兴领域青年感受团组织的温暖,在春节等传统佳节组织不同形式的慰问活动,深入快递物流园区、大街小巷,为美好生活的创作者、守护者送去温暖慰问;联合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山西省作家协会开展第三届山西网络作家培训班,近40名知名网络作家参加培训班和座谈会;面向新兴领域青年开展“青社学堂”系列培训30余场,组织 “外卖小哥”、文创工作者等150余名新兴领域青年参与活动。
  2022年年初,团省委社联部提前谋划部署,一年内通过“线下走访+线上互动+社交媒体矩阵助推”结合的方式,密切联系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现已初步建立团省委本级300人、市级团委直接精准掌握120人、县级团委直接精准掌握60人的全省6000名新兴领域青年人才库。

激活社区治理“青春密码”

   2022年7月14日,团太原市委联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在尖草坪区朝阳社区举办了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太原市社区青春行动巡回义诊启动仪式”。巡回义诊是团太原市委持续深化 “社区青春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2022年以来,我省各级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青春行动”。
  过去的一年,根据团中央工作要求,山西省共青团完成了 “社区青春行动”8个试点社区的评估工作。8个试点社区全部建立起 “基层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社区团的工作体系,依托社区建立各类青年社会组织39个,成为提供公共服务、凝聚工作力量的有力抓手;建立志愿者队伍11支,服务覆盖社区青少年16669人。此外,山西共青团发挥组织动员优势,为每个社区对接1个市级青联界别、1家青工企业,助力行动实施。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格,也是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新空间、主场景。按照团中央的项目指导,各试点社区全部常态化实施“四个社区”服务项目,并围绕太原市创建文明城市开创了“靓丽星期五”服务项目,开展各类活动累计服务时长3363小时,在实践中分别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工作机制。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的身影。各地按照团中央项目书任务要求,扎实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重点群体关爱、青年就业辅导、社区环境美化等服务,积极参与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团吕梁市委多次与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党委沟通协调,争取项目活动阵地的支持,指导健全团干部述职评议、推优入党、创新激励和少先队员成长档案管理、积分管理、入团标准等一揽子制度;大同市灵丘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存孝社区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惠及居民约52860人次;长治市平顺县结合自身特点,在安置社区设立公益图书馆,供社区居民学习阅读,并适时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积极探索,多点开花,“社区青春行动”的一次次生动实践,激活了共青团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池春水”。

环保青春力量不断涌现

  2022年年末,在朔州市恢河桥东河段,身穿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对河岸边的白色垃圾、杂草落叶等进行集中清理,并对恢河沿岸设施和环境进行了巡查。这是团朔州市委联合市河长制办公室、市水利局,开展的“关爱河湖,保护母亲河”巡河护河行动。
  过去的一年,我省各级团组织整合工作资源,联合省“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11家成员单位持续开展“美丽山西·青春行动”,大力推进“保护母亲河”“三减一节”“垃圾分类·青春助力”等工作;联合省河长制办公室开展“关爱河湖,保护母亲河”全省联动巡河护河系列活动,号召广大青年做珍惜河湖资源、保护河湖生态、维护河湖健康的倡导者、践行者,合力打造安全河湖、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此外,以山西省青少年生态环保联盟为枢纽,联系全省青少年环保社团及骨干力量,搭建全省青少年生态环保活动交流平台,实现全省青少年生态环保活动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
  2022年6月,在大同市新荣区孤山水库附近,蓝天救援队队员当起了“河小青”,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环保理念,美化生态环境。为响应团中央 “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号召,推进“‘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净滩行动,我省各级团组织扎实推进“我是河小青”志愿行动,组织青年志愿者赴湿地、河滩开展垃圾清理、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全年共开展100余场,参与2200余人次。
  在“光盘打卡”行动中,全省62416人参与、光盘打卡849902次,持续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树立起粮食安全意识。同时,组织全省26所高校参与、“做节约粮食践行者”主题活动,累计打卡56609次,位居全国第四,通过简单参与、人人参与,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新时尚。
  过去的一年,共青团组织广泛动员青少年参与义务植树2万余人次,组织义务活动120余场,种植树木2万余株,在全省形成了植绿、护绿、爱绿的浓厚氛围;在环保主题日开展 “凝聚青春力量 绽放翠绿光芒”“绿色骑行”等环保实践主题活动,全省各地累计开展各类环保主题活动300余场,覆盖1.5万余人次。
  在三晋大地,处处涌现着环保青春力量,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努力营造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