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2月12日

太原税警联动破获虚开巨额电子票案


    本报记者 李睿

  日前,太原市税务局重点查办的虚开电子普通发票团伙案终于告破。该团伙案认定案件主体虚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2万余份,受票方分布全国30多个省、市、区,涉案价税金额合计10亿元。
  太原市税务局稽查局高度重视 “以数治税”,善于在日常税收数据分析对比中寻找案源,通过税收大数据比对统计发现一虚开电子普票团伙。该团伙案涉及的100多家公司不仅注册在山西,还有部分注册在广州、深圳、苏州等地。这些公司具有共同的鲜明特点:一是成立时间比较集中,绝大多数为2022年4月之后新注册的;二是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投资人等“六员”的信息显示集中在十余人,且年龄普遍小,多为重庆、贵州籍,相互交错、重复度高,团伙作案特征明显;三是所有公司均为典型的 “有销无进”企业;四是不同省、市注册的公司使用同一台电脑开票,不符合经营常规。以上几点具有典型的虚开发票特征,仅注册在太原的84户公司就开出1万余份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涉案金额近8亿元。
  稽查人员实地进行查验,发现这些企业的注册生产经营地址虚假,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的联系电话均无法接通,其银行开户信息均为虚假或不存在,为典型的“三假”企业。随之,进一步调取涉案公司在金三系统的预留信息,发现这些涉案企业的发票全部邮寄到同一个地址,纳税申报显示在山西,但开具发票地址却显示在省外,确定其存在团伙虚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嫌疑。
  锁定目标后,太原市税务局果断启动税警联络机制,迅速将案件线索移送给太原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成立“9·22”税警合作侦办专案组。疫情期间,专案组多次召开税警联席视频会议,及时交流信息、密切沟通研判,为案件及时告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专案组通过一户受票企业的QQ信息追查到售卖发票的“二道贩子”刘某,并在深圳将其抓获。随后通过技侦手段,“锁定”广州的沈某、太原的吴某、重庆的周某、汕头的吕某、深圳的刘某等,经过缜密的逻辑推理,确定整个案件人物关系网的核心就是太原的吴某。
  收网后,查明其作案手法是:重庆的周某在当地购买了 “三件套”——身份证、手机卡和银行卡,并将这些信息卖给太原的吴某。吴某以此注册公司,再把开票设备及发票邮寄给汕头的吕某和广州的沈某用于虚开电子发票;吕某和沈某通过二道贩子刘某卖出发票后,将大部分非法所得“上贡”给“老板”吴某。
  3月初,专案组对各地犯罪嫌疑人实施统一收网行动。当日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现场收缴用于作案的开票电脑、手机等作案工具。稽查人员当场对开票电脑的相关数据进行核对,成为案件突破的关键证据,审讯中,犯罪嫌疑人对其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9·22”虚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案在税警联动协作中告破。截至目前,税警共出动办案人员30多人,打掉虚开窝点3个,共采取强制措施25人。认定虚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2万余份,涉案金额达10亿元。随后,太原市税务局根据相关流程规定,将案件所涉及的省外开票企业函告其所属税务机关,彰显出全国税务通力协作、打击打虚“一盘棋”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