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4月23日

全方位优化少先队事业发展环境

———山西少先队体制机制保障工程综述


    本报记者 王新嫄

  省委分管领导担任省少工委名誉主任,示范带动各级党委落实少先队工作领导责任;
  省、市、县党委定期听取少先队工作汇报,并将少先队工作纳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内容;
  各级政府将少工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共青团履行全团带队职责,从干部配备、资源分配、资金保障等方面支持少先队开展工作;
  ……
  这些成绩,是山西少先队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 作 的 意 见 》(以 下 简 称《意见》),努力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社会协同的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的结果。
  五年来,省少工委大力实施少先队体制机制保障工程,促使关心支持少先队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全省少先队事业发展环境得到全方位优化。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开启少先队工作新征程

  少先队是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承担着为党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任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少先队始终朝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自2021年《意见》出台后,中共山西省委高度重视,迅速部署,2月8日批示要求由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共青团山西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牵头,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7月2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不断推进少先队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团省委调集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深入领会《意见》精髓,综合研判我省少先队组织现状,按照“立意高、落点实、可操作、见成效”的编写目标,对《意见》精神分解细化、破题立项,起草山西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7月15日,中共山西省委印发《实施方案》,对做好新时代山西少先队工作作出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为推动山西少先队事业实现新突破、开启新征程提供了政策性、全局性、方向性、指导性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2022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和省委《实施方案》,明确了由省委副书记担任省少工委名誉主任、省政府分管教育的副省长联系少先队,示范带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更好落实少先队工作领导责任;全省117个县(市、区)全部明确少工委名誉主任与政府联系领导;首次将少先队工作纳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84个县将少先队工作纳入中小学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指标……党建带团建、队建取得了历史性、制度性突破。
  2023年,全省11市少工委换届工作得到当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由各市党委负责同志担任名誉主任、市政府负责同志联系少先队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得到逐步完善。
  五年来,我省持续加强党对少先队的全面领导,推动省、市、县三级党委负责同志担任同级少工委名誉主任、政府负责同志联系少先队工作的制度要求有效落实,党委定期听取少先队工作汇报、将少先队工作纳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内容的机制普遍建立,开启了山西少先队工作的新征程。

履行全团带队责任 带领少先队实现新发展

  五年来,山西共青团积极履行全团带队政治责任,带领少先队实现新发展。出台全团带队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压实团省委各机关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全团带队责任,不断从干部配备、资源分配、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省、市、县团委负责同志担任同级少工委主任制度,全省117个县(市、区)实现团委书记担任少工委主任全覆盖,并配备专挂兼副主任481名;明确在全省共青团年度考核中,少先队比重达到20%。全省少先队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推优入团,是党、团、队育人链条中的重要环节。省少工委不断规范和加强少先队推优入团工作机制,调动精锐力量为拟发展对象开展好团前教育,把好推荐质量关。
  2018年设立的“山西省红领巾公益基金”,是我省履行全团带队责任的具体实践。该基金秉持“来自少先队员,服务少先队员”的宗旨,自成立以来持续开展点亮“微心愿”、希望之履、希望的书桌、“红领巾爱心一元捐”等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引领队员们在少先队这所大学校里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从小在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今年春节期间,团山西省委、省少工委、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面向全省困境儿童发起2024“微心愿”征集活动,短短12天时间收到2792名困境儿童的“微心愿”。随后,省青基会开通“微心愿 大梦想”小程序,呼吁全省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认领“微心愿”,助力困境儿童圆梦。4月初,首批许下“微心愿”的困境儿童在共青团、少先队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小小愿望,内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

职能部门协同联动 搭建少先队工作新平台

  少先队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少先队员的日常学习在学校,少先队和基础教育拥有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任务。
  五年来,省少工委全面深化团教协作。推动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5个,并将70%以上的少先队总辅导员或少工委负责人聘为当地政府督学;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联合下发的省级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质提升计划中,明确要求各级团、教、少每年至少联合开展一次调研或督导,并向同级党委进行汇报;全省83个县(市、区)在推进“双主任”工作中“高配”少工委主任,由教育部门“一把手”兼任。
  少先队工作是一项事关红色江山后继有人的战略性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在实施少先队体制机制保障工程的过程中,省少工委持续强化与党政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增补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等9个单位为省少工委席位制委员;争取省人社厅支持,在全省少先队先进集体与优秀个人评选表彰中新增“星星火炬奖”类别,作为关心支持红领巾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最高荣誉;争取省总工会支持,将全省少先队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优胜者纳入“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11个市、105个县(市、区)将少工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38个省直部门联合开展与少先队相关工作15项,将少先队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校园创建。
  寒假期间,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少工委等,启动寒假爱心托管服务活动,带领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了解春节习俗、学习非遗技艺、增长知识见闻、培养劳动习惯,度过了一个多姿多彩、五彩斑斓的快乐寒假。在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荔竹社区,“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用一场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少先队员们知道,生活中炒菜用的盐,会随着音乐声的高低“翩翩起舞”;太铁一社区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义务辅导少先队员们高质高效完成作业,并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开展课外阅读、手工折纸等活动,拓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新绛县大学生志愿者带着小队员们组装出一台台反冲小车和太阳能小车;夏县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少先队员进行课业辅导,并开展了朗诵、阅读、绘画等特色课程,让队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全方位发展;绛县组织 “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公益课堂,利用视频、心理知识、教育戏剧等让少先队员们了解反诈知识,筑牢防骗“防火墙”……
  五年来,山西少先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辅助作用,为少先队员创设亲情陪伴、心理辅导、兴趣培养、权益维护、社会托管等更多公益项目,形成社会化教育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少年儿童工作领域专家学者、青联委员、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的支持作用,推动各方面力量加入到少先队工作中。全面优化少先队工作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依托强有力的党建带团建、队建顶层设计,和省、市、县青少年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建立与各成员单位的有效日常沟通协调机制,主动上门争取支持,以专项政策、重点项目等形式形成关键性举措,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少先队工作的支持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少先队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