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9月30日
青春献礼祖国 三晋绽放华章

“伙伴计划”掀起山西青少年爱国热潮

本报记者 郭丽菲 通讯员 高雄兵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喜庆时刻,三晋大地上一场场洋溢着青春与爱国激情的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共青团山西省委的统一部署下,承接2025年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的19个青年社会组织,联动全省各项目实施社区,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的系列庆祝活动。各地青少年以非遗体验、手工创作、环保实践、国防教育、歌声咏唱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情祝福,展现了新时代山西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伙伴计划”项目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动能与深厚的家国情怀。

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源远流长的三晋文化,是滋养青少年家国情怀的肥沃土壤。各地活动巧妙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让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厚植文化自信。
  在吕梁汾阳市南薰社区,汾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搭建了“非遗传承+爱国教育”的社区互动平台,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汾阳地秧歌”成了连接青少年与家国历史的生动纽带。非遗传承人不仅讲解技艺与文化内涵,更手把手教导孩子们敲击鼓点、舞动身姿。“这鼓点里,藏着咱汾阳人的生活,也藏着时代的脚步。”传承人的话语,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将“青春护非遗”的理念深深植入孩子们心中。
  剪纸艺术则在不同地域绽放出别样风采。临汾市浮山县东街社区的青少年在省级非遗传承人郑洪峨指导下,巧手剪出《旗耀中华》《红韵传承》《童心颂祖国》等作品,五星红旗、天安门、和平鸽等元素跃然纸上,传递着赤子之心。在隰县学府社区,曹彬细致讲授剪纸技法,孩子们则将爱国情与家乡味巧妙融合,山西省地图、晋南建筑、隰县特产玉露香梨等本土元素与国旗、华表、心形图案交织,创作出“心向祖国、情系家乡”的独特图样。“我剪的玉露香梨代表了隰县,把它放在中国地图里,代表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一名参加活动的孩子自豪地说,也道出了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怀的深度融合。
  此外,在晋中市平遥县城西街道东昇社区,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了推光漆器、木板年画、皮影戏的精湛技艺;大同市浑源县思源社区的孩子们在“晋韵承初心 青春颂祖国”剪纸活动中,感受晋派剪纸线条流畅、构图饱满的艺术特色,用红纸和剪刀诉说对祖国的深情。
  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而是可感、可触、可参与的鲜活实践,在青少年手中焕发新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

多彩活动点燃爱国激情

  除了静态的非遗体验,我省各地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动手实践环节,让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在青少年具体的创造与体验中变得可亲可感。
  来自太原古交市青年路社区的“小小艺术家”们,在古交市众熙公益协会提供的空白相框上挥洒创意。他们用画笔勾勒长城轮廓,用鲜艳的红色描绘五星红旗,用稚嫩的笔迹写下“祖国妈妈,生日快乐”“我爱我的祖国”等真挚祝福。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相框画,是孩子们献给祖国最纯真的礼物。
  汾阳市南薰社区的青少年则精心绘制爱国主题书签,大家围坐在一起,拿起画笔勾勒鲜艳的五星红旗、天安门城楼、绽放的礼花等元素,用色彩传递对祖国的祝福。方寸间,承载了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
  平遥县新未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带领青少年走出教室,走进双林寺、日升昌票号、镖局博物馆,聆听家乡的红色往事与晋商传奇,在历史文脉的探寻中感悟家国变迁。大家还制作寓意吉祥的花馍、体验平遥碗托制作,从“家乡味道”中激发建设家乡的热情。
  阳泉市矿区赛鱼社区的活动别具匠心,市城区义家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邀请新就业群体代表与青少年共同参与主题活动。大家一起制作国庆主题创意蛋糕和冰皮月饼,在协作互动中,传统文化与爱国情怀悄然融合。活动尾声,志愿者们还对社区老党员和居民进行了慰问,传递着节日的祝福与社会的温情。
  这些寓教于乐的手工与实践,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祖国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绿色行动涵养家国情怀

  爱国,不仅体现在歌声与创作中,更体现在具体的行动和对家园的责任担当上。运城市爱心驿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盐湖区华源豪庭社区举办了一场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的环保实践活动,为国庆增添了一抹清新的绿意。
  参加活动的20组亲子家庭在绿色签到墙上许下“守护绿水青山”“做环保小卫士”等承诺,在“环保知识盲盒”问答间学习环保知识,在“环保标语拼拼乐”中加深对环保理念的理解。此刻,“环保”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闲置物品交换是活动的“核心亮点”。大家通过自主协商、“以物换物”的方式,不仅让家中书籍、玩具、装饰品等闲置物品再利用,也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家国情怀,将“绿色低碳”的种子播撒在心中。
  活动尾声,当孩子们齐声喊出“绿色行动迎国庆,低碳生活践爱国”“我爱你,中国”时,环保意识已升华为一种具体而微的家国情怀表达,“守护绿水青山”从口号变成了触手可及的行动约定。

国防教育筑牢青春志向

  铸魂育人,需要榜样的力量和精神的感召。各地活动注重邀请特殊嘉宾,开展沉浸式国防教育,激发青少年爱国拥军、立志报国的豪情。
  团太原市娄烦县委、县非遗协会特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民兵代表高燕,以“听、看、说、唱、誓”多维互动的方式,深情讲述阅兵训练背后的汗水与荣耀,示范铿锵有力的队列动作。“能站在阅兵场上,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是我一生的荣耀。那一步步踏出的,是对祖国的忠诚,是对责任的坚守。”她朴实而真挚的分享,深深打动了在场的青少年,爱国的种子在大家心中悄然扎根、萌芽。“听完高燕姐姐的故事,我知道了爱国不是一句口号,是要像她一样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孩子们的感言道出了榜样的巨大力量。
  晋中市寿阳县曲艺家协会联合县恒阳社区,将课堂搬进了县武装部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在志愿者讲解下,重温家乡的红色记忆与军民共建国防的光辉历史;在教官指导下,学习内务整理、佩戴防毒面罩等基础国防技能;通过观看阅兵盛典,感受国家强大的磅礴气势;制作国庆主题手工,将内心的震撼与向往具象化。一系列“文化浸润+实操教学+观影励志+手工寄情”的“组合拳”,让国防教育不再枯燥,引导青少年从认知走向实践,在心中筑牢国防安全的基石。
  大同市灵丘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带领县迎宾社区的青少年,探寻平型关大捷的红色底蕴和觉山寺等文化地标,从家乡厚重的历史文脉中汲取精神力量。活动尾声,《强军战歌》的雄壮旋律响彻全场,孩子们佩戴红领巾,高声传唱,用歌声传递对强军事业的支持,奏响立志报国的青春强音。
  歌声嘹亮,唱不尽对祖国的深情;巧手匠心,绘不完对未来的憧憬,我省青少年的爱国情和报国志在一场场活动中被点燃。此次遍布三晋大地的“我爱你,中国”主题活动,是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服务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核心功能的生动实践。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政治启蒙、党史教育、国情形势、道德养成、传统文化等元素巧妙嵌入全程,成功打造了一系列“互动式”“沉浸式”的思政课堂。
  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通过非遗传承、实践体验、榜样引领、环保行动等多维路径,不仅营造了热烈喜庆的国庆氛围,还有效引导广大青少年在触摸历史、感知时代、践行责任中,将“我爱你,中国”的赤诚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他们心怀“国之大者”,立志投身“强国有我”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未来,“伙伴计划”将继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更好地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在三晋大地谱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