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 多维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高静
9月26日,山西银行业保险业2025年第3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会上,大同金融监管分局、朔州金融监管分局、国开行山西省分行、农发行山西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以及山西银行分别介绍了各自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地方经济转型、服务省级重点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等多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大同金融监管分局 多举措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加速跑”
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繁荣的“毛细血管”,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方面作用重大。大同金融监管分局推动机制有效运行,成效显著。截至今年8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41%,为中小微企业授信、贷款金额位居全省前列。
在夯实协调机制工作基础方面,大同金融监管分局第一时间组建专班,推动市县两级机制建立;强化政策宣讲,通过微信群、政策解读会议等破除信息不对称;强化协同配合,加强监测分析,联合多部门解决共性与个性问题。
“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全面开展。从覆盖面发力,一季度完成15.75万户企业首轮全覆盖走访,至8月末累计走访27.37万户;从精准度发力,鼓励银行结合实际情况走访,开发适配信贷产品,推动多种融资方式发展;从重点性发力,单列外贸板块,向银行推荐外贸企业,实现全部授信并放款。
为推动实现“应贷尽贷”,该分局推进数据赋能,引导银行用好线上平台;推进修复指导,消除企业不实负面信息;推进政策协同,提升信贷人员积极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同时,该分局健全政策落地机制保障,抓好政策宣传引导、督促落实,并开展“五优化五提升”专项行动,印发方案细化20条措施,激发银行内生动力。
下一步,大同金融监管分局将持续深化工作机制,提升重点领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为辖内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朔州金融监管分局 发挥引领作用“贷”动经济回升向好
2025年以来,朔州金融监管分局引领全市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截至8月末,银行业总资产、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均较年初增长,存贷比提高;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风险保障和赔付支出也实现同比增长。
在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上,该分局纵深推进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个行动方案。科技金融方面,推动4家银行、2家保险机构进驻创新驱动平台;绿色金融打造监管闭环,助力低碳转型;普惠金融实现保量、稳价、优结构;养老金融联合多部门推送养老机构信贷需求;数字金融搭建“助企融资码上办”平台,推出信贷产品电子宣传册。
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聚焦朔州市委、市政府目标,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同向发力。支持新型工业化,为省市重点工程、陶瓷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授信融资;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联合推送“白名单”项目;助力“三农”稳定发展,加强涉农金融支持。
此外,该分局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取得新成效,推动地方特色保险取得新突破,探索“融资+融智”综合服务新模式。未来,朔州金融监管分局将继续落实重点任务,全力支持朔州全方位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国开行山西省分行 全力支持省级重点工程建设
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立足基础设施银行职能定位,鼎力支持山西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贷款余额长期居全省金融同业首位。作为省级重点工程融资主力,2022至2024年,该分行向省级重点工程累计授信超2000亿元、发放贷款超1000亿元,授信与发放量均居同业首位。截至2025年8月末,支持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96个,当年新增授信450余亿元、新增发放超200亿元,新增量均居同业首位。
该分行金融服务有三大特点:其一,职能定位、机构特点与省级重点工程高度契合。其二,聚焦省委省政府关注项目重点发力。紧跟决策部署,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外部沟通对接。其三,精准匹配差异化政策支持。在资源保障、让利实体经济、贷款期限匹配、绿色通道等方面,为省级重点工程提供全方位支持。
下一步,该分行将积极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聚焦国家战略在山西落地实施,持续发力,服务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农发行山西省分行 牢记嘱托扛使命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十四五”以来,农发行山西省分行全力服务国家战略与“三农”事业,累计投放贷款超1800亿元,截至今年8月底贷款余额1782亿元,较初期增长775亿元,为山西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在保障粮食安全上,该行发挥政策性粮食收储专办银行作用,“十四五”以来累放超百亿贷款保障储备粮供应;支持市场化收购,累放7亿元贷款;服务“两藏”战略,累放农地、农技贷款超百亿;保障农资供应,累放44亿元贷款。
聚力农业现代化,以多元金融服务助力农业全产业链提升。支持“特”优”战略,累放52亿元贷款;畅通流通渠道,累放75亿元物流体系贷款;打造创新高地,累放28亿元贷款;助力融入双循环,累放63亿元涉农外汇贷款。
服务交通、水利、新型城镇化建设,累放农村路网贷款80亿元、水利建设贷款195亿元、城乡一体化贷款174亿元;服务国家“三大工程”,累放城中村改造等专项借款和贷款,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地中贡献了积极的政策性金融力量。
聚焦美丽乡村,践行“两山”理念。累放595亿元衔接贷款覆盖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累放693亿元贷款;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放194亿元贷款;支持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累放58亿元贷款。
未来,农发行山西省分行将继续坚守职能定位,围绕决策部署,聚焦重点领域,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服务山西发展,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 坚守职能定位 助力山西全方位转型
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坚守政策性银行定位,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8月末,该行各项业务余额720亿元,“十四五”期间新增投放超1400亿元,政策性金融效能进一步释放。
在服务外贸上,该行是“引领者”。积极承担职责,印发方案明确目标,既支持省内外贸骨干企业,又帮扶民营小微企业。截至8月末,对外贸易贷款余额240亿元,“十四五”期间新增投放1100亿元。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践行者”,该行加大信贷投放,今年1至8月累计发放“一带一路”贷款40亿元,“十四五”期间新增350亿元。相关项目改善当地民生,还推动跨境福费廷等业务落地,为企业提供融智服务。
聚焦制造业转型,该行是“赋能者”。编制营销地图,加大对专精特新等企业支持。截至8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超190亿元,为科技企业等提供金融支持。
此外,该行还是外汇贸易便利化的“推动者”,降低企业成本,优化服务;是政银企共赢的“联结者”,与多部门联动协作,为企业提供融智服务,还撮合企业合作,助力外贸提质增量。
下一步,该行将坚守职能定位,以更优质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助力山西发展。
山西银行 擦亮“晋馨”品牌 彰显“金融为民”担当
2025年,山西银行围绕山西省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增强金融服务多样性、普惠性与可及性。截至6月末,其注册资本在全国125家城市商业银行中位居第三,总资产等规模显著增长,为地方发展筑牢资金基础。
该行以“晋馨服务”为核心,将晋商文化融入其中,践行“随心 随身 为您”理念,创新“金融+”模式。在金融助老方面,构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近300个网点开展适老化改造,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惠及50余万客户。
以“晋馨”服务品牌为引领,山西银行开展系列活动,创建“山银驿站”公益品牌,获评“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积极化解历史投诉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
同时,山西银行探索“实事+好事”特色金融服务,晋城分行打造多个特色场馆,提供多样服务;推出“暖心帮办”服务,整合政务与金融资源。此外,该行积极推动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成立专项工作组,提升审核与发放效率,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未来,山西银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初心,让“晋馨”服务品牌扎根三晋,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